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秦时开始改变万界 第三章:名剑龙渊

纪摇正出神之际,忽闻一阵脚步声自远及近而来,始才如梦初醒。

只是从对方来至门口,自己才察觉来者并非一人。

纪摇心生警觉,他所得的“调息导引术”与道家内功颇有渊源,可练出一身上乘武学根基。

自他修习以来,比起拳脚功夫,耳目更是早已超乎常人。但也从未见识他人有过这般的敛息手段,他便知对方的境界实在强上自己不止一筹。

多想也无益,纪摇便扬声道:“贵客大驾光临。大门未关,还请进来喝蛊热茶!”

说起来,饮茶习俗的起源考证众说纷纭,一说是源自神农氏,一说是源于秦汉时期,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也多少有着各自的依据。不过,若是在这个世界上,这时的列国之人早已有了饮茶之习,煮茶饮茶之道也发展有成。

片刻后,从院外传来一阵高声:“道家人宗云舟子前来拜访,今日来纪小先生门前讨扰片刻。”

一声点落,地面落叶无风飘起,这等功力纪摇是见所未见。不过对方有意释放的气息平和中正,话语中也表明并无恶意,纪摇当下便安下心来。

将来者迎进门后,带路的老者只是寒暄了片刻便告辞离去,院内只剩下纪摇与云舟子二人。

云舟子将视线从石桌上的热茶移开,凝神向纪摇望去,几眼便瞧出了纪摇的内功根底,心中更是确信了对方就是自己要寻之人,表面上却是好整以暇:“今日有幸在乡间所见,哪知这一隅之地,文风昌盛,私学大起,且另出奇思,使得这偏远之地农耕兴旺,中原亦不及也。纪小先生所为皆是影响深远,此番年纪也当得上是当世大才。”

纪摇拱手道:“惭愧,先生过誉。”

这在年代待了这么长时间,就算是前世不太善于言辞的纪摇,对于这些无关痛痒的客套话也是信手拈来。不过对方的话,却是稍有言过其实,他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继而,云舟子便表明来意,油然道:“我听闻小先生事迹,心生敬仰,前来造访,这只是其二。其一,则是受人所托。”

语毕,云舟子从怀中拿出一卷羊皮纸书。纪摇伸手接过,其虽是羊皮制成却触感滑顺。

纪摇不动声色地将其浏览了一遍。上端记载的是道家的上乘心法,以及一些精妙的招式秘术、武功阵法等,光是看文字描述就觉得甚是了得。

左右一思,纪摇便知晓了这前因后果。过去纪摇与江湖人士相触不多。想要学武防身的想法,当时也只对被他所救的萧姓侠士透露过。如此一来,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草草将羊皮纸卷看了一遍之后,将其放下,纪摇询问道:“不知萧先生近来可好?”

云舟子对纪摇投以赞赏的神色,拈须欣然道:“小先生口中的萧先生,如今已拜入道家人宗,为我同门师弟,现在号为‘逍遥子’。”

话落,纪摇哂然一笑,不过心中也大感意外。没想到当时偶然一救的人,竟然会是未入道门时的逍遥子,熟知剧情的纪摇当然知道,逍遥子会在日后成为道家人宗的掌门。

不过想来也是,以豪侠之名闻名关中之地,不正符合逍遥子的描述?

云舟子见纪摇神色有异,但也未开口相询,道:“小先生也知我师弟年轻气盛……”

说到这云舟子顿了一下,望了纪摇一眼,眼前的这位少年在气度上似更超乎他那位意气风发的师弟,心中不由感喟。

继而,云舟子又续道:“他在江湖、朝堂树立了太多仇敌,若以道家门人重出江湖,恐又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因此便由我代替来造访小先生……这卷道经上记载了道家的武功秘术,特来答谢小先生的救命之情。不过道家最为高深的无上心法向来不传非道家之人,我亦非人宗掌门,也无权开此先河,望见谅。”

纪摇也听出来云舟子话中的另一层意思——拜进道家,即可传得最高深的心法。

只是他也没有加入道家的意思,虽然如此一来,能获得更多的典籍秘藏,但现在纪摇正值“玄真录”即启之际,加入道家多少会给自己日后的行动造成不便,纪摇不想再添事端。

退一步讲,哪怕这被描述成超世至宝的“玄真录”无法立即给他带来庞大的力量,那他再做抉择也为时不晚,天下之大,诸子百家他何处去不得?

利剑铸成,何堪埋没?

纪摇拱手笑道:“多谢云舟先生赠经,我得此卷已是如获至宝,哪还能贪心不足?”

