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172章 你行你来!断了自我造血能力的益州

“皇兄……”

朝臣们静静旁观,低声议论的时候,一道欢喜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他们扭头就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影子窜到李恪的身后:“皇兄,昨夜听说你回来了,我今天早早就来了,没想到你比我还早。”

李泰说着,打量注意到李恪手中的龙泉剑,当即笑着说道:“皇兄律剑入朝就当如此,皇兄你是不知道,你不在长安,有些小人别的本事没有,像长舌妇在背后说人坏话的本事一点儿都不小。”

“今天有人敢说,皇兄你把剑借给我,弟弟就拿着皇爷爷、父皇用过的这把龙泉剑,嗖嗖的在那些说人坏话的家伙身上戳给十七八个窟窿!”

李恪说着,还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有意无意的对准了站在一旁的温彦博。

温彦博的脸色瞬间变黑,嘴角狠狠抽搐几下,想要说话,却被长孙无忌伸手按住了。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不久后李承乾也到了,他看到李恪的装束打扮,微微愣神,相互打了个招呼后站到一边,紧紧等待着。

“入朝!”

“陛下驾到!”

“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免礼!”

一番早朝仪式简单完结后,李世民看着按剑站在中间的李恪,微微愣神。

他故意冷着脸训斥道:“李恪,佩剑入朝,你将朕放在眼里了嘛?”

李恪横跨站在中央,摘下佩剑,双手捧着,大声道:“儿臣得父皇诏令,回京述职,此番佩剑入朝,乃为向父皇请求权利。”

“数月来,朝堂对儿臣攻歼污蔑者甚多,天灾变为人祸,儿臣此番回京,希望父皇将赈灾之事全权交于儿臣。”

“特许儿臣先斩后奏之权。”

所有人一脸诧异的看着李恪。

尤其是关陇系。

大家还准备使劲儿将这个事情推到李恪身上,让李恪不得不接下这个事情。

这他们还没有开口,李恪竟然主动要请求来做这件事情。

这事儿大家躲还来不及呢。

朝廷什么家底大家清楚。

益州百万张嘴嗷嗷待哺。

李世民也微微愣怔,他也没有想到,关陇系还没有开口,他这个儿子竟然主动要承担起这件事情。

不过很快他就了然了。

这是一种不屑,一种对关陇系的藐视。

你们不是想要本王来承担这个事情吗?好,不用你们开口,本王何惧之有!

李世民心中十分满意。

大丈夫当有此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很显然,温彦博和长孙无忌等人也相继明白李恪对他们的藐视。

温彦博面态闪过一丝愤怒,拱手启奏:“陛下,吴王愿意承担赈灾之责是好事,可吴王要的权利太大了,请陛下……”

“你来!”李恪冷冷的声音响起。

数百双眼见看着李恪转身,猛地伸手,将手中龙泉剑递向温彦博:“同样的条件,温宰辅你愿意做,你来做,本王为你鞍前马后当以小卒子都成,只要平息事态。”

“对,温宰辅,你要是愿意,我李泰也愿意给你当马前卒。”李泰紧随李恪,与李恪保持一致。

笑话,这个时候不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更待何时。

皇兄李恪不在京,他一个人的时候,虽然朝堂有并州系的支持,可比起关陇系差太远了。

时不时的就要被关陇系弹劾,按在地上摩擦。

早憋着一肚子火了。

温彦博看着李恪递到面前的龙泉剑,尴尬、愤怒,不知如何自处,只能含怒说道:“恪殿下敢保证能做成吗?”

“你可以你来!”

李恪重复了相同的话。

关陇系许多人准备了一肚子为难李恪的话,现在却都不敢开口了。

你可以你来?

这简单一句话,简直能呛死人,大家都清楚,谁要是开口,李恪一定用这话呛谁。

他们都误判了,他们都以为李恪会推脱躲着这件做成机会渺茫的事情。

谁都没想到,李恪有此魄力,竟然不等他们围追堵截逼,李恪就主动请命。

李世民坐在高处,看着温彦博脸色渐渐变得紫红,心中暗爽不已。

这是自从灾情恶化以来,他早朝最爽的一次。

咳咳……

他咳嗽几声,严肃道:“李恪,不得对宰辅无礼。”

“是。”

李恪简单应了一句,这才转身,多余再看温彦博一眼都没有。

李世民询问道:“父皇可以给你先斩后奏全权处置的特权,你现在说说,你有什么需要。”

“陛下,关中的官仓近日已经不断往益州疏解了许多粮食,不能再动关中官仓了,关中的情况也不好,也出现了流民。”民部侍郎站出来汇禀道。

“现在唯一能够就近动用的只有陇右节度府的官仓,陇右现在情况还较为稳定,可以抽调部分。”

“不过也不能完全动用,还要留下部分粮食为军府应急使用。”

民部侍郎说的很有理。

可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在堵死李恪所有的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世民不由皱眉,可这些话也的确中肯,他知道,这些人逼着李恪做这件事情,很快他们会抬高粮价。

李恪搞垮雍州丝路商圃让他们赔的钱,他们要借助这次事情赚回来。

可还会保证,李恪平息不了局势!

