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秦时开始改变万界 第一章:但闻其名,未见其人

溪水与澄清天空共色,在苍翠的山间静静淌过。其两畔零星地长着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此时正是八月天时。

若耶溪地处楚国东南,位于昔日的越国之都会稽以北。自天下分九州,东南之地便被称为扬州,水道星罗棋布,这条溪其支流便有七十二数。

时近半秋,荷叶渐残,莲子尽熟,一艘小舟上一名女子棹舟深入莲丛深处,一面轻挽罗袖,采摘莲子,一面曼声歌唱: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一阵婉转轻柔的笑语歌声,飘在烟水溟濛的清晨水面上。

这首《越人歌》为此前二、三百年时期,一越人为楚王弟鄂君所唱,由那之后才被译为楚语。当时,越人与楚人言语相距甚大,很难通话。但自楚威王吞并越国后,当地楚人、越人相杂而居,到了如今同时会楚语和越语的人还在多数。

至于越国,在分崩离析后,越王无疆之后以正统自居,在更加往南的地方划地而治。他们所统的部族众多纷杂,所划的疆域也被中原等地的人称作“百越之地”。

这阵歌声曼妙宛若清风,自远而近。

远处收网的渔夫纷纷停下手中事物侧耳倾听,岸边的游子也被渐渐歌声吸引。

采莲女子的嗓音愈发清越嘹亮,摄人心魄,其歌调旋律兼有当地民谣的细柔清澈,却带着几分活泼韵味。仿佛又是带有魔音,音色中自有一分说不出的妩媚,更有些少年听得痴了,忘记了赶路,只呆愣地驻足凝望。

歌声余音不绝响彻溪畔,也回荡在游人们的心头。

众人心头不禁暗紧,这女子的歌声便这般令人心魂俱醉,那本人会生得怎样一副花容月貌。众人不由浮想联翩,各自的脑海中浮现出貌比西施毛嫱的玉容。

少顷,莲丛中采莲女缓缓划舟而出,众人仰颈循声而视,只是这行舟的速度慢得让人直觉心痒难耐。只觉得对方仿佛是那被云雾缭绕而不得一现的明月,让人恨不能拨开云雾而窥见其貌。

小舟划出莲丛,岸边的人们屏息而望,只见那少女身材矮小,肤黄面圆,面貌也实属稀疏平常,既无寻常渔家女子的灵动清秀,更远远称不上是沉鱼落雁之貌。

众人原先寄予的过高期望,此时也不免落空,心中的失望之色浮显表面。更有人怆然悲呼:“我道怎地心生幻觉,想来还没睡醒罢?”然后便自欺欺人那般转头回家。

见没热闹可看,行人们也都陆续唉声叹气地离去,一名头束道簪身着法袍、背后裹着一行囊的方士却上前走到岸边,凝神向溪中望去。

该方士号为云舟子,适才路过此地。其乃道家人宗长老,早已练得一身十分深厚的道家内功,年逾五十有五,依然双目有神,发须毫无灰白之色。因其修行有成,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与常人不同。

云舟子目力极佳,平时远在数十丈外尚能观清树叶的细小纹路。刚刚那采莲女子脸上表情的细微之处,他也尽收眼底。

云舟子颔首道:“虽素闻吴越女子善歌舞,此歌也是前人所作,但这唱法音律皆有不小改动,且灵动有趣。”

道家素有“大音希声”的观点,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但自道家分裂成人宗与天宗以来,其中的人宗又开始推许“人籁”。云舟子身为人宗长老,也不得不认为,方才那歌曲确是由人为地将不同唱腔相合,而这结合之处,亦不失精妙绝伦。

不过,云舟子又倏然感喟道:“然而此女方才歌唱时,面上表情却缺乏变化,只似经过繁复的练习才得以记住,绝非妙手偶得。观此女衣着均为本地人士,想来当地另有一乐曲大家,将所编的歌曲教予他人。”

岸边还剩下一名白发耄耋的老者,方才尚未离去,这时闻言,便上前捋须解释道:“这位先生好生见识。这曲正是由当地一位名士所编。”

云舟子此时也回过头,作揖而问:“老丈,这位名士何许人也?”

老者答道:“先生不是当地人,有所不知。那时距今两年有余,太湖以南,来了一位少年,我们称其为‘纪小先生’。”

甫听对方的称号,云舟子便霎时提起神来,这让他想起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出山前,他师弟托付他来寻一名唤“纪摇”的少年。据说那少年年纪轻轻却是不世之材,对他师弟有救命的恩情。

云舟子的师弟在未入道家之前,在关中一带是名震一方的豪侠,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两三年前,他师弟受到依附权贵的杀手团追杀,重伤后获得一位名叫纪摇的少年的救助,为了不将恩人牵扯进去,还没来得及如何报恩便匆匆离去。之后,为了不多生江湖事端,入了道家之后也只能暂且闭关潜修。

