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204章 都眼红,还有卖女求荣的

朝议圆满结束。

至少对李世民而言,这么多年的年关大议,各州府刺史述职,没有一次如今天让他感到痛快的。

八十万贯!

不,少说了二十万贯!

一百万贯的财赋增加,这笔钱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更主要是哪个混球儿子给他提供了一条走向盛世的道路。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有为君主,有野心的君主,都不管是出于满足个人成就感,亦或是真的心怀天下民生。

均都探索一条真正通往盛世的道路。

可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盛世。

但所有的明眼人都清楚,所谓的盛世其实都是吹出来的,自吹自擂的罢了。

从未真正达到盛世。

李世民走路都感到浑身轻飘飘的,他进入太极宫暖阁,就看到妻子。

长孙无垢很显然已经知道朝堂上的事情,笑着说道:“这一年中也从未见二哥你如现在这般轻松。”

闻言,李世民一笑,走过去拉住长孙无垢的手,高兴说道:“这是因为我看到了那条通往盛世的路。”

“一条真正的路,历朝历代,秦的大一统,汉文景之治、汉武武力的空前强大、文皇帝晚期。”

“这些都被冠以盛世,可我们都知道,这并不算真正的盛世,最接近盛世的就是文皇帝晚期,天下各地粮草库满无处存放,不得不以免除天下粮赋来解决粮食存储的问题。”

“这种盛世是十数年积累形成,真正富裕了的是朝廷,是士族阶层,百姓依旧没有太多的积蓄,隋末之后,在杨广的无差别打击之下,百姓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负担不了,迅速致贫,然后各地烽烟四起。”

“归根结底,我们向往文皇帝时期的盛世,不是一种全面的盛世,百姓从盛世中得到的太少,百姓并无太多积蓄。”

“盛世中,百姓和士族两个阶层的差距不是缩小,反而是增大了。”

说着李世民从怀中拿出李恪给他整理的条陈,拍了拍笑着说道:“如果按照这个条陈,真的实现其中的规划,那才是真正的盛世,百姓和上一个阶层的差距会极大的被缩减。”

“天下财富,单独个体对比,百姓虽然依然不如士族阶层,或者新兴崛起的商贾阶层。”

“可这种盛世中,百姓总体的财富占有会超越其他阶层的总和,民间各种行为高度活跃,大唐天下的盛世空前繁荣、稳定!”

长孙无垢看着意气风发的丈夫就知道,这段时间,丈夫没少仔细认真研究折子中的内容。

她笑着给李世民递上茶盏,待坐下,李世民喝茶之际,长孙无垢提醒道:“今天之后,恪儿就出于风口浪尖上了,很多人恐怕不能在容忍他在泛河西走廊经济区继续待下去了,从他们之前重重,防备恪儿染指其他地方,他们应该是想要将恪儿围堵在河西地区。”

“之前温彦博就嚷嚷着让恪儿去种地,今天之后他们怕是要彻底改弦更张,想方设法的把恪儿调离河西地区,让他去一个绝对无法发挥恪儿商贾天赋的地方,让他彻底的沉寂。”

李世民脸上的高兴神色渐渐消失,冷静下来。

妻子的提醒不是没有可能,这是把无形的杀人刀。

当初益州赈灾不就是这样吗?

“你说他能不能挑起农事这个担子,在农事方面做出如同河西走廊一样的璀璨建树?”李世民有些不确定,有心痒难耐的询问道。

其实李恪表现的已经足够让他这个当爹的满意了。

商贾方面的出色天赋。

对待士族、对待敌人行之而有效,却有巧妙的手段。

李世民很坚信,只要将来李恪接替他坐上这个位置,不贪图享乐,那么一定可以实现盛世,削平士族。

只是或许是李恪太能干了,他总是期待这个儿子能够更完美一些。

当然他的信心也不足。

别看李恪在条陈中对商业反哺农业说的头头是道,理论十分的扎实。

理论终究是理论,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何况中原天下这个族群,千百年来,说白了就是一部与土地打交道的史诗。

故人摸索了千年形成了现在的农耕文明。

想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行突破,其中的难度,绝对不是丝路经济区能够相比的。

而且农事有个特点,见效慢。

一旦李恪不能做出新花样,做出新成效,有些人恐怕不会放过打击的机会。

长孙无垢听闻后微微愣怔,然后连忙开口劝说:“二哥,丝路的建设还不稳定,还需要继续有人盯着,你也不能什么担子都让他身上压。”

“农事已经发展了上千年了,能用的手段早用了……”

李世民不由点了点头,飒然一笑说道:“不知不觉,那混球竟然给我一种没有他做不成事的印象的。”

……

泛河西走廊经济区耀眼的成果很快席卷了天下。

无数人在议论。

长安城内。

“听说了吗,恪殿下建设的丝路经济带,为朝廷提供了八十万贯的财赋!”

“什么呀,我听说是一百多万贯!”

