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58章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条繁华的丝路就拜托两位了。”

雍州城门处,李恪与李玄道、岑文本道别。

闻言,岑文本二人郑重拱手作揖:“王爷请放心,只要我们在这里,一定保证丝路按照王爷的设计,保持持续繁华。”

李恪点了点头,拱手之后,接过元慎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

“这是我有能力,有想法的皇子,我现在理解家父为什么要舍弃一切,会选择跟着这位皇子走这条路。”李玄道看着李恪返京队伍渐渐远去,自言自语说道。

紧接着,又转头看向岑文本:“可是这位皇子的野心不足,我能看得出,他对争储并无想法,即便在长安发了一篇三问太子,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他是想要转移百姓注意力,岑大人就这么相信,吴王能坐上那个位置,他不上位,这场革新注定是走下不去的。”

“陇右只不过是大唐的一地罢了,即便是加上益州、岭南道,有传言,三年之后,三地半天下。”

“即便是半天下,三地就能凭借自身的革新抗衡保守的旧有?”

“我看不能。”李玄道说着,眼神中流露出沉凝的神色。

岑文本笑了笑,以李玄道的才智看到这些并不为奇:“有的人野心仅止于权利、名利,有的人野心大的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因为我们的固有的见识、想法禁锢了我们的认知。”

“我明白了,岑先生不愧是有宰辅之才的人。”李玄道恍然大悟,继而轻松笑了,岑文本一语点醒了梦中人。

……

就在李恪离开雍州之际。

他的消息也早一步传回来长安。

菜市口。

“这裴承先听说是前宰辅裴寂老大人的孙子。”

“可不是吗,他担任益州別驾的时候,差点将一个好好地益州搞乱,这种人杀了也不冤。”

“这可是高门豪阀子弟,历数开国以来,有几个高门豪阀子弟因为做错事葬送了性命的?”

“恪报里,吴王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来呢?”

“是不是这句话?朝廷有充分的意愿为百姓谋福祉,带领百姓走进盛世,现在朝廷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朝廷有足够的意愿,自我刮骨疗毒?”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

……

行刑台周围,簇拥着围观的百姓,指着裴承先,不停的指指点点。

长孙无忌坐在台上,能够清晰的听到下面的议论声。

反击!

李恪这就是在用裴承先这条士族命,用国法杀裴承先,从此吹响了士族触犯国法唐律也可杀的号角!

同时也还可以用裴承先的鲜血,浇筑朝廷国策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

对这次的谣言能够起到一定的反击。

他更加担心即将要回来的李恪。

这个人忽然与吐蕃松赞一同回来,又是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着实让他心中十分的不安。

长孙无忌目光往刑场对面的酒肆看去。

他知道,此刻窦威和裴寂就坐在里边。

“杜大人,舅舅时间到了,是不是可以行刑了?”坐在中间负责主持行刑的李泰扭头笑着询问身边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

杜如晦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尽管面色有些不好,可还是点头表示同意。

李泰瞧着舅舅的脸色,心中十分痛快,起身抓住令箭,严肃说道:“裴承先担任益州別驾期间,利用权力,为大军提供假药,差点害了军中将士性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正国法,时辰到,立刻行刑!”

当啷!

李泰一甩手,令箭掉落在邢台上。

呆滞的裴承先听到声音后一个激灵清醒,早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可真当死来临的时候,裴承先忽然对死亡产生了强烈的恐惧。

他挣扎大喊道:“祖父救我……长孙世叔救我,我是关陇系,我是士族,士族犯法,只要不造反,从无死罪!”

“祖父……祖父……”

“你们难道要眼睁睁看李恪开士族犯国法而死罪的先河吗?祖父救我!”

……

刺眼的白色寒芒闪过之计,一道血箭喷洒在邢台上,裴承先的人头从邢台滚落到地面上,污血染了的面孔,扭曲狰狞,将不甘、恐惧、怨恨留在脸上。

“死不足惜,舅舅你说是吧?”李泰瞧着黑着脸的舅舅,故意笑着询问道。

哼!

长孙无忌微微冷哼一声,起身脸色黑漆漆不说话甩袖离开。

李泰笑的更加灿烂了。

对面酒肆中。

裴寂坐在木质的轮椅车上,当裴承先人头落下的刹那,老泪纵横。

双手端着的酒杯,剧烈的抖动着,酒水从杯中洒出。

叮咚!

最终还是掉落在地面上。

“老伙计,你放心,这笔账这一次我们会一起和他算的。”窦威拍了拍裴寂的肩膀安慰道:“他以为杀承先贤侄就能够震慑我们吗?幼稚!”

