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07章 国策即大势,天下大势如此,谁能独善其身!

闻声李恪扭头看向王崇基,似笑非笑。

王崇基只觉得内心的那点小九九全都被窥透了,他强装镇定,等着李恪的回答。

“因为我大哥懂得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魏叔玉开口郑重其事的说道:“我大哥在开发整个丝路的过程中,他完全可以像士族一样吃独食。”

“但是他没有,大家都在一个利益框架内受益,自然要共同维护大家的利益,即便我大哥离开了河西地区,如果有人想要侵犯大家的利益,那就是与整个丝路经济带为敌!”

最后这句话,已经分明是赤裸裸的警告和宣誓。

王崇基明白,这既是针对他背后的并州系,又不完全是并州系,而是所有打河西丝路的人。

他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真的。

悄悄走访全城,他听到太多人同仇敌忾,带着担忧说这样一句话:‘吴王离开河西地区,有人来瞎指挥,抢夺破坏我们现在的繁荣怎么办?’

陇右的士族真的对李恪没有一点埋怨?

有!

从暗中走访听到的交谈能够听得出,对于李恪用服务型官府条例限制士族高人一等的做法,士族中普遍是带有怨言的。

可在针对这一次来势汹汹,要将李恪调出河西地区的阴谋浪潮。

陇右的士族又表现出对这股浪潮的抵触和愤怒。

对待陇右士族这种心理反应,王崇基想到了小时候,王氏家族私塾。

族中最有才学,最严厉、最德高望重的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圣人礼仪经义,孩子嘛,对这种严厉的老先生总是很反感的。

哪怕是长辈,他们这些小辈也会私下里抱怨,蹲在大树下面,把爬着的蚂蚁当成学识的长辈一起戳。

可是其他家族私塾的孩子要是表现出对长辈的不尊重,诋毁。

他们这群小辈会不顾书本上学的圣人礼仪和对方扭打,维护先生。

小到私塾,再到一地一州也是这样。

本地人对本地的各种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会有抱怨,甚至谩骂,可如果是他乡人同样谩骂,等来的绝对是本地人团结的反击。

再大一点,天下层面也是如此。

而这矛盾的表现,恰恰表明了陇右的士族已经把吴王李恪当成了自己人。

适应了李恪作为他们的领袖了!

牢骚归牢骚,内部大家可以对这个领袖人物埋怨发牢骚。

但是绝不容许外人针对。

太可怕了!

王崇基心中暗道一句,冲李恪郑重一拜道:“多谢殿下任由我们参观学习,接下来崇基还会带着其他同僚去陇右各地转转。”

“回到长安,一定履行承诺,推进服务型官府真正落实。”

“那本王拭目以待!”

三天后,李恪在武威郡守郝瑷的陪同下送走李泰、王崇基一行人。

李恪扭头看着郝瑷,笑着说道:“郝郡守,你的武威之下虽然还有各种的瑕疵,但是能在半年的时间内适应,并且做到现在这种程度,本王很满意。”

“你来说说,是怎么做到的?”

郝瑷苦笑道:“殿下你和岑杀神就给了大家这么一条路,大家当然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了,其实也就是刚开始的转变有些困难,做着做着,也就习惯了,随着那些条条框框的推进落实后,地面上的反应逐渐活跃,大家从中都受益,心中的那点抵触和不满也就慢慢消失了。”

贱骨头!

李恪听了这番话心中冷笑一声,郑重其事对郝瑷说道:“郝郡守,接下来要再接再厉,现在的成就虽然可喜,但是也不能放松懈怠,更不能放松要求。”

“你这个郡守放松一分,下面人就敢给你放松七分,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

郝瑷面色凛然,郑重点头:“属下为官多年,对殿下说的这个道理十分清楚,官场有句话说,上面松一松,下面松又松。”

“你能明白就好。”李恪点了点头不忘许诺道:“你和褚宰辅当初同时效力西秦薛举,又同时归顺朝廷,褚宰辅已经位极人臣了。”

“郝大人难道就不羡慕?”

郝瑷苦笑翻白眼,这话可有些伤人了。

当初在西秦的时候,他比褚亮的地位还高那么一点点呢。

混着混着,就被褚亮给反超了。

要说心中不憋屈那是不可能的。

“服务型官府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即便有腐朽顽固势力想要阻挡,也注定要在这股大势下灰飞烟灭。”

“因为服务型官府切合了朝廷走向盛世,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国策。”

“在大一统的年代,国策就是天下大势,汉文景两代的国策是休养生息,所以当时大家都在埋头苦干,百姓种田,官员勤于政务,到了汉武帝时期,国策是开疆拓土灭匈奴,所以百姓要贡献人丁,拿起刀剑奔赴战场。”

“富裕之人也要拿出家资为战争提供民力物力。”

“武帝时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羊倌卜氏了,汉朝打仗缺钱,他可以贡献全部的家产,并且能为武帝弄到钱,支持战争继续下去,所以他从一个羊倌做到了御史大夫。”

“这便是一个大一统天下中,国策便是大势最好例子,当朝的国策就是谋天下人的福祉,求万世之盛世,服务型官府的理念契合大势,是必然要普及天下。”

“而我们每一个个体也必将卷入这场洪流之中,无人可以避免!”

