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199章 恪党兄弟震长安,让李恪种地去!

哼!

益州府衙,裴承先冷哼一声,把手中的折子扔在桌面上。

“嫉妒,这就是赤裸裸的嫉妒!”裴承先清冷嘲弄道:“我益州才刚刚开始,距离赶上河西地区的繁荣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可他已经忍不住跳出来指摘我们了。”

许敬宗在裴承先说话的时候,不动声色拿起折子看了一遍。

这是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抄来的李恪弹劾折子。

在折子后面,温彦博和长孙无忌隐晦的提了一句,发展苎麻产业的同时,也要确保益州粮食的自给自足。

很显然李恪这份折子让两位宰辅在意重视了。

长安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这份折子上没有说,许敬宗从折子透露出的内容揣测道:“別驾,两位宰辅的意思是提醒我们,不能让李恪折子上的预言发生,不然将来益州真的因为粮食在发生动乱,我们现在做的一切的好,都会因为没有重视这份折子而变得没有任何功劳。”

裴承先点了点头,他虽然愤怒,却也没有失去理智。

“不用担心,我们现在保留了至少一半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产量虽然满足不了整个益州人的全部食用了,可是我们有了钱,可以从关中购买粮食。”

“关中我们士族掌控者大量的粮食。”

许敬宗笑着点头,裴承先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

发展益州繁荣是为了政绩,做给皇帝看的。

通过苎麻产业,益州人人有钱,皇帝会高兴,政绩就来了。

保证一半的耕种面积,益州就会有粮食的缺口,益州整体的粮食价格就会较其他地方高。

关中士族掌控的粮食到时就会进入益州。

将益州从以往一个对外售出粮食的州府,变成了一个需要向外购买的州府。

裴承先主政下的益州,粮食缺口一定会被关陇集团满足。

较其他地方高的粮食价格,让关陇集团人人都能从中受益,对他裴承先自然另眼相看。

借用益州的朝廷资源、百姓资源,维护好了他在关陇集团内部的地位。

政绩也有了,关系也维护好了。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在李恪的赈灾安蜀方案上进行了微调,裴承先就得到了这么多的好处。

许敬宗也不得不佩服裴承先这个年轻人。

“天下现在都在传,吴王李恪是商业第一人,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手段,他当然不希望天下有第二个人抢了他的风头,我们益州现在虽然整体距离河西地区还差很远,可別驾你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展露无余了。”

“他害怕了!”

许敬宗觉得裴承先这个年轻人能成大事,他需要更近裴承先。

大家虽然都是关陇集团。

可许氏太弱小了,他被流放到益州,如果不能跟紧关陇集团的人,恐怕很快就会被长孙无忌等人忘记他许敬宗当初承担下一切的苦劳。

裴承先脸上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我大哥说的还真没有错!”就在这时,长孙冲出现在门口。

裴承先和许敬宗的脸色瞬间尴尬住。

长孙冲看了眼许敬宗:“不要用你们卑鄙的心去揣度我大哥,对于粮食问题,我大哥一直都很重视,我大哥给朝廷上折子,提醒朝廷,也不是怕你们抢了他的风头!”

“再让我听到类似的话污蔑我大哥,别怪我不客气,我大哥叮嘱我们入蜀后要团结做好安蜀文蜀的事情,但我也绝对不会做事我大哥被你们这种卑鄙小人污蔑!”

“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对了,这是今年蜀中粮食耕作面积的一份统计。”长孙冲将手中的册子放到裴承先面前:“我不是来偷听你们谈话的,只是无意间让我听到了,裴承先你最好看一看,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你们,大规模的种植苎麻,粮食耕作面积连一半都没有达到!”

