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42章 最坏结果,李恪监国成第一顺位人

“拜见监国!”

“诸位不必拘礼!”

“谢监国”

……

金德曼首次参加大唐的早朝,她看着自己选中的丈夫坐在高处,挥手写意的模样,就更加觉得昨夜被识破身份,又带着一丝不甘说出的话并没有错。

这个比她还小三岁的王爷,坐在那里,尽管只是代皇帝执宰天下,可身上那份气质,浑然天成,仿佛他与生俱来就适合当领袖。

“金德曼女王为了表达我方的诚意,我决定先送贵国三万副本朝精良盔甲以及全部的兵器,另再赠送你方一千匹战马,五万石粮食,即刻便可从国库调拨,只要你愿意的话,我方派遣船只将武备粮食送到新罗。”

“这也太大方了吧!”

“若真的让他来当家,朝廷的国库恐怕没有几日便被他给折腾干净了。”

……

金德曼原本还有些天上掉馅饼的警惕,可听着朝中唐国大臣们的议论,警惕心减轻了不少。

“谢吴王!”

“不要急着谢我,这笔物资装备可不是白送的。”李恪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这笔物资送到新罗之后,你立即装备你的嫡系精锐,我需要你率兵威胁高句丽后方!”

“必要的时候,还要装模作样的应付一下,做出进攻的势头。”

金德曼想翻白眼,这个男人浑身有很多的优点,可就一点,嘴太欠!

金德曼觉得李恪这就是看不起她一个女人当家做主的新罗!

认为新罗人都是软弱的。

“吴王放心,我新罗与高句丽是世仇,新罗将士或许没有大唐将士坚固的盔甲,犀利的刀剑,可只要是与高句丽作战,新罗将士们的勇气,绝对不会输大唐将士。”金德曼言语暗含锋芒说道:“只要大唐需要配合,新罗绝对不会有任何的迟疑。”

“我会遣堂妹金胜曼回去主持大局,我留在大唐给大唐当人质。”

其实除了心中的不忿,金德曼之所以选择留下来,她就是想更深入的了解李恪这个人。

“女王快人快语,巾帼不让须眉,好,本王再追加一万副盔甲!”

“监国,臣反对!”李恪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崔知温跳出来大声道:“臣反对你如此大手大脚浪费国库……”

“闭嘴!”杜如晦冷喝一声,指着崔知温呵斥道:“两国邦交大事,你一小小五品,懂什么!”

崔知温被吓了一跳。

满朝文武都被吓了一跳。

退朝后。

崔知温忿忿不平的跟在长孙无忌身边走出太极殿,低声恨道:“世叔,杜如晦现在是明目张胆的要做一个恪党了!”

闻言,长孙无忌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崔知温:“你知道我为什么也没有反对吗?”

崔知温不由愣怔。

“因为这是为了国事!四万副盔甲以及五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算什么?大唐难道还承担不起吗?何况不过是一次性的付出!”

“新罗女王留下来做人质,就算她不留下来,我们大张旗鼓的送军备抵达新罗,高句丽会不知道吗?”

“半岛三国的格局是百济依附高句丽,两国一直在不断蚕食新罗,想要将新罗的平原地区据为己有!”

“他们是世仇,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就必须分兵来防备新罗!”

“至于新罗,他们本身就是世仇,现在有人提供粮草盔甲,他们不介意收下,打一场,乘机报仇,乃至于占点便宜。”

话罢,长孙无忌转身就走。

征辽大军中有他外甥太子,高句丽的兵力越分散,对他的外甥而言自然是越好。

……

另一边,退朝后,李恪领着金德曼往后宫方向走去。

皇后传来话了,她和杨妃要亲自见一见金德曼。

说白了就是帮李恪把把关。

路上。

李恪忽然郑重其事的说道:“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希望贵国可以不计成本的帮我发起对高句丽的进攻,我不会亏待帮我的人,朝廷也不会。”

本来一直暗暗打量李恪的金德曼听闻后不由微微愣神,顿足审视着李恪。

片刻后,金德曼点头道:“在进入大唐后听到了许多关于监国的传闻,说你守信诺,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是尽力而为,不是不计成本,可你的回报不能变。”

“成交!”

“你在担心唐军失败!”继续往前走的过程中,金德曼忽然郑重说道。

李恪没有回答金德曼。

他的确是担心出现变故。

……

哈哈……

平rang,渊盖苏文幕府,当渊盖苏文收到李承乾领兵渡过鸭绿水的消息后,他起身激动爽朗大笑:“唐人太骄纵了!他们以为自己赢定了,他们越过鸭绿水就是死期在逼近他们!”

“靺鞨人和韦室联络的如何?”

“禀大对卢,韦室不敢与唐军为敌,不愿意与我们合作,不过靺鞨人答应我们,会从辽东北部配合我们对唐军发起攻击!”

