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189章 三个响头,牵马执鞭,关陇系内没有机缘的才俊

未来吴王妃,带着自己多年经商攒下的大笔嫁妆,去见吴王,将这笔嫁妆交给吴王,助力吴王恪的丝路开发。

此消息在崔莺莺去过王府后,很快在长安城内传开。

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推动下,传言变得愈演愈烈。

“听说了吗,未来的吴王妃把自己攒下的大笔财富都交给吴王了。”

“这算什么,你这都是老黄历了,我还知道具体的数字呢!”

“多少,快说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二十万贯!我有个亲戚在崔家当家丁,听说崔家很多人为了这个事情,气得大发雷霆,甚至扬言王妃不是他们崔家的女儿!”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老话说的没错,二十万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换谁谁都得急眼。”

“屁话,这些嫁妆都是人家未来王妃自己挣得,又不是他们崔家自己的!”

“对,反正这次俺不觉得崔家小姐做的有啥不对,反正这钱落到王爷的口袋里,俺听的就高兴。”

……

长安街头,连日来多是关于崔莺莺的一些消息个八卦,崔莺莺的一些事迹都被挖掘出来了。

宫内。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听了王德汇报近日长安城内的流言蜚语后。

长孙无垢莞尔一笑说道:“没想到,恪儿这位未来的王妃倒是给自己攒了了不少的一笔嫁妆,臣妾的体己之物,都没有这位崔小姐多。”

哼哼!

李世民哼哼了两声,握住妻子的手,玩笑说道:“是朕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跟着朕节俭过日子,那混球到时处处好命,还未成婚,人家就拿出这么大的一笔钱帮他做事情,我这个当爹的,都有些眼红了。”

“我就是担心他把人家这裹着蜂蜜的砒霜一口吞下去,做出一副人也要,钱也招收不误的模样,可别吃不了兜着走!”

王德低眉臊眼,只听不看,帝后打机锋,这些话也只能止于他的耳朵。

这些事情都是他给皇帝暗中调查的。

他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一切都是关陇系在背后推动。

崔莺莺不知为多少关陇系的青年俊杰盯着,想要娶回家的才女。

现在为了对付李恪,关陇系可真是下血本了。

“要不要提醒恪儿一下。”打趣过后,长孙无垢略微有些担忧道。

哼!

李世民轻哼了一声,没好气说道:“最难消受美人恩,让他吃点苦头也好,你看看这些天他尾巴翘的,屁股都露出来了,像个螃蟹一样横着走,让他不轻不重的摔个跟头,再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轻重。”

“你呀,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那个元慎自己作的,还能怨恪儿不成,他一个臣子,当初既然敢在朝堂上跟恪儿打赌,那他就要想到失败后的结果!”长孙无垢知道丈夫说的是什么事情。

当初李恪受命回到长安,关陇系准备好了一切,想要逼着李恪来担负起益州赈灾的事情。

可让关陇系没想到,不用他们逼迫,李恪主动请命,这让关陇系一拳打空,十分难受。

本来当时关陇系的目的达到了,就算有些出乎意料,不合心意。

也应该见好就收的。

偏偏元氏元慎这个年轻人沉不住气,跳出来在朝堂之上让李恪承诺若是赈灾失败当如何。

双方就立下了赌约。

现在很明显,李恪赈灾是成功的。

纵使李恪被调回来,可朝廷明令继任者裴承先必须按照吴王的赈灾方法,继续执行吴王的赈灾策略。

元慎如今就要履行承诺了。

这些天,李恪大张旗鼓的带着一群兄弟在满长安找元慎。

元慎不想丢脸,向上奏病了,躲起来了。

李世民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询问王德:“元慎呢?这些时日躲在那里了?”

“启禀陛下,在东宫太子府中。”

李世民不由笑了:“怪不得那混球找不到元慎呢。”

王德注意到门外他手下一小太监匆匆跑来,不停向里面张望,他缓步倒退着来到门口。

“大监,恪殿下忽然发行了恪报特别刊……”

“王德,什么事情?”这时李世民的询问声响起。

王德瞧着恪报特别刊,想笑又不敢笑,嘴角抽抽,连忙拿着恪报小碎步匆匆来到李世民面前:“陛下,吴王发行恪报特别刊,免费刊发全城,题为活捉元慎!”