“不管多少,据说这可几乎相当于去年朝廷财赋的三分之一了。”

……

相较于百姓的激烈热议,喜闻乐见。

东宫的气氛就较为压抑了。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

李承乾都没能恢复过来,终日私下里脸色都沉沉的宛若要滴水一般。

年后,关陇系的主要成员都趁着休沐的空闲低调的出现在太子府。

“陛下已经钦点了这一次秋试的状元、探花、榜眼,马周、上官仪、杜正伦前往河西地区接替刚刚被岑文本罢黜的三个郡守之位。”

温彦博面色凝重,沉声介绍道:“这件事情已经无法阻止了,而这三个人担任郡守后,整个陇右几乎都成了恪党的天下。”

“再加上一个吐谷浑,李恪正在假借所为的服务型官府,迅速的排除异己,达成他完全染指河西地区的目的。”

“这个问题无必要纠结争论了。”窦威开口沉声说道:“当初我们做出内部决议,要将李恪封堵在泛河西地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这种心理判断了。”

“现在要讨论的是,接下来是继续把李恪堵在这块地区,让他无法染指其他,还是把他调离泛河西地区,今天这个聚会,要就这个问题讨论达成一致。”

大家听闻后,都有种十分纠结的憋屈感受。

“必须调离!”李承乾率先发言道:“不但要调离,最好还要把他的封地也从吐谷浑转移到其他地方!”

“年关述职的早朝你们都看到了,多少军中将领讨好李恪!”

“而丝路经济带未来还会更进一步发展。”

“保守估计,未来淡淡一个丝路经济带至少每年可以为朝廷提供百万贯赋税,而每一次年终述职,李恪都会成为最耀眼的那个。”

“未来河西地区的地位对朝廷的重要性甚至会超过关中。”

“李恪掌控着这样一颗明珠,且不说能够给他带来的影响力无法评估,就是他其中的产业创造的财富,以及他掌控的资源,对朝中文武大臣的吸引力,都让人忌惮。”

“那些将军们的反应最值得我们警惕!如果继续让李恪掌控这颗明珠,孤这个太子也不用当了。”

“你们诸位也不用再辅佐孤了,还是放下所有的抵触,全面接受李恪开出的条件,现在跟着李恪,虽然失去很多,可至少总比将来所有将领转投他,他再造一次玄武门,砍下孤的人头,用刀兵清洗大家的好。”

“孤也至少能够保全性命。”

李承乾这话说的不可谓不恨。

一些忌讳的话也不管不顾了,完全一副急红眼的模样。

他在激将,也是在逼迫关陇系必须采取行动了。

虞世南、窦威之流听闻后面色变了变,均都有些不舒服。

长孙无忌身为关陇士族领袖,同样也不舒服,同时他也感到欣慰。

外甥在强大的外力压迫下快速的成长,一些他教的手段正在不自觉的运用,越来越像一个合格君主了。

他有些患得患失,李承乾的成长让他欣慰,可李承乾用这种方式激将逼迫关陇士族又让他有些不舒服。

“小侄同意太子的看法。”崔知温率先赞同。

温彦博点了点头说道:“我早说了,应该让李恪去种地,他不是说什么朝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吃饭问题吗?”

“那就让他去种地!”

“辅机你有什么看法?”虞世南看向长孙无忌,某些事情,长孙无忌的看法很独到。

而且作为现在关陇系的领袖,的确需要长孙无忌发表他的看法。

长孙无忌略微沉吟说道:“如今的纠结局面,我们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了,我们要衡量让李恪留在河西地区和让他离开染指其他地方那个弊端更大一些。”

“小侄认为让他离开的危害更小一些。”裴承先终于发言了,他其实早想表态,不过他选择看清楚关陇系内部的风向再发言。

这样可以确保他不得罪绝大多数人。

而长孙无忌看似没有明说答案,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裴承先继续说道:“吴王离开河西地区危害更小一些,吴王离开后,我们完全可以给他选两条路。”

“其一让他去并州,他到了并州一定会跟并州系产生矛盾的,这是由他的执政理念决定的,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除非并州系也愿意向陇右士族接受李恪的服务型官府约束。”

“如果不愿意,他们爆发矛盾,势必会分化吴王和魏王现在结盟的态势。”

“其二,尽量争取吴王去南边最蛮荒的地方,一个是岭南道,小侄在益州可以盯着他,一个是云梦泽地区。”

“这两个地方如今还还是处于蛮荒状态,朝廷的势力只能在平原地区,而南方遍布的山川之中,则是以恶民、蛮族组成的一股股宗帅势力。”

“这些宗帅势力背后,又有着当初南迁扎根南方大大小小士族在背后支持,态势可谓复杂到了极致。”

“孙吴、南晋,后面的南北朝时代,多少王朝致力于解决山中宗帅势力都没有能够成功,别说种地发展农业,李恪想要解决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十分耗时费劲。”

“而且这些地方远离中枢,李恪在陛下面前的表现机会就少了。”

狠毒!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的给了裴承先这样一个评价。

裴承先这明显是刚刚被李恪抽了一个耳光,所以心中充满恨意,才能提出如此狠毒的建议。

坐在一旁投效李承乾的王敬直差点忍不住起身指着裴承先的鼻子骂娘。

他可是并州系的人。

虽然他投靠了李承乾,但并不代表着他不要家族了。

合格的士族人,永远都是先家族利益,后国家利益的。

“孤赞同第一个!”可就在这时,李承乾想都不想就表明了态度,他实在太狠,太嫉妒李恪和李泰的关系。

他迫切的希望看到两个弟弟事成水火。

“第一个不错。”

“我也赞同第一个。”

“如果第一个不成,再考虑第二个。”

……

关陇系纷纷表态,王敬直只能忍着。

因为王敬直的关系,这个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无耻!”