“好!没有韦室我们照样能击败唐军。”渊盖苏文并不在意韦室参不参加,他紧接着询问:“杨万春的部下呢?收买的怎么样?”

“还在犹豫,杨万春不死,唐军没有露出颓势,这些人是不会轻易做出决断的。”

渊盖苏文知道这是实话,并没有因办事不利而处置手下。

他略作沉吟,吩咐道:“在北部山区中节节抵挡唐军,尽可能的削弱其战力,同时利用堡垒军赛拖延时间,拖延到辽东下雪之前,在下雪后,将唐军困死在辽东,至于杨万春,想办法在作战中解决他,或者是买通他身边的高句丽将士,杀了这个叛徒!”

“想要抱唐人的大腿当辽东王?哼!我让他去九泉之下当大唐追封的辽东王!阵杀不了他,就想办法混入他军中,他军中的高句丽将士一定有忠义之士,不愿意背弃高句丽!”

“只要他死了,唐军露出颓败之势,杨万春的那些部下一定会反水!”

“遵命!”

随着渊盖苏文一道道命令下达,高句丽开始运转起来。

渊盖苏文幕府就是现在高句丽真正的朝廷!

……

同样,李承乾擅自领兵越过鸭绿江的消息也传到了李世民在安市的行辕。

这个消息是程咬金送来的。

“混账!”李世民接到消息后大发雷霆。

房玄龄看着不由叹了口气,吴王李恪的担心全都变成现实了。

长孙无忌写给行辕这边的书函没有任何隐瞒,将太子攥着六万兵马用来防守的蹊跷说的很明白,是吴王李恪发现的。

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倒是没有隐瞒。

正是因为长孙无忌没有隐瞒,告诉了皇帝,他同时也写信叮嘱了太子李承乾不可冒进。

所以无论是他还是皇帝,都觉得长孙无忌的话,太子李承乾应该能听得进去。

这是以往的经验。

是故他们只是又追加几道申饬命令,不准越过鸭绿水一步,并没有采取其他行动。

恰恰是因为他们以为长孙无忌的劝说管用,而掉以轻心,致使发生现在的变故。

“陛下,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房玄龄迅速理出几条头绪说道:“首先一方面继续派人申饬先锋停下来。”

“其次增兵安市和丹东……只选安市吧,陛下我们的兵力不充足,还要弹压辽东,防备辽东忠于渊盖苏文的军队,增兵安市,水军随时能够支援,为先锋确保一条退路。”

“最后从中原调兵入辽东吧。”

如果仅仅是年内扫清辽东,其实就不需要增兵,辽东的兵力就足够了。

现在李承乾带着先锋大军绝大部分进入高句丽传统疆域的北部山区,大唐在辽东地区的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之前已经决定年内止步于鸭绿水河畔。

后续的调兵就停了下来。

大量的兵力滞留在前线,一旦进入冬季后,路线太长,消耗太大。

李承乾的举动,打乱了原本所有的布局。

“最后通知长安吴王,让他准备更多的御寒衣物,尤其是吐谷浑产的棉花做成的棉衣。”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就按照你这几条去办,安市城增兵一万。”

“通知现在驻守辽东个战略要点的将领不许出城主动进攻,以保住现在的战略要点为主!”李世民补充道。

兵力捉襟见肘,他只能如此。

“报!”

就在此时,有斥候匆匆从来报:“先锋急报,太子一路攻城略地,斩杀敌军将领三人,杀敌三千,高句丽抵抗虽顽强,却完全不是我大唐的对手,太子有信心在年关之前,打到平rang城下!”

哼!

李世民气的冷哼一声,喝令道:“马上传令太子,停止继续南下,迅速返回安市!”

数日后。

李世民通知长安中枢的命令尚未传回,李恪的请示文函先一步抵达行辕。

“好!”李世民看着信函中,新罗愿意配合大唐之际,高兴大赞道,然后吩咐道:“传令吴王,金德曼、金胜曼指婚于他,金德曼为其侧妃,金德曼提出的条件,朕都准了!”

封李恪辽东半岛,这本来就是他之前答应李恪的。

至于来了辽东,还能不能继承皇位,这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一道命令,李恪就藩辽东,也可以回去继承皇位!

“玄龄,现在有新罗的配合,我们是不是可以冒险试一试,一年之内打下高句丽?”李世民忽然询问道。

房玄龄刚刚因为这个好消息松了口气,听到皇帝的这个问题后,顿时慌神道:“陛下万万不可!”

“行军打仗最忌讳朝令夕改了,我们制定了年内彻底清理辽东,现在已经破布得以改变计划,如果再变,恐重蹈前朝覆辙!”

