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169章 深谋远虑,软实力入侵,血性将军

阿史那飞燕手中拿着一件粉红色的毛衣。

在李恪说话的时候,她还爱不释手的摸着,柔软而温暖的感觉,让她十分惊讶,这真的是草原多到扔的羊毛制成的?

“恪殿下。”在李恪说完后,阿史那飞燕开口:“这件衣服,真的是用我们草原上的羊毛制成?”

“不错。”李恪笑着承认。

反正这种事情也隐瞒不了。

“制作方法可以教授给我们吗?”有突厥部落的代表迫不及待询问。

李恪闻声,唇角噙着一抹笑,看向旁边坐着的,看着粗狂,眼中却有商人精明神韵的草原汉子。

他摇头道:“这是本王的专利,至少在一两年之内,这项专利技术本王不会容许其他任何人使用。”

“你们草原不值钱,扔掉的羊毛,从今以后,有了能够稳定销售的渠道,这都不能满足诸位的胃口吗?人不能太贪心了。”

阿史那飞燕看了眼同伴,替同伴说道:“恪殿下,我们没有其他意思,你说的交易,我们可以答应,不过羊毛的价格,希望能够增长一点,草原的子民也是大唐的子民,希望殿下能够考虑草原子民生存条件的困难。”

“按照现在的价格,几乎是聊胜于无,可能牧民收集一年的羊毛,也换不来一件这样的毛衣。”

阿史那飞燕出身黄金家族,从小就学习汉人的诗词经意子集,所以说话更委婉些。

“可以。”李恪点头答应:“你们送到雍州城的羊毛,在现有的价格上,我可以翻一倍的价格收购。”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们需要签订一个为期至少三年的约定,并且我给你们翻了一倍的价格,这增加的一倍不可能全都落在你们上层贵族手中。”

“至少要有五成的实惠落到草原的普通牧民手中,这也符合公主所说的,考虑草原子民的生存。”

“同时我还希望我的恪报能够在突厥境内刊发。”

岑文本和魏叔玉想要说话,却被迫不及待急切的草原代表打断。

“我们答应。”

“恪殿下仁义,太仁义了。”

“大唐仁义,我们愿意和恪殿下合作。”

……

阿史那飞燕看着一同来的诸部代表迫不及待的答应,不由的叹了口气,她觉得李恪的条件看似很不错,答应的这么爽快,一定有其他目的。

只是她暂时看不透罢了。

即便没有其他目的,可从李恪爽快答应的态度,再讨价还价,未必不能争取更好的待遇。

只能说以前羊毛、羊皮这些东西太没有价值,李恪现在给的价格,已经让大家喜出望外。

废物利用起来,还能赚钱了,太容易满足了。

阿史那飞燕也之好跟着答应了。

她好奇试探道:“殿下收购大量的羊皮,准备做什么呢?”

“殿下收购我们的牛羊,我想应该是为了应付眼见着要发生的旱灾,飞燕实在好奇,希望殿下能为我解惑。”

“是否我们草原上的羊皮,到了恪殿下的手中,也很快会变成毛衣一样的好东西?”这种自家弃之如敝履,到了李恪手中,转手就变废为宝,成为人们迫切渴望需要的东西。

阿史那飞燕作为塞北草原的上层,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秘密,现在还不能说,请公主能够谅解。”李恪笑着摇头。

阿史那飞燕早有预料,还是失望的叹了口气,紧接着又提议道:“殿下,羊毛在雍州交易,是否丝路商圃上,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可以从伏俟城转移到雍州这边呢?”