魏王府中,谣言在长安城传开之后,唐俭等并州系聚拢在李泰府中商讨对策,唐俭怒而说道:“关陇系太无耻了!他们这是借刀杀人,让吴王去并州祸祸我们,绝对不能让吴王去并州!”

王珪看向李泰。

李泰苦笑摊手道:“岳父,我一定和皇兄沟通好,我马上启程前往雍州见皇兄,让他一定要顶住关陇系的发难,但是这一次,你们并州系也不能再对关陇系忍让了。”

“关陇系做事太不地道了,岳父你们怀着一颗仁心,而人家却口蜜腹剑想要你们的命!”

王珪等人懂李泰的意思。

无非就是告诉他们,是时候该彻底的划清界限了,别再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了。

王珪默不作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长安作为服务型官府最先的试点,雷声大雨点小,陛下会怎么看,回去之后,你就按照雍州服务型官府的条例在长安全面落实推进!”

王珪用明显教训的语气教训嫡长子王崇基。

王敬直坐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由苦涩。

这一招恨呐,也是在给关陇系敲警钟。

你要借刀杀人,好我就黑虎掏心。

在你关陇系的腹心推行服务型官府。

李泰是十分满意的,他不由笑了。

王崇基老老实实的认错:“孩儿错了,孩儿会向陛下上奏折,请示带长安府各级官吏随魏王前往陇右,深入考察陇右推行的过程和做法,借鉴经验!”

“嗯。”对待长子王珪十分满意,动静闹得越大,越让关陇系知道并州系也不是好欺负的!

……

“准了!”

太极宫,李世民在接到王崇基请示的折子后,想都没想,立刻拿着朱砂笔龙飞凤舞的写了一个准字!

他冷笑说道:“还没有开始对付那混球,关陇系和并州系已经先火拼上了,现在的局面,越来越像那混球当初贬封吐谷浑临走时候说过的一模一样。”

“李佑现在还是小了点,阴弘智远在幽州,难以给李佑提供助力,找个时机,把阴弘智调回来,让关陇系从内部再分裂一次。”

长孙无垢默默听着,这个时候,她不会插口。

哎!

李世民忽然叹了口气,长孙无垢不解道:“怎么了?”

“顺州都督突利代表草原诸部来的这份折子闹得。”李世民把折子递给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看后才明白原因。

“应该是关陇系说动了突利和塞北诸部,为了让恪儿去并州,他们出尔反尔的请求塞北方面帮忙,一定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李世民冷笑道:“是不少,每年要低价卖给草原不低于五万匹上等丝绸,茶叶、精盐等等,塞北诸部把这些东西送到西域,转个手就能翻一倍的价格。”

“不过这次突利和塞北诸部愿意答应,也是因为他们收到了丝路八十万贯这个消息。”

“要知道吐谷浑现在可是富得流油,塞北诸部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们当然想要恪儿去并州,并州连接塞北草原,前往西域极西之地,复制一个丝路未必没有可能。”

“都是这八百万贯交易额,八十万贯的财税给闹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对待草原诸部,真的以怀柔方式,还得好好想一个拒绝的理由。”

……

就在同一时间。

顺州都督府。

“父汗,你想要邀请吴王,你就最不应该和关陇系合作,你又不是不知道吴王和关陇系之间势同水火,你两头吃的行为,只会惹怒吴王的!”

“何况你们当初怎么做的,现在又想邀请吴王,这怎么可能!”

“父汗,丝路八十万贯的财税收入让你们一个个都眼红了对吧?也是,我们整个塞北诸部一年的收入总和也没有八十万,你们当然眼红了,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阿史那飞燕面对父汗请求她再次去雍州邀请李恪的要求,表现的十分愤怒。

突利不由苦笑,他如果早知道丝路竟然有这么大的利益。

而这一切都是李恪打造的。

他说什么也不会得罪李恪了。

突利苦笑着说道:“飞燕,父汗知道你喜欢哪位吴王,认为他像草原的狼王,如果你能让吴王李恪来并州,并且与我们草原诸部合作,父汗准许你钻李恪的棚子,并且亲自上书朝廷,请求将你许配吴王,王妃当不上,给你争取一个侧妃。”

钻棚子草原一种习俗,女子选对的钟意的男子,在征求父母的同意后,就可以主动去钻男子的帐篷。

阿史那飞燕这匹塞北草原上的胭脂烈马听闻这话的时候,俏脸不由变红。

“父汗这可是你说的,你要对长生天起誓,不准反悔!”短暂的羞涩后,有着草原女子活泼奔放热烈性格的阿史那飞燕竟然逼着突利对长生天起誓。

“好,父汗向长生天起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