朝令夕改就是前朝征讨高句丽失败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规划,都有匹配的兵力、粮草。

一旦改变战略规划,所有的一切都要变,匆忙之前变,稍有不慎就要吃大亏。

“陛下,现在已经是八月末了,再有两个月,辽东就要开始下去了,冬季来临,整个辽东处处都是危险,彼时不光是来自敌人,还有来自陌生的环境和严寒的天气!”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打消了一时激动兴起的决定。

……

九月中旬。

秋收即将来临。

前方战事新变化传回长安之际。

李承乾领兵攻克了一个有着一千守军的军塞。

他意气风发在侯君集等人的陪同下驾马往军塞方向靠近,攻打军塞的是杨万春的一万营,这一路,他不断的驱赶杨万春的兵马攻城,拔掉了沿途三十多个军塞,他的兵马损失微乎其微。

“没想到孤的这个弟弟这么能干,监国期间都不忘给自己填充后宅,孤这次攻到高句丽,可是给他打未来的封地。”

哈哈……

侯君集等将领纷纷大笑。

裴行俭跟在其中,面色凝重似乎有些不合群。

温彦博注意到,询问道:“贤侄,你这一路征战途中,面色都十分沉重,在想什么呢?”

“太子,陛下再次严令我们停下来,打到这里是不是可以停了,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我们的战线拉得足够长了,粮草供应都跟不上我们的速度了。”裴行俭担忧道。

李承乾的面色微微变冷。

他挥手指着前方说道:“再往前两百里,我们就打到平rang了!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就因为朝中的担忧吗?行军打仗,就是在冒险!至于粮草这不是问题,我们随军携带的粮食都足够吃一个月了。”

“杨广的大军为轻松行军把粮食埋在路上,以至于最后都没得吃,孤不会像杨广一样无能,孤已经下令大军不得丢弃一粒粮食,违令者,杀无赦!”

裴行俭知道这个事情。

杨广御驾亲征,攻入高句丽的大军为了轻装快速进军,士兵大量的将粮食埋藏在沿途。

等到后来无粮兵败向北逃窜之际,埋下的粮食都已经发芽了。

造成北归的大军缺粮饥饿情况下彻底溃败。

“杀!”

“杀了叛徒杨万春!”

……

裴行俭还是极度不安想要开口之际,前方忽然传来喊杀声。

“报!太子,杨万春被他的部下杀了!”不等李承乾吩咐探查前面军塞的情况,就有斥候来报:“杨万春的军队正在向我方大军逼近!”

“太子,绝对不能放过这些人,一旦杨万春死了的消息传出去,辽东杨万春的部下恐怕会生出事端!”温彦博脸色大变,连忙提醒。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他立刻命令道:“通知先锋大军马上准备,凡杨万春麾下人马,一个不留!”

说完李承乾不在往前面继续行进,勒马转向,往后方返回,在后方坐镇指挥围剿杨万春叛军。

直到天黑,喊杀声才停下,他长长的松了口气,严肃命令道:“杨万春被杀的消息绝对不能传出!”

“是!”

裴行俭看着除了这么大的事情,李承乾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眼底焦躁忧虑的神色更胜了几分。

长安。

李恪紧紧攥着行辕送来的命令函,看了眼长孙无忌,叹气无奈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两位宰辅,马上按照陛下的要求调配大军,同时传令给吐谷浑,让他们马上凑足足够量的棉花,不够的话,从岭南调拨购买。”

“殿下这件事情,你来办,比中枢更快更好。”长孙无忌提醒道。

吐谷浑、岭南的棉花,李恪说句话,绝对要比朝廷下的命令,完成的更加好。

李恪拍了拍额头:“好我来办。”

“都去忙吧,接下来,我们中枢有的忙了。”

“是!”

待二人离开后,李恪略作沉吟说道:“去传金德曼来见我!”

他觉得有必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同样,做着最坏打算的不知他一人。

长孙无忌下朝后来到窦威府中:“窦老,我希望去一趟辽东!”

“辅机,现在的战局发展势头不是很好吗?”窦威询问道:“至于你亲自去辽东吗?”

长孙无忌也忽然有些厌恶面前的这些老家伙。

要不是他们在后方添油加醋,温彦博就不会动摇,转而把陛下的命令抛之不顾,支持太子违抗命令胡闹!

“两位世叔,已经到了十分威胁的地步了,高句丽表现的太弱了!辽东还有大量忠心于渊盖苏文的兵马!”

“冬季来临后,我们的大军如果不能肃清辽东,先锋如果发生点什么事情后果不堪设想,眼前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就是渊盖苏文故意给我们的一种假象!”

“如果真的局势可能变坏,辅机你就更不能离开了。”虞世南忽然开口说道:“你走了,朝堂就完全掌控在李恪手中,陛下万一有点事,或者李恪有野心……”

长孙无忌的面色瞬间大变。

“对,辅机你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中枢,相反还要尽快把王珪调回来!”窦威也意识到了,面色变了变:“如果陛下和太子都出点事情,他现在监国,就是第一顺位了。”

“你和王珪必须联手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长孙无忌早已心神震荡,他之前只顾着担心外甥承乾的安危,陛下的安危,却忘记了一旦真的发生最糟糕的结果。

李恪监国,就可以顺势……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