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23章 尽人事,听天命,天佑大唐吧!

“別驾,又有士族请求见你。”

益州,许敬宗走入裴承先的书房,无奈苦笑道。

这都已经天黑了,连续一个月,都不断有士族找来。

啪!

裴承先有些不耐烦道:“还是关于麻袋的问题吗?”在最近一个月,尤其到了六月末后,丝路对麻袋的需求量断崖式下跌,让益州各地的士族有些撑不住了。

他们的收益已经被十分的窄。

再跌他们就得赔钱。

所以纷纷找上裴承先。

许敬宗点了点头:“別驾,是必须想个办法了,长孙大人传信来,他们好不容易说动陛下到益州来看看的。”

“陛下已经答应,要是益州士族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个事情再不解决,恐怕会闹到陛下面前。”

“到时不但关乎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印象,也关乎长孙大人他们的谋划,长孙大人需要用益州的繁华,坚定陛下征辽的决心。”

“陛下征辽,太子监国,至少为期一年,一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关陇系将我们的人安插到陇右,甚至拿下岑文本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消息传来,李恪竟然成功威逼利诱让岭南士族答应服务型官府和民宗裁决,眼看着李恪要解决一直困扰朝廷的岭南强宗骁帅问题,即便李恪不能在岭南重现丝路繁华,他凭这份功劳,也能够让陛下高兴万分。”

“长孙大人他们如果知道这个消息,恐怕更要推动陛下征辽。”

裴承先明白这一系列事情对关陇系、对太子形成的压力。

陛下征辽,就是他们直接恪党的绝佳机会!

否则无论是岑文本,还是陇右士族,亦或是吴王李恪,陛下再得时候,绝对没办法动手。

岑文本和陇右士族能给陛下创造觉的财税,能够为大唐盛世贡献一份力量。

只要这些人不谋反,哪怕是外面恪党流言尘嚣喧上,陛下也不会真的太在意。

当今算是继秦皇汉武之后,皇帝中最大度的几个人了。

功臣没杀过。

隐太子系也没杀过。

只要能为其所用,能缔造大唐盛世的人才,都宽容对待。

可陛下御驾亲征,太子监国那就另当别论了。

裴承先想了想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片刻后,十几个士族人走入裴承先书房。

落座后,裴承先语气态度十分的温和:“诸位士族同仁,你们的情况我了解,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前期大量的麻袋供应到了丝路,而此物不是一次性物品,可以循环利用,再加上有江南方面的竞争,所以才会如此。”

这不就是长孙冲他们兄弟交给刺史府,提醒折子中的原话吗?

许敬宗听了裴承先的叙述后不由暗暗翻白眼,当初想都不想,直接把人家一个月前递上来的折子直接给否决了,现在……

裴承先继续说道:“现在是困难时期,承先明白各位的着急,你们看是不是还可以再坚持一下呢?”

“每年秋季左右,丝路的交易会大幅度的提升,到时候对麻袋的需求量一定会有一个增加。”

“別驾大人,我们真的是撑不住了,这一次来,就是想跟別驾大人商量,是不是可以在商税方面对我们进行一定的减免。”

“是啊別驾,现在是我们的困难时期,作为官府应该体谅我们的难处。”

“要不然別驾大人给我们找一个销路吧。”

……

士族人七嘴八舌,鸡一嘴鸭一嘴的开始哭诉。

裴承先的脸色渐渐难堪,略有不耐道:“各位,前面你们已经赚了很多了!”

诉苦的声音瞬间落下,安静……

“我们也没少为別驾大人您的政绩添砖加瓦。”紧接着,又有不高不低的声音响起。

“对啊別驾大人。”

“如果是吴王在,或许能够想出办法。”

“悔不该当初没有听吴王的劝说,寻找其他出路,开始减少种植面积,我几年还扩大了苎麻种植面积……”

许敬宗注意到裴承先的手缓缓握紧,就知道糟糕了,这些人分明也是故意的。

他连忙笑着询问道:“诸位,除了减免商税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实话跟你们说吧,陛下对益州很看重,并且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或许三两天就会到。”

“商税是丝毫不能减免,如果其他方面別驾能够做到,別驾一定会答应各位的。”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那我们只能暂时缩减对百姓苎麻的收购了,尽可能的开始减少产量。”

