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86章 东西南北四宗,儿戏封爵,破其法相金身

“大唐水军都督拜见殿下!”

李恪没走出太远,迎面碰到来济,来济以军礼拜见。

李恪也抬手轻轻击了击胸口,笑着说道:“久闻将军之名,可惜一直无缘一见。”

“殿下过奖了。”来济连忙谦虚道,同时暗暗大量这位有着前朝杨氏贵血的皇子。

他的父亲为前朝尽忠,来氏本是寒门之家,在前朝凭借战功成为新贵。

他父亲来济的发家之路与大唐朝中的许多新勋贵一样,都是凭借着战功,由一介乡野草莽跻身勋贵之列。

所以他父亲对隋朝杨氏充满感激。

也终为隋室而尽忠。

来济在这种时候来江都,倒不是因为李恪有杨氏贵血的身份。

杨氏贵血的身份,最多先天不会让来济感到害怕李恪一天上位后报复罢了。

真正驱使来济到江都的,还是去年征辽之战的缘故,当时水军损失殆尽,皇帝大军面临被围困辽东的局面。

若非眼前这位皇子当时监国,秘密调集岭南出海大船抵达登州,接收水军的指挥,皇帝在辽东得不到援兵、粮草,真的出了事情。

就算是太子的失误,可作为水军都督,也脱不了干系,掉脑袋都是轻的,抄家灭族恐都会发生。

得了李恪的恩惠,现在这位王爷在齐郡遭到了绿林截杀,他不得不表明态度。

而李恪从齐郡一路追杀绿林,竟然跑到了江都。

并且住进了行宫之中。

这是一种态度,前朝的时候,眼前这位吴王的外祖父杨广,就在这江都行宫中说过一句话。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他都能看明白吴王李恪要向外界传达的态度,崤山以东、江南的士族会看不明白?

“末将听说吴王受到截杀,十分愤怒,大唐天下,绿林宵小敢如此放肆,只要殿下有命令,水军将士可以上岸清缴,同时末将也想清殿下上我们水军的战舰参观。”来济说道。

李恪不由笑了,感谢道:“来将军的好意本王心中感谢,登舰就不必了,难不成绿林还敢打到江都城内?”

“现在是承平盛世,不是隋末的乱世。”

来济听明白了,李恪有意要将此番绿林的截杀和士族分割开。

他还想劝说,李恪已经转移话题了:“来将军,你常年在登州、莱州,距离齐郡不远,对于齐郡曲阜了解多少呢?”

来济沉吟片刻说道:“末将军中就有曲阜的百姓,曲阜九成的土地、店铺都是孔氏所有。”

“曲阜的县令自南北朝开始就多有孔氏来担任。”

“前朝到现在,末将所知,也就先后有两位非孔氏县令。”

……

“嗯,多谢来将军。”在来济详细的介绍了曲阜之后,李恪说道:“来将军帮本王一个忙。”

“殿下尽管吩咐。”

“本王需要借用你们水军替本王快速的送些消息到洛阳和长安。”

“末将遵命,末将会留下三艘水军战船,一切听殿下吩咐。”

“多谢将军。”

……

等来济走了之后,魏叔玉忍不住询问道:“大哥你不会是真的想要捣毁天下孔庙吧?”

他是真的被自己大哥刚才说的这话给吓到了。

“捣毁就捣毁,要我说,这种酸儒就是可恨,顽固腐朽的东西,现在竟然要和我们推行的革新对抗,那就索性推到了。”程处默愤怒说道。

程处默说的不错,孔庙现在已经成为革新当路上的绊脚石了。

如果李恪有足够的威望,他不介意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推到天下孔庙。

可现实决定只能是想一想。

孔庙在读书人的心中地位很崇高。

尤其是开科举,并且诸部普及教化。

孔圣这种精神领袖就藏在他们的流传下来的书籍之中。

推到天下孔庙、文庙等于是将天下读书人推到朝廷的对立面。

“推到孔庙这种死物的确是粗暴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不过真正阻挡革新的,是受益于孔圣,自以为代表了文运精神的人罢了。”

“从汉朝开始,似乎每一代的褒圣侯、文宣公、衍圣公都是自己推选爵位的继承人,一旦继承了,就连皇帝也拿不掉他们的爵位了。”

“这就不对了,爵为君王、朝廷、政权而受,为何只能封而不能革除?”