为此,纵然有些晚矣,依然想多少为这份恩情做些弥补。云舟子此行来到会稽,前往那纪摇当时的住所时,只向邻里探听对方早早就搬了住处,却不知搬往何处,于是一路寻找至此。

若这“纪小先生”真是他所寻之人,那么这时间也就对得上了。“先生”一词也通常指的是年高而学识广博之人,盖因年纪轻而又加了个“小”字,这也和他师弟所说的“不世之材”相对应。

云舟子心念电转,实际也不过弹指时间。

那老者面露敬慕之色,又道:“不过没想到,这纪小先生竟是罕见的经纬之才,精通儒墨农等百家之学,却又不好名利,效仿先贤开办学堂,教当地人读书识字、数理曲艺,不分男女,因此当地女子大多都能认字读书,有些更是会唱上几句这改编的歌律。且教会当地农夫新的耕作方式,铸造耕具,又只收半分财物。且最让人吃惊的是,那年,纪小先生却不过才十岁上下。”

云舟子惊叹道:“这小先生想来如今也不过十二三岁,这世间竟有这般奇人!老丈可知纪小先生是何名?”

老者摇头说道:“邻里只称其纪小先生,究竟是何名便不知了。”

云舟子问道:“老丈能否为我引见一番?”

老者摆手笑道:“无妨无妨。我听闻纪小先生近来打算离开此处,周游各地,邻里乡亲都非常不舍。先生要是再晚一些时日,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见到彼此了。”

云舟子再次作揖答谢。虽说没能探听到这纪小先生真名,但这时他的心中已经确信这“纪小先生”便是那少年纪摇了,无论是为人称道的才能、还是年龄,皆可对应得上。也多亏一路上没耽搁行程,否则一旦错过,便要再费周折才能寻到对方踪迹了。

带云舟子前去引见的路上,老者忽然提起兴致,问道:“虽然在读书识字方面,纪小先生做到有教无类,但他却不教貌美的年轻女子曲艺歌律,先生你可知为何?”

云舟子哑然,想到先前的采莲女子亦是如此,生了一喉瑰丽嗓音,却有着一副寻常至极的长相。然而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擅长歌舞的女子大多予人一副或富丽华贵、或清秀可人的印象,但这纪小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知究竟何故。于是回道:“还望老丈解惑。”

老者微微一笑,却是没直接回答,满腹经纶般地反问道:“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尔后如何?”

云舟子心头了然,他当然知晓这个典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正是出自此处。

在这乱世之下,人分贵贱,年轻貌美又兼具才艺而闻名在外的民间女子,势必也会受到一些达官显贵的觊觎。若是权贵无德,那么结果很有可能难以善终。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纪小先生才做出这种决定罢。

云舟子内心对这素未谋面的纪小先生,肃然升起一份敬意。

这样的人如今尚是浅滩卧龙,若是得以成长,便犹如龙归大海,将来恐怕也势必会卷进天下之势。

自秦国强盛以来,关东六国势弱。虽然秦国历来最杰出的大将——武安君白起死去已经过去一两年的时间,天下连年战乱,列国皆疲软力衰,但强秦仍留有余力派兵攻灭西周国,大周王室衰微至此,秦国的虎狼之心也昭然若揭。

然则,六国朝堂之上,却大多是一副国君昏聩、腐败官员当道的景象。现今听闻楚韩两国彼此结成联军,但生起战端的偏偏又是他处。

大争之世,何谈止戈?

云舟子虽是方外之人,但也不讲究一味避世修行。

他极目眺望若耶溪。在这条平凡无奇的溪流中,孕育了不同寻常的人和事——这条溪流,曾经是昔日闻名天下的铸剑师欧冶子的铸剑之地。

他此时只觉得世事竟如此奇妙,冥冥之中不知究竟是天意、还是巧合,促使着他来到此处。

他背后所负的行囊中,有一剑盒,其中有一名剑,名为“龙渊”,正是数百年前由欧冶子所铸。此剑素有高洁之意,此番下山后,机缘巧合下由他所得,本是要带回道家封存。

但是如今它或许有了更佳的去处。

※※※

(注:一、古时,扬州这个地名,指的不是今天的扬州这个地方,在《禹贡》中所载,为天下九州之一,东南一带统称扬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中也写道“东南曰扬州”。

二、“道士”、“道长”等词是在东汉年间道教正式创立后才产生的称号,在先秦时期,称之为“方士”,意思是讲神仙方术之人。

三、“先生”一词也可作为先秦时期对当时的修道人士、方士等的尊称,《武王伐纣平话》中说道:“却说西伯侯,与先生相别。”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一个讲黄帝之学的方士;《秦时明月》动画中盖聂也称呼逍遥子为逍遥先生。

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

五、关东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函谷关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的强盛的诸侯国,同样的说法有“山东六国”,这指的是秦岭崤山以东。

六、西周国,乃是于公元前367年,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之一,又于前256年,秦攻西周国,西周国自此覆灭。

七、龙渊由越国欧冶子铸造,《越绝书》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八、故事开篇的时间点可以认为是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5年左右。)

※※※

(新书起航——求鲜花;求月票;求收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秦时开始改变万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