话罢,长孙冲转身离开。

裴承先面露恼怒之色,他铁青着脸拿起秋种的统计册子。

他这段时间一直关注苎麻的种植,对于粮食的问题并没有太上心,长孙冲这些李恪的兄弟在意,他索性就直接让长孙冲他们去管了。

也省的这些人没事就来找他麻烦。

当他看到整个益州,粮食的耕作面积统计的确少于他规定的一半。

原本他是要五成种植苎麻,五成种植粮食的。

可现在勉强四成种植粮食,其实就是三成多,上面写的很明确,有些地方用薄田充当良田谎报数目。

下面的州府县衙都在大面积的种植苎麻。

这里面有讨好他的意思。

也有这些地方士族、商贾暗中推动的结果。

和丝路商贾的合作让益州本土派的士族以及商贾尝到了甜头就停不下来了。

“相差的数额不算太大,別驾无需太过在意了,明年夏收之后,提醒一下下面人就好了。”许敬宗也瞟了眼随意说道。

裴承先点了点头,冷笑说道:“我们不得不佩服吴王,他还是有些我们没有的本事,长孙冲可是长孙家的嫡子,竟然都这么维护他,要知道,还有窦诞、崔民干这些人,都是佼佼者,现在也都跟随他了。”

“我在想,我们关陇士族对吴王的策略是把他封堵在雍州,可既然他这么关心吃饭和粮食的问题,为什么不让他离开雍州,去江南云梦泽那些地方,让他施展自己在务农方面的特长呢!”

“看来我应该给长安的世叔写一封信了!”

许敬宗明白,长孙冲刚才那番话激怒了裴承先。

云梦泽是什么地方啊。

即便是经过孙吴政权以及后来南北朝长期的对峙存在时期,南方的政权先后对南方进行开拓。

可云梦泽之所以被称之为云梦泽。

就是因为哪里依旧是荒凉的沼泽地区。

人口稀少的可怜!

去那种地方,比他被流放益州都还要狠!

……

十一月中旬。

河西地区第一场落雪。

雍州府门外。

岑文本领着雍州上下以及本地的士族、商贾名流目送着吴王返京队伍缓缓远去,最终消失在视线中。

呼!

有人长长的吐了口气。

紧接着松气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岑文本扭头看去,笑着询问道:“怎么,吴王在这里,大家感觉压力很大对吗?”

“刺史大人说笑了。”

“吴王在这里,就如同有了西游记里面的定海神针,大家都心安的很。”

“对对对……”

岑文本听着这些违心的话,不由笑了笑,这些人多么违心说这些话他心里面清楚。

服务型官府全面推进落实开始后,李恪就待在雍州不走,虽然李恪管不到雍州。

可毕竟凶名在外了。

所有人都不敢怠慢,一个个铆足了劲,熟背服务型官府条例的同时,按照条例做事,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生怕被吴王抓住把柄。

当初那晚说服众人同意推进落实服务型官府,李恪拿捏众人把柄的手段大家可是记忆犹新呢。

岑文本也没有说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样大家也慢慢开始适应。

现在这个时候李恪离开了,刚好给了他清理的机会。

有人会在李恪离开这段时间松懈,而这些人按照他和李恪商量好的,要乘机被清理出去。

用最快的速度,将雍州上下打造成一支效率较快,较为精干的服务型官府队伍!

“诸位,吴王虽然走了,但是本府还在,在这里我郑重承诺,王爷在的时候怎么样,今后就怎么样,请大家不必有太多的忧虑。”岑文本看着商贾中所有人都有些不安,开口许诺保证。

“对,岑大人说的对,我们还跟王爷在的时候一样。”

“不错,我们也在上面签名的,大家不必担心。”

……

刺史府其他人也纷纷开口保证。

回城中,岑文本和李行之坐在一架马车中。

岑文本笑着询问道:“李老,这段时间士族中有什么声音?”

“刚开始抵触,不过渐渐的,大家就慢慢适应了,很多人其实是受大环境影响的,大家都这么做,其他人自然也会随波逐流,以前大家都是官老爷姿态,所有人都这样,没有人会表现的不合群的。”

“现在雍州整体的风气扭转,自然而然会跟着转变。当然了一些害群之马还是有的,吴王离开了,接下来这坏人就要由刺史大人做了对吧?”