“拿来朕看看,这混球一定又在闹事!”李世民没好气说着,同时接过恪报。

这期特别刊是一副像甜蜜暴击之勇敢追爱的画报。

当李世民看到图画中,一个长得及其滑稽,额头笑着元慎两字的人鬼鬼祟祟猫着腰藏在一扇门后面。

紧接着一副图画是元慎一脸得意的笑容,还配着文字:吴王,我藏的这么严实,这回你找不到了吧。

可下一副图画却是元慎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身后的一条狐狸尾巴透过门缝露在外面。

而门外一群围观者,瞪大了眼睛,捂着嘴,惊讶的指着那条狐狸尾巴。

下一副图,则是一名农夫打扮的男子,抓着元慎的狐狸尾巴,托着元慎来到一名年轻人的面前。

把狐狸尾巴递到年轻人手中,年轻人给农夫十几串铜钱。

最后一幅图,放大的字体,配文:抓住元慎,发家致富!

噗!

咯咯……

当长孙无垢看完整个画报展现出的故事后,再也忍不住了,娇笑起来。

啪!

李世民把手中恪报拍在桌案上,笑骂道:“混球!这个混球,观音婢你看到了吧,朕说了这个混球就是尾巴翘天上去了,胡闹!”

李世民能够想象得到,现在长安城的百姓恐怕全都行动起来了,想要抓住元慎,得到这笔不菲的奖励。

东宫太子府。

除了在宫中当值的长孙无忌和温彦博之外,太子系的很多人都聚拢在东宫。

就连窦威和虞世南也在其中。

“太子殿下,如今城内到处都是关于李恪与舍妹的传闻,如今看起来,我们的计划已经完全成功了。”大堂右边比较靠后的地方,一年轻男子笑着说道。

此人名为崔知温。

出身清河崔氏大房。

崔莺莺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崔知温是崔莺莺的堂妹。

而崔知温也是崔莺莺此番‘牺牲’最大的受益人。

关陇系内部已经商议大营,未来会为崔知温铺路,崔知温将会是李承乾登基后的宰辅之一。

而另一人裴承先此时坐在一旁看着崔知温,暗暗不屑摇头。

崔知温的确有才华和能力,不能否认。

但是比起他身边另一位很低调的崔家子弟崔民干,崔知温就显得相形见绌。

用堂妹传来的前程,如今说起长安城内的传言,竟没有一丝羞愧,反而当成趣事。

在这里任何一人为此弹冠相庆都可以。

毕竟他们终于在李恪身边安插了可以‘放心’的自己人。

唯独崔知温这个最直接受益人不行!

而崔民干没有这个机缘,是因为虽然同样姓崔,崔民干是鄢陵崔氏。

与清河崔氏上溯至春秋战国,都是出身齐国的贵族,有着同一个老祖宗。

可毕竟千年了,早已是两个不同的支系。

崔民干所在鄢陵崔氏更是出过崔浩这样的人杰。

早期在拓跋氏的北魏政权中,极力的推动拓跋氏汉化,最后受国史案牵连,受到抵制汉化、以及早期协助北魏武帝灭佛得罪之人的暗害全家被诛。

博陵崔氏更是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存。

未来一起入主中书省同朝为官,裴承先更愿意和崔民干做搭档。

可惜了!

“臣要在这里恭喜太子,贺喜太子。”这时坐在一边的元慎也大声开口恭贺。

“太子今后李恪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我们的法眼。”

“吴王恐怕怎么也想不到,送上二十万嫁妆的王妃,竟然是我们的人。”

……

旋即,大堂内高谈阔论,欢声笑语不停的响起。

李承乾听着,尽管保持矜持,可唇角依旧不由自主微微上扬。

窦威和虞世南也十分高兴。

这一步棋,终于平安落子,没有让李恪怀疑!