语毕,二人相顾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百家之中,道家最讲缘法,云舟子见纪摇或许早已另有打算,便不再勉强过问。

二人便不在这个问题上再做停留。云舟子听闻纪摇擅长术数、义理,便在这方面与之对谈。

这里多半是由云舟子提上问题,偶尔才由纪摇答上几句。虽然纪摇对先秦之学不如云舟子认识得多,但他学识不潜,更是身负超前两千年的认知。偶尔答上的几句,云舟子乍一听似是过于天马行空,但仔细一想,便让云舟子犹如提壶灌顶,酣畅淋漓,心中对纪摇佩服之至。

之后两人渐渐从义理、术数,谈到天文、民俗、哲理、至乎军政,可谓是论古道今,海阔天空。

时而娓娓侃侃,时而凝思深虑。杯中的热茶空了又添,添了又空。

十余盏茶后,终于煮茶的壶也终见了底。

至日中时,两人皆大有获益。云舟子起身钦佩道:“今能与纪先生论道古今,实属豁然。我等道家门人,无论天宗人宗、无论出世入世,都讲修炼身心与万物冥合。其中,重要的不仅是‘修身’,更是‘修心’,心物合一,才是道家至理。纪先生对世间的见解古今都为罕见,于我等修行也大有裨益。”

几个时辰的交谈下来,云舟子连对纪摇的称呼都稍有改变。

他又叹道:“我时常想人世命运有常又无常。想我道家二宗分立数百年来,一直互有争论,我也无可避免地卷入其中,而接下来又要落到我师弟的身上,可谓有常。但这次我答应师弟出山的请求,没人料到竟成了使我更进一步的契机,此之谓无常是也。命运便是如此捉摸不定,世事沧桑,也是难料……然以纪先生高明至此,假以时日定可从变幻莫测的人世涡流中脱颖而出,比肩古贤。”

纪摇谓然笑道:“守时是贤者的才能,守命则是不肖者的愚蠢……所谓‘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我们不过都是刚刚摆脱了死守命运的愚昧,还谈不上多少高明。若能应时机而动,造就大业,才能敢妄谈与先贤比肩。现在言之尚早。”

纪摇也起身而立,侃侃而谈。

云舟子竟怔然地望着纪摇畅舒一口蕴在心中的豪情壮意。

在云舟子的眼中,纪摇这块璞玉已然颇显峥嵘,那尚不及寻常成年男子的体格,已然具备了挺秀高颀之势,仿从晶莹通透的玉石精雕出来的轮廓,更具似与生俱来的洒脱气质,兼有高山仰止的巍然气势。

纪摇说罢,云舟子拍掌道:“好,为助纪先生一力,我个人也赠先生一物。”

话落,云舟子踱步到一旁放置剑盒的行囊旁,用手拂过,随之用内力精妙一震,行囊剑盒竟兀自解开,一柄长剑飞身而出,剑身插入地面上。

这般武功看得纪摇暗羡不已。走到长剑旁,只见有一股紫色剑气冲天而起,贯通天地之间,但这股剑气却不会兀自伤到旁人。

拾起长剑,剑身上未沾有一丝泥土,剑柄的一端有“龙渊”二字铸在其上。

“这是……”纪摇既惊且喜。

“七星龙渊,又称龙渊。为昔日越国铸剑师欧冶子铸造,此数百年间下落不明,由此也未在风胡子的‘剑谱’上留名。不过它却是与如今剑谱第二的‘太阿’相差无几的宝剑,威力还要在道家二宗的雪霁、秋骊之上。意外所得,本要带回道家封存,不过它此时遇上了纪先生,何尝不是它的因缘?”云舟子笑道。

道家所求道法自然,并不如大多剑客般仰仗名剑威力,只因雪霁、秋骊两剑上蕴含道家之理,所以才将其奉为宗门宝物。由此,赠送龙渊宝剑也无不可。

“剑谱第二……倒也没错,在这个时候渊虹还远未出世。”纪摇心中思索着,将龙渊剑举起,运转真气注入其中,剑上登时紫气大盛,在午时的烈阳下熠熠生光。

纪摇轻声笑道:“不错,是它的因缘,却也成为了我的机缘。”

这番话却看似既令人摸不清头脑,又别有一番深意。

纪摇微微转身,又向云舟子拱手道:“我有一事,还要拜托云舟先生。”

如他所料没错,他无需再作蛰伏,“应时机而动”的时刻或许就要到来。

※※※

(新书起航——求鲜花、求月票、求收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秦时开始改变万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