“久而久之,这些受祖上蒙荫者,就认为自己代表了文坛领袖,外人也似乎认为这些人,某个姓氏就代表了文坛领袖。”

魏叔玉听闻后眼睛一亮:“大哥的意思是换一个衍圣公!让世人知道,孔氏衍圣公的头衔是朝廷感念孔氏先祖对华夏族裔,文道做出的贡献所封的,并不是活着的衍圣公代表文道精神?”

“也不完全是,现在的衍圣公德行又没有亏损,怎么可能轻易换的掉呢。”

“人家最多也就是庇护百姓,以低于朝廷粮赋的租约接纳百姓的投献,成为百姓庇护,圈地罢了,这种事情天下士族都在做,总不能以此来割了人家的爵位吧。”

李恪平缓轻松说道。

魏叔玉几人意识到,大哥一定是有办法了。

“皇兄,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李治有些急切询问道。

李恪摇头笑道:“现在还不能说,我要写一篇文章,写好之后,让水军战船送到洛阳,然后快马加鞭的送回长安。”

话罢,李恪快步向他下榻的房间走去。

……

“最新一期并州报,衍圣公亲笔作文章!”

“最新关陇报,衍圣公亲笔作文章!”

“衍圣公阐明孔圣的大同盛世家国理念,君王、士族、百姓共治天下,士族辅佐君王、令君王贤明,百姓农耕渔牧,天下大同!”

……

七月中旬,一篇由当代衍圣公孔德伦撰写,解释圣人天下大同的文章就同一天在并州报和关陇报上发行。

中书省。

“不愧是衍圣公,这文章写得独到,见解深刻啊。”刘洎笑着放下手中的报纸,笑着说道。

房杜褚三人闻言抬头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孔德伦在这个时候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根本就是其心可诛。

可偏偏朝廷还根本不能做出反驳。

朝廷一旦反驳,就表明要公开了打压士族。

打压士族这些年一直都在,服务型官府就是最典范的例子。

可朝廷的借口是追求天下大同的盛世。

皇权与士族都心知肚明,可都默契的将对抗隐藏在中,谁都不会,也不敢贸然将这种对撞摆到明面上。

一旦亮明了之后,双方就再也没有缓和。

必定陷入前朝大业年间的皇权和士族激烈碰撞的困局中。

整个天下都会震荡。

孔德伦这样一篇文章,一下子把朝廷逼到了墙角!

孔氏率先开始发难了。

三人都有些担忧,皇帝会在盛怒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

如前朝一般。

长孙无忌起身,说道:“辽东和征西方面都有些折子,需要陛下定夺,我将这些折子给陛下送去。”

啪!

暖阁中。

李世民将手中的两份报纸拍在桌案上,盛怒道:“孔氏找死!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人是吗!”

长孙无垢握住丈夫的手,摇了摇头:“现在不是说气话的时候,孔氏一门的象征性不同,他们不是普通的勋贵士族。”

闻言,李世民不由苦笑,伸手搓了搓脸,让自己冷静下来。

“陛下,长孙大人在外求见。”

“让辅机进来。”

片刻后,长孙无忌走进来:“拜见陛下、皇后。”

“辅机,都是自家人,这里没有外人,你不用如此客气。”李世民忍着心中的烦躁,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看了眼在软塌一角睡着了的皇孙李贤。

把手中的折子放在案牍上,笑着坐下:“陛下,这是辽东和西域的一些折子,中书省做不了主,需要你亲自批复。”

“兄长,这次关陇报发行孔德伦这篇文章,你们做的有些过了。”长孙无垢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

这话皇帝不好说,可她以妹妹的身份却能说。

长孙无忌不由苦笑,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纵使是妹妹,也不能让他让步。

“陛下,如今河东、江南的反抗十分激烈,就连衍圣公都参与进去了,是不是稍微放松一下力度呢?”

“今年就到此结束,吴王在外奔波半年有余,也需要休息,明年再接着做也不迟。”

“压得太紧,反弹的就愈发激烈,不如张弛有度。”

长孙无垢不由微微皱眉。

啪!

李世民猛地把手中正在看的折子拍在案牍,怒问道:“这里面说的都是真的?李佑那个混账东西,隐瞒了辽东叛乱?”

“他在辽东到底坑杀了多少人!”

长孙无垢听闻后不由面色一惊。

拿起折子看了起来,折子是齐王长史权万纪弹劾的,李佑迁徙乐浪郡百姓至辽东,发生叛乱,李佑下令将数万叛乱者斩于鸭绿水!