“这一次,如果不能逼皇帝将陇右交给我们,我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裴寂闭着眼睛一脸痛苦的点头,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眼神一片冰冷,许诺道:“需要裴家任何的配合,只要说句话就可以了。”

“继续推波助澜,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

皇城上。

朝中文武站在上面看着外面的行刑。

当裴承先人头没有发生任何奇迹,最终落下的时候,许多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堪。

温彦博、王珪便是其中最明显的。

士族犯国法而杀的先河,彻底被李恪开启了,今后大家做事,面对皇权的时候,就更要小心谨慎了。

有例可循的情况下,今后的士族身份,已经很难成为当朝的一张免死金牌。

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糟糕的。

……

暖阁。

王德匆匆走进来,汇禀道:“陛下,娘娘,裴承先已经被以唐律正法!”

“现在他们看到了我的态度,应该十分愤怒才对,接下来不出意外,长安城的谣言会更加尘嚣喧上。”李世民冷笑着说道。

长孙无垢拧眉担忧:“你说恪儿到底想要怎么解决这个事情,他情杀裴承先,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松赞,他们怎么在一起?”

长孙无垢十分费解。

正如长孙无垢所担忧的,随后在李恪回程的几天内,长安城的谣言更加汹涌,扑面而来。

“裴承先死的太冤了!”

“怎么怨了?裴承先触犯国法被明正典刑,今后权贵与咱们老百姓一样,有什么不好的。”

“裴承先是该死,可裴承先这个时候被杀,是皇帝在为自己正名,不然早不杀晚不杀,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杀呢。”

“是有些道理。”

“听说吴王明天要回来了。”

“吴王回来一定更加热闹了,三问太子,吴王已经明确表态,向储君之位发起挑战了。”

……

在百姓的议论中,长安暗流涌动下,李恪归京了。

松赞随李恪驾马入城,他看着百姓夹道欢迎李恪,笑着轻松说道:“想不到,吴王这样一个手段卑劣的阴险小人,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望。”

“百姓是淳朴的,与赞普你看到的本王自然是不同的,就好比这长安城内,有许多人也一样认为本王是阴险小人。”李恪似乎根本不在意松赞的话,笑着说道。

“赞普在吐蕃某些人的眼中,也一定是个吃着高原贵族酥油长大,被贵族拥戴上王位,却背信弃义,厚颜无耻之徒对吧?”

哈哈……

面对李恪的询问,松赞仰头大笑一声。

李恪带着松赞入宫之际。

太极殿。

李世民已经与群臣等着松赞的到来了。

“松赞来做什么?这个时候和吴王一同来长安,恐怕不简单。”

“不清楚,可能是为了被吴王控制的禄东赞吧?”

……

“陛下,吴王是否有说消息传回,松赞来我朝到底是什么目的吗?”等待中,温彦博听着同僚的议论,也十分不安,忍不住询问:“如果我们能实现知道,也好有个应对。”

李世民瞥了眼温彦博,心中冷笑,一件看似风马牛不相接的事情,却让朝堂有些乱了阵脚。

他心中十分解恨。

这充分说明,他那个混球儿子监国一年,着实给这些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陛下,吴王、吐蕃赞普在殿外求见!”就在这时,殿门外有声音传来。

“宣!”

李世民爽朗道,他也十分好奇,这两件风马牛不想接的事情,李恪凑在一起,到底有什么用意。

很快,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李恪和松赞进入太极殿。

“儿臣拜见父皇!”

“小王拜见天可汗!”

“免礼!”

松赞抬头看着坐在上面的李世民,心中就不由嫉妒羡慕,李世民有个好儿子。

可现在这个黑锅却要他来背。

“不知赞普来本朝有何事?”李世民询问道。

松赞作揖怒道:“天可汗,吴王因为六诏小小的误会,扣押我吐蕃大相至今不予归还,小王只能亲自前来找天可汗说说道理!”

“吐蕃世代仰慕大唐,有敬仰大唐天朝之心,为何大唐却要欺负我吐蕃!”

“陛下臣以为禄东赞该放了,免得伤了两国的和气。”崔知温出列说道。

“陛下臣赞同。”

“臣也簪中。”

……

松赞冲李恪挤了挤眼睛,那意思分明就是在嘲讽,嘲讽大唐朝廷内部的内耗。

“如果说陈兵两国边界,虎视眈眈也算是仰慕友好的话,本王真不能理解。”李泰开口冷笑道。

“李恪你怎么看,禄东赞是你抓的,也扣押在你的王府,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李世民询问道。

李恪目光扫视群臣最后落在松赞身上,向松赞踏出一步,质问道:“赞普,之前发生在我朝朱雀街之事,是你做的吧,你是不是就想扰乱我大唐,好趁机渔利,什么世代友好,简直就是笑话,父皇,吐蕃反复小人,背信弃义,儿臣请杀禄东赞,让赞普观礼,给赞普提个醒,今后少做点这种龌龊的事情!”

朝堂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李世民、杜如晦等人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长孙无忌等人神色变化之际,眉头紧拧,他们终于明白李恪的目的了!

松赞没有解释,似乎恼羞成怒,大声道:“天可汗,如果大唐不放人的话,引发战争,吐蕃概不负责!”