在众人议论中,崔知温忽然说道:“元兄,我听堂妹说了,吴王李恪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你接下来就不用躲着了。”

元慎听闻这个消息,不由松了口气,拱手感谢道:“多谢崔兄这个消息,多谢,多谢……”

可就在此时,太子府的管事匆匆从外面小碎步小跑着进来,喘气急促慌张说道:“太子,恪报发行,吴王发布了悬赏令。”

说着,管事匆匆将一叠购买回的恪报送到李承乾面前。

很快,堂内的众人相继看完恪报上的图画。

元慎的一张脸变得极为难堪。

他有些担忧道:“太子,求太子一定要保住臣这样脸面。”

“元慎你放心吧,太子这里很安全,一份恪报就让你慌了神,你还能做些什么!”窦威有些不满呵斥道。

李承乾也笑着安抚道:“放心吧,李恪就算知道你在孤这里,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

“皇兄,这个消息是我告诉你的,你在报纸上说的赏钱呢?”接近东宫的路上,李泰跟在李恪身边,舔着脸笑着冲李恪搓了搓手指。

李恪没好气的踢了李泰一脚:“还想要钱,你是觉得我傻呢,还是你傻呢!”

这混蛋东西,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无非就是想要他跟太子李承乾发生冲突。

嗨嗨……

李泰讪笑着说道:“皇兄,你要是在像踹我这样,踹大哥一脚,我给你钱行不行。”

“滚!”李恪一把推开凑在他身边的那张邪性的胖脸。

魏叔玉等人跟在李恪的身后。

长孙涣撸起袖子,自告奋勇的说道:“大哥,去太子府你不方便做的事情我帮你做,反正我是他的亲表弟,我给你把元慎揪出来。”

李泰听了后又气又有些嫉妒。

这事儿长孙涣做了,他的目的不就无法实现了吗?

当然了,他也不是像皇兄李恪说的那样,想要李恪和李承乾发生争执。

他是想他和李恪,叫板太子,让太子认为他们已经达成了紧密联盟!

李恪一行人说着就来到东宫门前。

东宫卫率看到李恪以及他身后的阵势顿时如临大敌,一边派人去汇报,一边硬着头皮挡住李恪一行人的去路:“吴王、魏王这里是东宫重地,没有太子容许,不得靠近!”

“让太子把元慎交出来!”不等李恪开口,李泰十分积极,抢先站在东宫卫率面前,大声嚷嚷,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恪没好气的踹了一脚,走出来,说道:“替本王通传一下,本王要面见太子大哥。”

“吴王请稍等。”

……

再看李承乾这边。

他们还在拿着报纸,一群人义愤填膺的指责李恪太嚣张了。

卫率就慌张跑了进来:“太子,不好了,吴王、魏王还有一群小公爷来了,他们要您交出元慎。”

啪!

李承乾猛地把恪报拍在桌案上,怒而起身:“李恪你太嚣张了,元慎你与本宫出去,本宫倒要看看他李恪怎么在本宫的太子府把人带走!”

李承乾话中便往外走。

大部分人都跟着出去了。

窦威和虞世南留了下来没有出去,这是小辈们的事情,他们不便参与,何况他们明目张胆的出现在东宫外面,影响也不好。

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对外宣布隐退的人了。

虞世南看着坐在一边,默默喝茶的崔民干,不由好奇询问:“民干,你为什么不出去呢?”

窦威审视着这个关陇系内部的年轻俊杰,如今已经是黄门侍郎了。

博陵崔氏的势力在北魏遭受打击之后,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崔民干可以说是凭着自己的一身才华,年纪轻轻在李氏皇朝做到了黄门侍郎的位置。

要真论才干,长孙无忌之后,崔民干其实更适合成为关陇系未来五十年的领袖。

只可惜,崔民干没有这样的机缘。

就如同当初的长孙无忌一样,隋朝时期,长孙家经历了几次灾祸迅速衰败,是长孙无忌亲自重新确立了长孙家在关陇系中的一流地位。

其本人更是帮助当今谋划,凭借着姻亲关系,以及出色的才能,成为了关陇系的领袖。

崔民干缺少一个如崔莺莺一样的堂妹,所以这份机缘就落在了崔知温身上。

窦威在崔民干起身作揖之际,考校道:“等会儿李恪一定会和太子发生冲突,我们是不是可以借机做点什么,如何做?如果你能够筹谋好这件事情,我们这些老东西送你一程,平步青云,成为未来年轻一辈中的中流砥柱也不是不行,年轻就意味着机会很多,不要纠结于一时的失意,裴承先和崔知温不会当一辈子宰辅的,我们关陇系还需要有更多人相继进入中书省。”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许诺了。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