还有权万纪弹劾阴弘智将其妻兄燕宏亮等人安插在辽东大军,破格提拔,话里话外都在弹劾阴弘智有不臣之心。

“陛下,应该是真的,权万纪还没胆量胡乱编排诬陷一个皇子。”

“中书省给朕拟旨,申饬李佑,让他给朕解释清楚!”长孙无忌看到皇帝并没有彻底失去对李佑的信任,紧紧只是让李佑解释。

他不由有些失望,他在皇帝最烦躁的时候,拿着这些折子来,就是希望皇帝在盛怒之下,能够把李佑调离辽东。

长孙无忌一直都不愿意走最狠的哪一步。

“是,臣这就去办。”

等长孙无忌离开后,长孙无垢说道:“看来这一次,所有人都想要恪儿停下来。”

“现在停下来,就等于是朝廷败了,辅机他说的好听,现在收手,明年朝廷还能重新做起来这件事情?”李世民不由冷笑一声。

大家都是在波澜诡异的政争中取胜的人,对朝堂的事情最是清楚不过。

有些事情,一旦虎头蛇尾,就是彻底的失败。

想要再重新做起来,千难万难!

“朕绝对不会半途而废!”李世民攥着拳头,坚定说道:“不能将这只士族虎的尊严踩在地上,我死都不能瞑目!”

“陛下,陛下……”

就在此时,王德急切高兴的声音响起:“恪报正在边刊印边刊发,同时秦怀玉小公爷送来了吴王给您的密折。”

哇!

李贤被王德欢喜的声音给吵醒,顿时大哭起来。

长孙无垢抱起哄着,李世民已经光着脚踩在地上,从王德手中接过墨迹还有些潮湿的恪报。

“恪报,恪报,最新一期恪报!”

“吴王身体无碍,北上祭奠张须陀衣冠冢,吴王称,张须陀将军是人臣之典范!”

“张须陀将军清缴绿林匪患,有功于河东百姓,绿林匪患,已经成为盛世中的顽疾,必须清除!”

“吴王决定,八月中旬,正式开始河东的确的官场考核,河东地区百官勿要有任何心理压力。”

“吴王承诺,向朝廷奏请财税支持,支持河东各州府衙门清缴辖区内之匪患!”

……

“吴王没有受伤。”

“太好了,吴王无恙。”

……

百姓们只能从这份报纸确定李恪真的无恙。

而朝中百官却从李恪这份恪报中看出了释放的信息。

“吴王还是那个吴王,这份恪报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他不会因为绿林截杀的事情,罪责河东官场。”杜如晦抖了抖恪报,直言不讳说道。

刘洎等人的脸色有些难堪。

褚亮苦笑说道:“可吴王在恪报宣称替河东奏请财税支持剿抚绿林山匪,恐怕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按照陛下的命令,我们中书省今年清缴的任务是定在先关中、并州、益州的。”

“咱们这位王爷大嘴巴一张,他说的轻松,可从国库出去的,都是哗啦啦作响的铜钱。”

褚亮这话更是让戴胄等人气的暗暗咬牙。

长孙无忌则不由微微皱眉。

李恪重返齐郡,在恪报上声称要继续将考核推行下去。

这份自信和底气来自哪里?

他真的连孔氏都不在乎?

不怕得罪孔氏,进而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眼中的仇寇?

……

齐郡。

张须陀衣冠冢前。

李恪等人大张旗鼓的祭祀结束后,黑骑在外守护,魏叔玉等人跟着李恪随意走动。

崔民干笑着说道:“王爷,你给陛下信应该到了吧,我们实在好奇,你到底准备怎么对付孔氏呢?”

“我们来到河东,考核的命令已经传出三四天了,可河东百官找各种借口,公务繁忙,冷漠对待,这些人摆明了就是想要看我们能不能啃得下孔氏这根硬骨头。”

“是啊大哥,现在密折肯定送回去了,你跟我们说说吧。”魏叔玉也心痒难耐道。

李恪指了指前面的柳树:“走,到前面坐下来说。”

在柳树的阴凉下众人席地而坐,李恪随意说道:“孔氏几房留的都是孔圣的血,不能只有孔德伦一房是衍圣公吧?”