“河西地区作为第一个搞服务型官府的地方,有着先天的优势,如果郝大人能够顺势而为,未来可期!”

“当然,腐朽顽固的势力,想要压住这股大势,除非他们也把我李氏江山推翻了,一如前朝。”

“何去何从,郝大人你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现在是考验郝大人你的智慧和勇气的时候!”

郝瑷听的心潮澎湃,他不得不承认,这位殿下的口才真好,说的话太具有感染力和蛊惑性了。

这种人天生就当领袖人物的。

纠结中,郝瑷想到了褚亮。

大家一起造过反,当初我还比你更具有优势,就算我的才能不如你,进不了中书省位极人臣,难不成真的要在郡守这个位置上蹉跎一辈子?

郝瑷心中不服不甘的想着,他想拼一把,做一个封疆大吏刺史当当,死后得个封王的殊荣。

当朝不成文的官吏,刺史死后,只要无过错,政绩好,都会给一个封王的殊荣称号,最次也是一个国公称号。

古人对这个看的很重。

且不说后代子孙就算不能世袭,却也能引以为傲,家族荣耀。

而且这种死后敕封,和皇帝敕封山神、河神一样。

认为死后到了阴界,有了当朝的封号,只要当朝的气运不绝,就可以在阴界分享当朝的气运。

“殿下请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辜负殿下期望!”郝瑷想了很多,终于一咬牙豁出去了。

李恪随即笑着说道:“且再等二十年,郝大人人到暮年,含饴弄孙之际,一定可以自豪的对自己的后辈说一句,无愧今天的抉择,这盛世也有郝大人你的一份功劳!”

“下官拭目以待!”

待郝瑷走了之后,魏叔玉笑着说道:“大哥好口才,说的我都心动了。”

“少拍马屁。”李恪笑骂道。

程处默沉声道:“大哥,服务型官府才只是绑住了士族的手脚,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削平他们的特权呢?现在绑住他们的手脚,还没有真正的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能够忍受,到时候……”

魏叔玉笑着替李恪回答道:“现在我们用服务型官府绑住他们的手脚,等于是在他们的脸上踹了一脚,大哥在确保百姓利益的同时,分出一点自身利益以及朝廷利益给他们,他们尝到了甜头,第一次丢掉了尊严,没有反抗。”

“其实他们已经输了,我们开头难,他们放下尊严即是输!这些人都是一伙贱骨头,现在选择不要脸面要利益,将来我们在不断的踩他们,只要控制住每一次的力道,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

“钝刀子割肉,他们就更加没有抵抗的决心和勇气了,不要忘记大哥说的,这个阶层的人,外强中干,凶狠的外表内部是软弱的!”

“五胡时代他们可以臣服五胡,现在也可以一脚一脚的把他们从天上踩到地面!”

略作停顿,魏叔玉不解道:“大哥,为什么要许诺郝瑷这个人呢?”

“没什么,恐怕我们在河西地区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最迟怕是年底就要走了,做点布局罢了,免得我们的心血付诸东流。”

“酒泉、张掖有马周、上官仪他们坐镇我不担心,但我需要士族出身的人,给其他士族人做一个榜样。”

“本来李行之老先生最合适了,不过老先生年纪大了,帮了我们太多,不能再给一位古稀老人找麻烦了,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郝瑷正好还算何时,你们试想一下,有郝瑷这个坐地士族为服务型官府冲锋陷阵,其他士族出身的陇右官员会如何?”

魏叔玉笑着说道:“岑杀神在上面瞪大眼睛盯着,有了郝瑷这个榜样,其他士族官员一定一边画着圈圈诅咒郝瑷,一边只能跟着做,他们要是懈怠,有郝瑷作对比,岑杀神还能轻饶他们?”

