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大人来有什么事?”
“不妨坐下慢说。”
房间里,李承乾身披素色玄单衣,脸色略微苍白的道。
这是用冷水泡了泡后的结果。
房玄龄身躯挺拔的站在桌子对面,道:“坐就不必了,殿下身体抱恙,臣得到结果便走。”
他的神情严整,眉目间自有一股威正。
“臣就长话短说,尚书省前些时日发布的义昌坊房屋淋塌修补方案,坊间议论颇大,坊长已是提出了反驳。”
“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晚一刻批改,坊间的平民便无处可居,所以还请殿下花费些许时间,立刻决断。”
说完,房玄龄便将手中的两份折子递了上来。
分别是尚书省发布的修补草案和坊长的反驳书。
李承乾心里暗道一声麻烦,表面却是不动声色的接过,查看起来。
这还真是他的职责。
李世民为了锻炼李承乾的政要之术,令东宫从旁诉听。
所谓诉听的意思就是在一旁听政,若是下面对尚书省发布的任何条例文书有反驳,就可以将反驳提交到东宫,由太子全权决断。
这是赋予太子相当大的权利。
事实上,李承乾这个太子完全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的二号人物,李世民不在的场合,他就是皇帝!
这个说法并不算夸张。
“重新修建房屋还要坊民掏三层的钱?”李承乾看完之后,直接就皱了眉,也难怪坊民不满意了。
“这不是摆明了有人要侵吞土地吗!”他顺口就说了出来。
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房玄龄几乎立刻就惊讶的抬了眼。
惊奇的目光看着李承乾竟是就多了一股迟疑……
“糟糕……”
李承乾心里立刻暗道一声不好!
他是不是不该这么睿智?反应太快了?!
是的,这反应是有些太快了。
从表面看,要坊民掏钱修房和有人要侵吞土地,这两者根本粘连不上关系的。
但实际上被后世的各种套路洗礼过后的李承乾,一眼就能看出这其中不仅有关系,还具有很大的关系!
修房是一笔大费用,要坊民掏三层的钱,保守估计四层的坊民拿不出这个钱来,而这个时候那些居心叵测的权贵便可以用他们的大资本介入,将这些地盘全部盘下来。
在城里拥有这么多房子,每年收租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如果用作其它不法的利用,利润就更高了。
房玄龄是真的有些吃惊,他印象中的李承乾是个一根筋。
表明看起来有些睿智的风度,但实际上内在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
因为这个,他们这一众辅臣都头疼不已,而如今,他竟一口说出了藏在昌义坊后头的门道,他怎能不惊讶。
房玄龄神情微微凝重,回应李承乾先前的问题,
“早些年间,那片地盘原本陛下是赏赐给了宁夏郡王,但因为一系列的原因,那里却修成了昌义坊,陛下最先的赏赐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宁夏郡王趁着这一手伸手向昌义坊,陛下应该也挺为难的,答应不答应都不好。”
他口语为难,而李承乾看着他,简直一阵绝倒!
既然这其中有这样的原因,你直接去问陛下啊。你倒是贴心,知道他会为难,所以来问我???
李承乾很不爽的凝了凝瞳孔,道:“所以房大人希望我怎么决定?”
既然已经暴露了些许实力,那就只能一条路走下去了!
他身上逐渐有些逼人的气势了,这就如同一个自有思考的高位者被逼迫,房玄龄甚至能听出他语气间的锐利。
他的心头是一阵凛然……
“这真是太子?才几日不见,为何成长了这么多?”
是的,能表现出高位者的威严,这个人自然本身就是高位者!所以房玄龄反而打消了疑惑,甚至觉得李承乾大有成长。
房玄龄最深处的心思都被看穿了,他索性也就摊牌了!
他沉吟道,“臣以为,所有事情还是有个公道,宁夏郡王不是个善茬,让他得到太多的房屋不是好事。
新修的房屋会比原本更加崭新大气这是事实,可以让坊民以工代资,修建时他们自己也出力,便不用再多余拿钱购房。
至于宁夏郡王那边,用省出的工程款补偿他吧,省得到时他向陛下诉苦,陛下没了话说。”
真是个贴心的宰相啊!李承乾简直无话可说了。
他有些不爽的是这件事要他拍板,他拍板就要得罪宁夏郡王!
话说,这个宁夏郡王谁啊?
算了,得罪就得罪了吧,总比得罪皇帝好!
“那就按房大人所说的办吧。”李承乾放了折子在桌上,首肯的点了头。
这时,
却见房玄龄突然向李承乾郑重的行了一个礼,弯腰抱手,还是行了一个大礼!
“殿下,这次是臣多有得罪了,还请殿下恕罪!”
李承乾惊讶,站起了身,“房大人突然这是怎么了,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承乾怎么受得起?”
房玄龄抬了头,眼光显出的是平缓的正色。
“殿下既然已经能够做出决断,臣就不该再画蛇添足,这次被殿下揭穿,臣也就不藏头露尾了,但下次,不会再有下次。”
李承乾:“……”
他上前挽起房玄龄,叹口气道,“房大人言重了,承乾还需要诸位肱骨倾力相助,否则怎么能成气候?”
房玄龄知道李承乾这话是推诿,但听在心头还是认同。
他点点头道,“多谢殿下体谅!既然殿下身体抱恙,那臣就不打扰了,告辞。”
李承乾再寒暄了两句,然后目送房玄龄离去。
这个房玄龄提的方案中规中矩,他并没有真的生气。真要叫他拿方案,他还不好拿,会太露锋芒的。
等到房玄龄彻底消失在房屋转角,他才终于放松的吐出一口气……又攒下了一点宝贵的经验!
对付这种老臣,表现出自己的进步,逐步显露上位者的威严,比之装傻充楞,是上策。
李承乾逐渐感觉到,那个能够把握的‘度’,好像就在他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这是在这宫里生存的重要保障。
…………
另一头,长孙皇后已经见到了从城外小村接来的一家人。
一家三口,只有一个女儿,今年才十二岁。
是的,十二岁,之前长孙皇后幻想至少会是个容貌端庄的少女,结果,还是个十二岁的瘦小女孩!
长大后怎样不知道,但至少现在,她是看出这个小女孩哪里有能迷倒大唐太子的魅力!
(按照飞卢一般的写法这个女孩就应该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嗯……我没说她不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