“所以我奏请父皇,封孔氏二房为东宗衍圣公,前往辽东,弘扬文道。”

“封孔氏三房为南宗衍圣公,前往岭南等极南之地弘扬文道。”

“封孔氏四房为北宗衍圣公,将来时机合适,前往塞北草原弘扬文道。”

“封孔氏五房为西宗衍圣公,打下西域后,前往西域弘扬文道。”

“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的学说,对于族群的凝聚力有着很大作用,我们开疆辟土,要同化,弘扬儒家文道,就势在必行,大房则是中宗衍圣公。”

魏叔玉等人听的都傻眼了。

李治喃喃道:“皇兄,这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哈哈……

就在李治的话音落下后,魏叔玉等其他人全都笑了起来。

也只有李治和李愔一脸不解,狐疑的看着众人。

窦诞说道:“两位王爷,吴王要的就是这个儿戏!”

“请皇姑父为解惑!”李治和李愔连忙作揖道。

窦诞笑着说:“东南西北中,衍圣公五宗,是儿戏了,可也恰恰因为儿戏,而打破了世人的认知,衍圣公就代表了文宗文道精神。”

“儿戏封爵之后的衍圣公,就只是一个爵位,他与孔圣在读书人心中的精神领袖就彻底分割了。”

“最多只是孔圣后人罢了,衍圣公一脉,从此会逐渐失去精神领袖的地位。”

窦诞说着看了眼唇角噙着一抹笑容,面色平静的李恪。

他甚至猜测到,这位要将衍圣公变成庙祝!

现在可以分东南西北中五宗衍圣公。

将来天下所有孔庙,是不是都可以配置一个衍圣公?

在推行的过程中,将其爵位食邑不断缩减,当衍圣公成了道家道馆中的庙祝之后,世人还会对所为的衍圣公有敬畏之心?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别说食邑了。

恐怕就是俸禄都没有!

这是要彻底毁了衍圣公一脉!

真狠!

堂堂孔氏衍圣公,将来恐怕只能成为管理一座座孔庙的庙祝。

高高在上的尊贵身份,就连皇帝见了都要礼让三分,会彻底猜到泥土里!

这位皇子,只要决定下手,还真的不留情!

也怪孔德伦不自量力!

“大哥,你是怎么想到这么一个办法?”魏叔玉惊愕道。

崔民干猜测道:“吴王是不是从汉朝的推恩令中得到的启示。”

这不同于推恩令,可结果和推恩令又十分相似。

李恪笑着点了点头,其实他不是从推恩令得到的启示。

他是无意间想到了后世宋金辽时期,三个政权,为了得到士人的支持,分别各自册封衍圣公。

继而出现了南宗北宗。

而更后来,衍圣公一脉不知好歹,衍圣公就彻底的没落了。

南宗北宗给了他启示,朝廷没有把柄罢黜孔德伦的衍圣公爵位,但是可以赏赐分封。

当这种爵位不在独一无二,变得烂大街,他还能代表天下文道?

窦诞不敢说出来的话,就写在李恪给李世民的密折中。

哈哈……

暖阁中,李世民把李贤架在脖子上,爽朗笑着说道:“皇孙,你这个爹,比你皇祖父我要坏!堂堂衍圣公尊贵封爵,他要把人家变成孔庙庙祝的头衔!”

懵懵懂懂的李贤,只觉得坐在脖子上好玩儿,咯咯笑着。

长孙无垢看着这对爷孙,也不由莞尔一笑,提醒道:“孔德伦心念天下苍生,发文章为朝廷建言献策。”

“孔氏一门,应该得到朝廷的褒奖,二哥你何不趁此将南北东西四宗衍圣公封赏下去,四宗食邑百户,将来前往各地,赏田地万亩!”

李世民听闻妻子的建议后,顿时笑了:“好,就按照观音婢你说的拟旨,你亲自帮我拟旨!”

田地?

大唐不缺田地,缺的是人口!

大唐拥有当今天下最广阔的疆域,荒芜的田地多得是!

现在四宗食邑百户。

将来再封各州府文庙衍圣公,十几户食邑。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等世人对所谓衍圣公的敬畏彻底消除之后,就可以剥夺他们所有的食邑。

从此之后,只有一个仙逝千百年的孔圣能够成为读书人的精神领袖。

虽然与皇权平起平坐,但也绝对无法再影响皇权,对抗皇权。

而现在他都要礼让三分的衍圣公,将来只是天下各地孔庙的庙祝头衔!

读书人尊孔圣即可,衍圣公算什么东西,最开始也不过是皇权赏赐,表达对孔圣的尊崇,可汉之后,竟然让衍圣公一脉慢慢把自己融入了文道,逐渐就要变成衍圣公一脉即文道,文道即衍圣公!

“这道封爵圣旨传出去后,天下要有多少人捶胸顿足呢!”李世民冷冷一笑。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