“百姓闹事怎么办?”许敬宗不由皱了皱眉头。

“当初的契约之签订了第一年。”有人说道,许敬宗突然明白了,这些人从一开始就耍滑头了。

契约之签订了一年,而苎麻是种灌木植物,种下之后,只要百姓不砍伐,来年还会自行抽条生长出来。

去岁的好情势,加上开年的好情势。

百姓根本就没有契约意识,何况真正能把契约上面的字认全的百姓都没有几个。

又让李恪给言中了。

许敬宗瞥了眼面色愤怒难堪的裴承先,叹了口气,当初述职时,李恪在朝堂指出商贾加农户这种模式,对官府有着很高的要求。

需要官府在其中扮演监督、调和、服务的多重角色,提醒裴承先,益州的官老爷们本就是益州本土派充斥其中,姻亲、利益结盟,执行这种模式,首先要整肃益州官场。

许敬宗虽不在长安,却也有所耳闻。

很显然,裴承先年轻气盛,根本没有把这些老成持重的良言放在心中。

不损害裴承先的政绩,士族又不愿意受到利益损害。

那么只能是百姓了。

裴承先略微挣扎,起身严肃说道:“可以,不过你们要给我保证,至少让益州的百姓有口饭吃,只要不饿死,不乱就可以,渡过今年一切都好说。”

“別驾请放心。”

“我们保证。”

“我们一定帮別驾稳定地方,有口饭吃很容易,苎麻叶子就能吃,这次绝对饿不死人!”

……

许敬宗知道裴承先一定会答应,只是他听着这些人的保证,怎么都有些不放心。

“你们记住,陛下马上就要进入益州,在陛下在益州期间,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做,而且你们还要做出热闹的声势。”裴承先要求道。

“一定,一定。”

……

七月初旬。

李世民抵达成都。

房杜褚三位宰辅已经不再微服出行的行列中。

刺史府。

帝后下榻安排好后,裴承先就匆匆来到长孙无忌的房间。

等他到了的时候,许敬宗已经在场了。

长孙二人脸色十分的不好看。

“承先,你是怎么搞的!”温彦博拍着桌子怒道:“幸亏从陇右动身的时候,杜如晦那个死又死不了的病秧子病倒了,我们担心你益州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乘机让陛下派房玄龄和褚亮会长安主持大局。”

“如果他们到了这里,看出你这些花团锦簇背后的败絮,你以为你还能晋升刺史?”

“你这个別驾能不能做下去都未可知!”

啪!

话罢,温彦博再次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裴承先连忙作揖,恳切道:“两位世叔,是我的错,我没有想过要隐瞒两位世叔,实在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太急了,六月末忽然出现跌落……”

“好了,你处置还算得到。”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询问道:“冲儿他们那些李恪的结义兄弟呢?你现在做的虽然好,可你别忘了一旦他们见了陛下,他们一定会说的。”

“世叔,他们并不知道陛下要来的消息,他们想要去岭南参观岭南宗部搬迁,我就顺势答应了他们。”

闻言,长孙无忌笑着说道:“看来你是真的把他们打压狠了,要不然也不会跑到岭南去找李恪放松去。”

“世叔我……”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说道:“在这一点上你很让我满意,如果你能把他们全都踢走,我会更加看重你。”

“你要记住,政争无父子,无手足!”

“你要是念我的情,长孙冲如果将来真的不顾家族死不悔改,给他一个荣华富贵即可。”

最后这些话,裴承先可不敢信以为真,他连忙许诺道:“太子殿下登基后,长孙兄等人毕竟是太子的亲人,太子一定会重用的,而……”

“好了,不说这些。”长孙无忌摆手阻止,询问道:“和吐蕃之间的联络进行的如何,什么时候才能让施浪诏并入益州。”

“还有这一次你准备让陛下看些什么,这都很重要,提前跟我们说说,书信中说,毕竟不全面不方便,现在我们这两个老家伙帮你参详参详。”

“两位世叔的栽培承先铭记于心。”裴承先郑重其事感谢,然后说道:“小侄已经与吐蕃人达成协议,他们会帮我们找借口杀了施浪诏的宗帅。”

“而这个时候,益州只要派兵,吐蕃人就会顺势从施浪诏撤出。”

温彦博拧眉看向长孙无忌:“吐蕃的松赞这么好心?还给我们收拾施浪诏民心创造机会?”

“一个施浪诏不影响他南侵占城的计划,而他与我们一样,都太忌惮李恪了,如果一个施浪诏十数万人口,再加一块地盘,我们内外配合,能将李恪堵死在岭南道,实在是太划算了。”

“李恪上位对我们不好,对他吐蕃难道就好了吗?”