魏叔玉抚掌赞道:“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了,有些人想要阻止也困难了。”

……

整个夏天、秋季李恪都在忙着奔走在河西各地,为离开做最后准备。

他要把服务型官府的根基在离开前打好。

有岑文本的配合,加上他在河西地区确立起的威势,这些事情并不难。

而在朝廷某些人的眼中,李恪是在加紧排除异己,以达到用河西地区对抗朝廷中枢的目的,想要赖在河西地区不走。

临近入冬。

秋雨似乎想要顽固的想要牢牢的抓住季节的尾巴。

整个关陇的地区,连绵一个月都是阴雨天。

至少在某些人的眼中,李恪的行为就好像这顽固的秋雨一般。

秋雨要抓住属于他的季节。

李恪则想要永久的待在河西走廊。

李氏府中。

李恪、岑文本、李行之站在李氏府中的观景楼上。

身后石桌上的茶汤在木炭的灼烧之下咕咕作响。

中青老三人站在观景楼上,观赏雨雾蒙蒙下的姑臧城。

城外的大片工坊最为显眼。

“殿下来到河西第三个年头了,老朽还记得当初殿下就藩经过姑臧,下榻的情景,历历在目。”李行之感慨说道:“这三个年头,过的太快了,而河西地区的发展,老朽差点也忍不住来了。”

“月余前,管家陪着老朽到乡下庄子看了看,沿途以前光秃秃的荒山,都被百姓自发的种上了沙棘树。”

“沙棘正是成熟的时候,沙棘果挂满了枝头,一串串,火红火红的,看着那些丰收的果实老朽就感觉这幅枯朽僵硬躯体中,已经冰冷的血液又一次热腾腾起来了。”

“老朽知道,单单是这些沙棘果,百姓采摘卖给陇右殿下的工坊,其他大小工坊,或是更勤劳一些,冬天制成沙棘果走街串巷兜售的,能够赚的更多。”

“老朽也打听了,单单沙棘果能够给百姓创造的收益,就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敞开肚子吃的口粮了。”

“路上络绎不绝的商旅,满山的沙棘果,老朽生在陇右,养在陇右,如今就要落叶归根,却从未见过陇右如此繁盛。”

“我姑臧李氏,姑臧郡望,浦桥修路,灾年赈济,在乡野也是有口皆碑,但陇右供养老朽一生,供养姑臧李氏十数代,却未能给陇右带来此等繁盛。”

“请殿下受老朽一拜!”

李恪连忙伸手搀扶:“李老先生,你这是折煞小子了。”

“不不不……”李行之坚持深深一拜。

起身后,李行之浑浊的老眼有一丝水雾,继续说道:“殿下恐怕是要走了,你在河西这一年内雷厉风行做的事情,长安那些人以为你是在抓紧时间巩固掌握河西,可老朽知道,你是担心走了之后,河西的这锅好粥变坏了。”

“私心者,永远会以私心揣度别人的辽阔的胸襟,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情。”

“或许此次一别,今生老朽再无缘与殿下如此畅谈了。”

“殿下在武威对郝瑷说的那番话老朽知道,老朽也知道殿下的用意,也赞同殿下的说法。”

“服务型官府契合朝廷为天下人谋福祉,追求万世之盛世的国策,国策即是大势,个体没有人可以在大势面前独善其身。”

“而殿下的服务型官府,已经一脚踩掉了陇右士族的尊严,如果老朽猜测不错,服务型官府推广天下不知终点。”

“朝廷要一脚一刀的削平士族所有的特权!”

“老朽行将就木,原以为河西地区未来五十年的繁荣尽一份力,就算老朽报答陇右供养这一声的恩情。”

“李行密所代表的姑臧李氏二房,在昨天便与老朽这一支彻底脱离,老朽把他赶到了关中。”

李恪不由动容。

分家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需要下大决心的。

“老朽这一支会主动配合殿下,即便殿下离开,河西地区殿下留下的规矩也绝对不会动摇,只求未来朝廷削平士族,殿下能够怀有仁恕之心,不要赶尽杀绝,给陇右士族一条生路!”

岑文本看着眼前这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心中敬佩面露动容。

分家,全力支持吴王李恪的理念。

下这种决心是需要很大魄力的。

尤其是姑臧李氏这种传承了上百年的郡望之家。

当然能够让李行之做出这种决定,也要完全归功于身边这位王爷的所作所为。

李恪也不得不佩服李行之的老辣,竟然把削平士族的过程看得一清二楚。

他走到石桌旁,倒满一杯茶,郑重说道:“李老先生,朝廷要的盛世是所有人的盛世,不会缺少百姓,也不会对士族赶尽杀绝的。”

“老朽想要殿下的一个承诺。”

李恪纳闷了,不过还是承诺道:“好,李老坚持要小子一个承诺,小子承诺,削平士族手中特权,只要士族能够守未来的规矩,本王绝对不会对士族赶尽杀绝!”

话罢,李恪将手中茶盏递上去。

李行之没有拒绝,接过茶盏,喝过之后,提醒道:“老朽听闻,那位太子又在长安城作妖,殿下要小心人言可畏。”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