“可以!”就在李世民准备为李恪争取更多资源的时候,李恪直截了当的答应了。

“真答应了?”

“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恪殿下……”

……

阴谋得逞者暗暗冷笑,为李恪担心者着急议论。

李泰跺了跺脚,着急低声道:“皇兄,三思而后行。”

李恪仿佛没有听到,拱手说道:“父皇,儿臣只要先斩后奏的权利,先期从陇右军府就近调集一批粮食,让我解燃眉之急,剩下的粮食我会自己筹措。”

李世民很想询问,可他不能表现出来。

略作沉吟,他点头沉声说道:“好,你要的先斩后奏权,父皇准了!”

“谢父皇!”

“如果殿下失败了呢?”有人忽然站出来询问道:“殿下现在说大话,失败了,局势更加恶化,这个结果殿下准备如何承担?”

“你来!”李恪转身再次把剑递出去。

对方一脸愤怒:“殿下,臣不过是关心局势,问一句罢了,殿下为何要视臣为仇寇!”

李恪唇角微微上扬,泛起一丝不屑:“若是本王失败了,父皇削本王藩王爵位,贬为庶民!”

“若是本王做成了,你在本王面前磕三个头,说三声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方的面色瞬间潮红,被激的张口就答应:“好!要是殿下你做成了,臣以后给殿下你牵马执鞭!”

“你叫什么名字?”

“元氏元慎!”

李恪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河北元氏出身,勉强够资格了。”

“殿下何以侮辱我元氏!”元慎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

“辱人者人恒辱之!”

李恪丢给元慎一句话,转身对李世民作揖道:“父皇,元氏的这位朝官提醒了儿臣,如果儿臣平息了事态,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完成,儿臣希望父皇嘉奖儿臣,全权赋予儿臣开发河西走廊!”

别看他现在管着河西走廊的事情。

可他还缺少这个头衔。

比如他想要河西走廊沿线的官府开始推行服务型官府,打造一个更好的软环境。

即便有岑文本帮忙,这个事情也推行不下去。

可如果他有了这个头衔,他就能够插手河西走廊地区的各地州府县衙。

“准了!只要你能为朝廷解决此事,你的要求,父皇都准了!”李世民也乘机把本来想给李恪的权利交给他。

当初他就想要李恪遥领雍州刺史的职位。

可惜没有成行。

“诸位爱卿没有意见吧?”

“臣等遵旨!”

退朝后,李恪从太极殿出来,就看到台阶下面,弟弟妹妹们在等着他。

“皇兄,这是你给兕子攒的嫁妆,兕子还小,先给皇兄你救急。”李恪走下去,兕子第一个跑上来,把长安票号开具的一张票据递给他。

“皇兄还有我的。”

“我的。”

……

其他弟弟妹妹纷纷拿出了当初李恪造出暖气,给她们争取的那笔钱。

当然当初弟弟们没有,不过无论是李佑、李愔、李治还是更年幼一些弟弟,全都拿出积蓄。

这些年他们也没少跟着李恪赚钱。

“皇兄,我想跟着你一起去赈灾。”李愔拍着胸脯说道:“母妃说了,我是小大人了,应该去帮皇兄。”

“皇兄我也去。”

……

李泰站在一边瞧着,欲哭无泪,弟弟妹妹们穷大方,看来他也免不了要破费了。

他感觉浑身的肥肉都疼。

台阶上。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嫉妒的眼睛有些发红。

“舅舅,我们忘记了李恪的票号,他的票号有很多商贾存钱在里面!”李承乾说道。

就连关陇系的商队一样在里面存钱。

因为带着票据行走比带着大量的铜钱方便、安全、耗费少,有着太多便利好处了。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放心,他不敢大量从票号挪用的,况且我们可以放出放声,让商贾形成挤兑。”

“太子就放心吧,这是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皇子们那点钱杯水车薪,就算把整个泛河西走廊经济区都变卖都养不活益州的百万张嘴。”

“现在才是夏季,夏收颗粒无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夏种的可能性也很小,即便夏种成功,到秋收还有好几个月呢。”

“即便是朝廷,恐怕只有倾尽整个关中粮仓,才能养活益州的百万张嘴到秋收。”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益州现在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造血的能力,只能依靠外来的补充,可这种补充的消耗,朝廷撑不起,只有关陇系掌控的粮食才能办到。”

“我们会高价卖给他粮食,但是绝对不会完全满足他,他最终是一定要失败的。”

“除非他能够找到一条益州百万人自我创造的路。”温彦博冷笑补充,继而摇头:“可绝对不会有这种路的。”

“否则朝廷也不会到现在,只能从关中不停运粮入益州,始终想不出真正解决恐难的办法。”

“我们只要以数倍高价出售三分之一的粮食,就可以把我们关陇系赔掉的全都赚回来!”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