“不行。”李恪否决,他解释道:“今后,雍州这边会变成一个工坊,而贸易交易是在伏俟城的丝路商圃,双方分工明确,不能为你们突厥一地而改变,这是朝廷的规划。”

其实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突厥商队在雍州买了皮毛,然后穿州过府去伏俟城,商路上必定会有消费,可以带动沿途商路的繁荣。

另外也是最主要的一点。

通过不断的深入的商业交流,加强中原百姓和突厥的相互了解融合。

用商业纽带增加联通,促进同化的速度。

更多的突厥人深入到中原后,与更多的中原人交流,自然会被中原的习俗、穿戴、礼节等等所影响。

落后的族群看一个比他们更加先进的族群,会觉得这个族群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会不自觉的效仿。

从商队、突厥上层开始,这种改变会带动突厥下层。

慢慢的,软实力的入侵会在塞北草原蔓延。

羡慕中原,效仿中原成为一种习惯,从精神上改变一个突厥人,来为同化做准备。

他对于现在存在的边境互市并不喜欢。

这种互市,只是促进了双方互通有无。

并不能完全发挥中原王朝优势文明同化劣势文明的目的。

阿史那飞燕当然不可能看出李恪坚持背后更深层的目的,她看李恪十分坚持,也就放弃了。

生意谈成了,李恪热情的款待了所有人。

然后更是派人带着阿史那飞燕等一行人,在陇右看一看,转一转,不涉及到核心,都可以让对方去看。

翌日。

阿史那飞燕一行人前往西平、金城两地参观离开后。

魏叔玉终于迫不及待的问出了心中困惑:“大哥,为什么要翻一倍的价格?以现在的价格,不是更好吗?”

“殿下,下官也不是特别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干涉他们内部的利益分配,而且殿下还要在塞北草原发行恪报,草原识字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岑文本也不解询问。

李恪自信笑道:“不着急,我一一给你们解释。”

“先说叔玉的问题,你们不能光看我给把价格翻了一倍,还要看到,我们签订的期限是三年,三年内他们都要以这个价格和我们进行交易。”

“你们想一想,未来毛衣一定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材料羊毛也肯定是供不应求。”

“现在制定一个看似我们吃亏的价格,可三年长远的时间来看,我们是占了大便宜了。”

大家听得恍然大悟,程处默瓮声说道:“大哥,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签订一个二十年,最少也要十年的合作期限呢,我们岂不是赚的更多?”

“处默你还真不愧是姓程,处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魏叔玉打趣道:“不能那么做,三年时间,不短也不长,太长了,会让塞北诸部因为吃亏而受不了,最后生出不满和恨意,会影响今后双方的合作,也会影响草原和朝廷的友谊。”

岑文本打量着这位魏家小公爷,暗暗点了点头,的确很聪明。

怪不得可以成为吴王的左膀右臂。

他心中暗暗思索着,又看向李恪。

李恪接着说道:“岑先生你的疑惑,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朝廷在普通牧民中的影响力,我们制定他们内部分配的利益,帮助普通牧民争取更大的利益,势必能够得到这些人的好感。”

“朝廷统治塞北,传统的做法是笼络塞北诸部贵族,贵族统治塞北百姓,这种统治太脆弱,只要塞北上层实力壮大,就势必要凭借实力向朝廷所取更多的好处,甚至是出兵骚扰。”

“这次是一个让草原普通牧民感受朝廷善意的好机会,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去做,瓦解塞北上层对下层的掌控,让下层百姓心向朝廷,而不是陌生的脱离,未必不能实现。”

“恪报进入塞北就是同样的道理,恪报在塞北刊发,要润乳细无声的宣传一些朝廷对塞北百姓的关心,就算他们中间识字的不多,一千个人有一个人识字,看到了,口口相传,也会起到作用。”

岑文本暗暗心惊,这位殿下算计外人,算计的可真狠。

这些事情真的要做成了,等塞北的贵族上层发现,恐怕也为时已晚了!