岑文本笑而不语,心中却也不得不佩服李行之的老辣,一眼就看穿他们的打算。

对于李行之的说法,岑文本也十分赞同。

大环境!

无论是士族还是普通百姓,周围大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如果整体都是一种官老爷作风,没有人能够在其中洁身自好的。

可一旦扭转了,绝大部分的人能够俯下身去做事,按照规矩来做事,为了政绩,为了名声,绝大部分人也会主动的约束自己,跟随环境的。

这就是大势所趋之下,普通个体,哪怕是士族人,也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

接下来只要再抓住机会,对雍州一些庸官冗吏,死硬分子进行一遍清理,服务型官府的大环境就可以巩固下来。

今后要做的就是细工慢活,细火慢炖,精挑细琢,查漏补缺了。

“咱们这位殿下的手段厉害啊!”忽然某刻,李行之长长的感叹一声。

岑文本听的飒然一笑,摊手说道:“李老,恪殿下的确厉害,不过如果雍州的士族能够做这个先行者,先自救革新,整个河西地区未来五十年都会成为天下的榜样,既然胳膊扭不过大腿,大势就是如此,为什么不主动的跟随大势呢?”

“未来雍州,乃至天下也会记住雍州士族敢为天下先的牺牲。”

“岑大人真不愧是恪党大头目,如今说话的语气强调,给人画大饼,描绘愿景的语气是越来越像咱们那位殿下了。”李行之没有正面回答,笑着说道。

哈哈……

岑文本爽朗大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文本也是士族一员,窦诞、崔民干、褚遂良他们都是,可大家都看得清楚,这样做,百年内似乎对士族是一种损害,可长远来看,这的确是为士族下一个一个一千年最好的选择。”

“于天下百姓好,于士族千年传承考虑也好,大家有着共同的诉求和利益,为什么不能合则两利呢?”

“顽固、腐朽的守旧,只会被历史抛弃的……呃……这又是殿下说过的话,看来我这个恪党大头目是当定了。”

车厢内又是一阵笑声。

……

长安。

十二月初训。

李恪回京当天。

中书省。

温彦博和长孙无忌走在官房外面散布活动身子骨。

“快点,皇兄马上要入城了。”

“兕子慢点跑,疯疯癫癫的,母后看到你非教训你不可。”

……

两人看着一群皇子皇女经过中书省官房,急急忙忙跑着出去,不由微微愣怔。

“那位殿下今天要入城了,辅机你对裴承先来的密信有什么看法?”温彦博打量着这些皇子皇女,沉声询问:“把李恪想办法调出河西地区,扔到云梦泽一带,他不是口口声声粮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吗?让他去种地,看看咱们这位皇子能做出什么政绩来。”

温彦博的语气中充满了嘲讽。

在温彦博等关陇士族看来,李恪在河西走廊能够成功,能力固然有。

可更主要是丝路的先天条件给了李恪太多的助力。

“没有那个必要,我们收敛一点吧,当今在位期间,就把他堵在河西地区就可以了,他留给太子登基后立威吧。”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说道。

长安五里外。

李恪、魏叔玉、程处默骑马并行。

魏叔玉笑着询问道:“大哥,长孙冲的来信你怎么看?”

“可笑!”程处默冷哼一声,抢在李恪面前瓮声说道:“大哥还要担心他裴承先?不自量力,一只盲目自大的蝼蚁,不值得在乎,到时大哥要想一想,我们这次带回来的这份东西,一旦公开,有些人会不会被吓得坐不住了?”

魏叔玉笑着打趣道:“处默,大哥说了要低调,低调,你可不能太嚣张了。”

话虽这样说,可魏叔玉说话之际,眼睛紧盯着长安方向,手紧紧攥着,眼睛格外的明亮,眼神隐隐间都有些抖动。

大哥被贬封吐谷浑几年了?

差不多第三个年头了。

他们一起奋斗,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

西北这个明珠,终于是时候揭开了。

这是他们亲手打造的一颗明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