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上的消息传到六贼处时。
如今剩下的五人正在梁师成的府邸之中大肆嘲讽。
原本一个个都认为赵桓看见朝会情况,会‘知难而退’时。
结果得到了众多官员被罢黜的消息。
一时间,几名高官完全接受不了,瞬间便愣在了宴席之上……
而百官,更是一个个心惊胆战,到处托人想要面见皇上,挽回赵桓的心意。
但是赵桓却是统统不见。
刘伯温等人更是当日下朝后,直接进入各部门进行督导。
中书省,政事堂。
如今,刘伯温带着两名御林军来此走马上任,看着连副丞相参知政事都已经没有的政事堂。
刘伯温却是不慌不忙,先是淡淡一笑,便直接端坐在了主位之上。
眼看如此,诸多官员都是听闻今日小朝会之事。
在赵桓的狠辣性子下,众人都是充满了无比的恭敬,当即躬身开口:
“卑职见过丞相大人。”
看着众人,刘伯温却是目光扫视过后,便直接开口:
“圣上命我担任丞相,乃是圣恩隆重,其他虚礼不必,蔡京伏法,近日政务已然是积累众多,诸位,先把政务带来。”
“我先把积压肃清,再行他事。”
众人听闻刘伯温竟然上来就说要肃清积弊,当即众人的眼中就是闪过一抹错愕。
而后虽然躬身退出,但是一出政务堂大门,来到隐秘处,众多官员却是纷纷阴阳怪气:
“瞧瞧,官家不知道在何处找来这样一个乡巴佬。竟然一上门就要处理政务。”
“是啊,还说什么处理完了政务再说其他……他以为丞相政务是做什么?是乡野小孩子的家家酒不成。”
“嘘——不过是圣上傀儡,用来恶心几位大人而已,他既然想装X,那咱们就按他说的做。到时候咱们刚好也能落个清闲。”
“对!把所有政务全给他弄上,让他十天半个月都出不了政务堂!”
“……”
众人说罢,皆是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当即纷纷跑向各个办公室。
到最后,刘伯温的身边岂止是政务积压,那简直就是往年积压,全部都一股脑的抱上了政务堂。
看着将近五摞的小山奏本,众人当即都是眼中带着一抹揶揄。
当即,为首的一名舍人院官员却是眼中憋笑的淡淡开口:
“丞相,这些就是往日积压,丞相您慢慢处理,我等就不打扰丞相处理公务……”
可话音未落,已经打开了奏章的刘伯温却是突然开口:
“慢着,你等皆在此处稍后,政令批复后,还需你等送往各处实行。”
这么一听,众多的官员,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众人只觉得无比惊愕。
一人更是当即眼神中闪过一抹怒容,冲着刘伯温叫嚷起来:
“你真当皇上圣恩,你就敢如此放肆?你要疯,我们可没这个功夫!”
正当众官准备开始理论之时,进入状态的刘伯温却是眼中神色一变,直接大喝开口:
“大胆!左右,耽误国事,拖下去!”
“斩了!”
众人闻言,当即错愣无比,可还没等反应,刘伯温身旁的两名御林军早已是奉了赵桓旨意。
当即,两人立刻将这名已经吓瘫的官员拖出去。
血洒政务堂!
当即。
所有在场官员气焰瞬间收敛,人人都被刘伯温的手段吓得呆若木鸡。
可此刻的刘伯温目光如炬,完全没有丝毫的停顿,只是扫过一本奏章后,当即大喝一声:
“此事还用上奏章?江南水道此时4月不查,难道还等6月汛期溃堤再补?”
“中书平章,将本官批文下发,工部按此法进行!”
嗡——
中书平章闻言,只觉得头脑振聋发聩,情不自禁的竟然是缓缓上前,立刻接过了刘伯温递来奏章。
好奇之下,只是打开一看,就见奏章之上一手龙飞凤舞的小楷,竟然将防汛筑堤还有查验方式写的明明白白……
这……
这正是当初自己头疼了半天的问题啊!
这位刘伯温,竟然是一个水利大师?
就这一眼,刚刚还充满了傲气的中书平章,立刻颤抖的冲着刘伯温连连作揖:
“大人神案!大人大才啊!卑职……不不,小的!小的这就去工部!”
说完话,抱着奏章,仿佛是怀揣金锭一般,中书平章立刻匆忙向门外跑去。
这一切,当即把众人看得瞠目结舌……
而这时,刘伯温的声音再度响起:
“来人!去,把这一份预审交于户部,我已考验用度无误,但开支方面,于朝中还可削减。”
听着说话,一名中书给事中被众人挤了出来,无奈接过送去户部的奏章,心中凄惨:
“如今百官骤减,这个丞相还要削减开支……”
“这……这不是要人命吗……估计折子送去户部,说不好明天百官都会骂得我狗血淋头……”
“……”
这么想着的同时,给事中官员接过奏章,也是好奇一眼。
一眼之下,给事中直接惊了!
这……
这是什么!
官员的开支不仅没有消减,反而还有所增加?
惊骇之下仔细查看,给事中这才发现,刘伯温竟然是将4月和5月的紧张用度向后迟缓,重心放在官员,而轻采买,而后将9月农税收回后,再行采买?
这……这虽然说得简单。
可眼前的丞相只是一眼扫过,就把这些全部算了一个清楚?
……
时间渐渐过去,三省十六部各种大小事……
刘伯温整个人彻底的化身成为了无情的政务机器。
渐渐地,原本中书省的人以为刘伯温或许是个水利官员、财政官员、户籍官员甚至是吏部官员……
可到了最后才发现。
刘伯温这哪是安排的丞相?
这明明是赵构把天上的太白金星转世给找来了啊!
什么叫经天纬地,这就叫经天纬地!
整个中书省几个月的政务,竟然真的在他的手下开始疯狂解决。
原本高人一等,平时悠闲的众多中书省官员,今天更是成为了汴京之中来往六部和中书省的跑腿。
甚至到了后来,就连中书省的马匹都已经累得瘫软,只能到处借别的衙门马匹来进行公务传递。
等到日头即将偏西之时。
看着最后一本奏章被刘伯温批改完,众人虽然疲累不堪。
但是眼中看向刘伯温的目光,已经是彻底变成信服和崇拜……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