“我们进入益州,王德交给陛下,李恪在岭南道说的那番话,你又不是没有看。”

“唐人、华夏族裔,好一个野心勃勃,他是这千百年来,第一个重新对大一统进行定义的人。”

“再次之前历朝历代的大一统,疆域范围其实还基本局限于始皇帝当年开拓的疆域,可现在不同了,吐蕃高原是华夏族裔,吐谷浑是华夏族裔,塞北突厥是华夏族裔。”

“半岛三国是华夏族裔。”

“如果让主导未来大唐天下的走向,你说松赞愿意吗?松赞在李恪手中就没有赢过。”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

把松赞的内心几乎掰开揉碎了。

裴承先看到这个话题就此要结束,他继续说道:“这一次,小侄重点准备让陛下参观制药工坊,马上征辽,制药工坊可以承接有些军中药品,我们已经有了药方。”

“好!”温彦博笑着夸赞道:“有了军中需求,制药工坊的收益就会更大,今年益州的成绩就会更好!”

长孙无忌也笑着点头赞许,同时不忘提醒道:“苎麻之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至少在陛下没有御驾亲征之前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状况。”

“我估计,如果推动得利,明年春耕,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了。”

“你益州的繁荣,可以加重陛下亲征的筹码!”繁荣富裕,朝廷国库宽裕,长孙无忌很了解,只要满足这些条件,皇帝一定会迫不及待亲征的!

长孙无忌很了解皇帝。

……

长安。

此时房褚二人也赶回来了,距长安城三十里外的官道上。

房玄龄放下从陛下处转送来的誊抄信报,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这位吴王有些太优秀了,让很多人都不安。”

“褚兄以为,若是吴王将来坐到那个位置,会为了杨广,对咱们这些老臣子大开杀戒吗?”

褚亮笑了笑:“怎么可能,且不说房兄家的贤侄与吴王交好了。”

“就算没有这一点,也不可能,吴王他始终都姓李,他继承的是李氏的江山,如果他否定我们,那就是动摇李氏江山的正统性。”

“这就好比,房兄会担心将来你去了之后,你家的孩子不姓房了,要把你房家的一切,都带到嫂夫人娘家,改姓卢氏吗?”

“外界那些传言,不过是为了攻击吴王罢了,这种谣言对我们来说可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或许新勋贵有以前还会有一点点担心。

可李恪结义,几乎将新勋贵子弟一网打尽了。

把大家最后一点疑虑都给打消了。

“是啊,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房玄龄拍了拍膝盖说道:“正是因为明白吴王出身绝对不会成为克成大统的阻碍,所以许许多多人,因为吴王优秀,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如果吴王真的因身份问题无缘大统,有何至于让某些人劳师动众呢。”

“甚至不惜鼓动陛下征辽,太仓促了,我们自身内部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高丽地形多山,高丽人善守,渊盖苏文还活着,权柄正隆,现在征辽不是一个好时机,这是个比乙支文德更难缠的对手。”

“前朝的惨剧绝对不能发生,所以我希望褚兄在这件事情上,能够与我和如晦站在一起,劝说陛下暂时不要征辽。”

褚亮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继而询问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呢?”

“到时就是太子监国了。”

房玄龄看了眼褚亮,心中感慨,这是个聪明人,也看透了太子监国的隐患以及长孙无忌鼓动征辽的真正目的。

可陛下看不明白。

皇帝现在满脑子都是报仇雪恨,接引葬身高句丽的英灵回归中原。

高处不胜寒,高处也容易让人迷失。

站在高处,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谁都不可能辨别全部声音的真伪善恶。

可偏偏还没办法提醒,这只是他们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

朝堂政治的交锋,任何的猜测没有证据,提出来就是将把柄交给了对手。

狐狸没打着,惹一身骚都是小事,甚至可能被狐狸咬死。

“太子监国,必定是辅机辅政,不合适。”房玄龄没有隐藏心中想法,十分明白的表达。

褚亮一笑,说道:“请玄龄兄放心,为了朝廷,为了天下百姓,在这件事情上,褚亮也不会嗯嗯啊啊的,陇右能有现在的成就不容易。”

他儿子可也是陇右繁华的建设者。

父子通信,褚亮知道很多陇右的事情。

房玄龄要的就是褚亮这句话,他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玄龄兄,很难!”

房玄龄笑转为苦笑,何止很难,简直就是不可能。

李承乾和李泰监国一定会乘机打压竞争者,大军在外,国内不安,如何打赢这场本就十分危险的国战?

李恪的肚量让他们相信。

只是别看只是一个监国。

可干系太大。

关陇系势在必得,他们联手想要推李恪监国,也很难很难。

“事在人为,尽人事听天命吧,只希望天佑大唐吧。”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