“再来之前小王已经下达命令,如果十日之内我们没有回去的话,吐蕃就与大唐开战!吐蕃虽国弱民疲,但吐蕃也不是人人揉捏的,也想挑战一下,刚刚打完一场国战的大唐,到底还有几分战力!”

“陛下,松赞恼羞成怒了,很明显朱雀街的事情就是他们搞出来的!臣请诛杀松赞!”魏征跳出来,大声启奏。

长孙无忌、王珪为首的士族朝臣听的心气的直骂娘。

你魏征不是出了名的耿直嘛?

你眼瞎了吗,难道看不出这是吴王李恪用禄东赞要挟,让吐蕃背黑锅,转嫁矛盾!

今天这番话,很快就会流传出去的,百姓议论的焦点不再是皇帝,而是变为针对吐蕃的怒火!

能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傻子。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

许多人心中十分的憋屈愤怒。

“松赞,你是在要挟朕吗!你要打便打!退朝!”李世民似乎被松赞激怒了,直接起身就要离开。

“父皇。”立刻忽然开口,拿出一道折子,当着群臣的面,大声说道:“儿臣要弹劾大哥太子,儿臣以为大哥没有资格做储君!”

“父皇,儿臣也要弹劾!”李泰顺势走到李恪身边,同样拿出折子。

群臣再次色变。

李承乾气的面色漆黑,攥紧了拳头。

李世民头也没有回,径直离开,王德接过折子,小跑着跟上去。

长孙无忌复杂的看了李恪,转身离开。

等殿内只剩下李恪、李泰、松赞三人的时候,松赞笑着说道:“吴王,怎么样,我的配合你还满意吧?”

“赞普,你太过嚣张了点。”李泰替李恪说道:“接下来几天,赞普还是待在使节馆内不要出来的好,否则等待你的是长安百姓的烂菜叶子和臭鸡蛋。”

……

是夜。

东宫。

“窦老,这件事情停手吧。”李承乾脸色阴郁的说道。

窦威脸色瞬间变了变,继而平缓劝说道:“太子,你难道就这么认输……”

“闭嘴!”

李承乾蹭一下起身,走到一边拔出挂着的宝剑,指着窦威怒道:“你当初是怎么答应孤的!你说过这一次一定能将李恪在陇右的势力连根拔除!现在呢,明明都已经失败了,你听一听外面的议论声,现在百姓已经相信了是吐蕃人制造的朱雀街事件!”

“你还有什么办法,你的馊主意,非但没有成功,给孤也惹了一身骚!”

“承乾!”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从门外进来,严肃的说道:“把剑放下,怎么能如此对窦老呢!”

窦威的脸色已经漆黑无比了。

同时也十分的震惊,他没想到,李承乾竟然敢拔剑对着他。

在他的眼中,李承乾就是一个关陇系未来的傀儡!

长孙无忌走到窦威面前,作揖道:“窦老,承乾年轻不懂事,你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说着,长孙无忌悲恸道:“就在下朝来的路上,我听到裴府传来消息,裴老走了!”

窦威蹭一下起身:“怎么走的?裴寂怎么走的?”

长孙无忌面露悲戚说道:“可能是受不了来自朝堂消息的打击吧,窦老,这是大家集体的意思你看看。”

长孙无忌拿出一份折子。

窦威打开一看,是一封关陇系朝臣联名上书,请求避免与吐蕃开战的折子,上面片拳拳肺腑之言。

又看似风马牛不想接的一件事情。

可却等于是关陇系集体认输,不愿继续下去的一种态度。

最主要是这些人没有通知他,而由长孙无忌拿到他面前。

再联想裴寂的死,窦威的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裴寂不是被朝堂消息打击气死,而是关陇系内部制造了裴寂的死!

表示了关陇系内部对他们这些老家伙的不耐烦!

这一次失败,让关陇系内部对他、对裴寂这样的老前辈产生了厌恶,不想再让他们指手画脚。

也可以说,是眼前这只中年的长孙狐狸,容不下他们这些老家伙继续指手画脚了。

不主动彻底的隐退,不舍放弃权利,就是裴寂的下场!

好狠!

“好!好!好!”窦威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辅机,我老了,今后关陇系就靠你了。”

不等长孙无忌说话,窦威磕磕绊绊,踉踉跄跄的走出太子府。

长孙无忌亲自送出去,他站在门口,自言自语道:“你的确老了,老了就不要继续贪恋权势,该松手就得松手,大树想要长势旺盛,就应该砍掉枯枝老枝。”

窦威猜得没错,他正是借助连续的失败,内部对窦威等老人的不满,同时用裴寂一条命,迫使窦威隐退。

窦威在这次,牵扯到李承乾,碰触到了他的底线。

“长孙世叔,不好了……”就在这时,崔知温急急忙忙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刚刚我听到吴王府堂妹传来的消息,陛下封吴王为吏部左侍郎,天下各道巡检使,督促天下各道州府推进服务型官府!”

闻言,长孙无忌的面色不由大变。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