这份心思,能力、手段如果用来争储的话,恐怕李承乾和李泰还真不是对手。

“可是大哥,我们要那么多皮子做什么?”长孙冲苦笑着询问道:“单单是这一次草原运来的皮子,我们都快没地方存放了,皮子这东西天气热了,存放不好,很快就会被虫子吃掉。”

李恪吩咐道:“这件事情也是我要重点交代的,你们抽出人手,马上把这些皮子煮了,把皮子上的羊毛取下,同时吧煮过的皮子用盐水泡一泡,然后风干。”

“把所有的皮子都运到察尔汗盐湖,直接用那边的盐水煮,这样节省我们的盐巴消耗成本。”

“记住,剩下的皮子一定要晒干给我保存好,别给我糟践了。”

长孙冲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我亲自去盯着。”

大家都以为大哥是为了羊皮便宜,上面带着大量的羊毛,也就没有继续深究。

随后几个月,李恪在雍州和吐谷浑两边跑,忙着整合和更加深入的推进泛河西走廊经济区。

而且夏季来临后,来往于东西的商队也更加频繁,他更加忙碌。

雍州因为岑文本的严格执行抗灾自救,积极新修农田水利,虽然下雨少,可地方基本稳定。

吐谷浑方面,李恪很早就让马周、苏亶、褚遂良等人盯着。

有准备,自然是不慌不忙不乱。

所以李恪行走的两地都十分稳定,即便难,可在大量工程的掩盖下,需要大量劳动力,地里没希望的百姓,还能共同为沿途商队做事,工程做工,妇女织毛衣、织布赚钱。

倒也忙中有序而稳定,他没有感受到旱灾来临的那种慌乱。

可关中、并州、益州却不一样了。

金城。

段玄志看着城外聚集的上千难民,皱了皱眉头,询问身边人:“这些人都是从益州逃荒至此的吗?益州到底什么情况,怎么都有上千人成群结队的逃到金城了?”

金城和益州之间隔着祁山、洮水。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沿着祁山羊肠小道进攻关陇。

现在益州的灾民,在夏收临近,成群结队越来越沿着曾经战争留下的小道进入金城等地。

身边金城郡守苦笑道:“将军,我已经询问过了,整个益州已经全都乱了,益州方面一直在捂盖子,派兵守着剑门等进入关中的大道阻挡百姓进入关中。”

“这些益州百姓就拖家带口的翻越祁山,听说益州境内,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什么?怎么会这么严重,为什么没有向朝廷汇报?”段玄志眼睛顿时瞪大,怒道。

郡守不由苦笑:“有人不想让朝廷知道,就在两个月前,还有大量的粮商从益州运粮回关中。”

“现在河西等地,关中情况虽在在恶化,可毕竟陛下眼皮子地下,那些粮商不敢太过分,益州山高皇帝远的,听说并州的情况也不好,也就岑文本大人到了之后,下达严令,直接以刺史府的名义,眼睛商贾民间收购粮食,得罪了不少人,可咱们陇右还保持稳定。”

“你们郡府马上开始赈济逃荒来的百姓,你以本将的名义,写份奏折,把益州的情况报上去,一群王八蛋,这简直就是喝人血!”段玄志怒道。

“将军,施粥赈灾,会吸引来更多难民的,咱们金城养不活的,还有下官建议将军即便上奏,也不要奏益州的事情,按照将军说的去上奏会得罪很多人,就奏报朝廷,不知从那个方向,有难民出现在金城和西平多个郡府城外。”

“圆滑!你脱下战袍才多久,怎么现在变得和那些酸儒一样圆滑了!”段玄志扭头大骂道:“就按照劳资说的去写奏折。”

“另外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金城的确养不活太多人,以本将的名义,写一封信给恪殿下,问一问雍州是不是还缺少劳力,他那边需要壮劳力,给口饭吃,给这些百姓一个活命机会!”

“你以后再敢给我耍滑头,我就奏禀陛下,让你滚回军中带几年兵!”

“劳资行的端做得正,怕什么怕!”

郡守无奈苦笑作揖认错:“将军,末将错了。”

随后,一封节度府的奏折八百里加急冲向长安,同时,一封段玄志的私人信函,被送往雍州。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