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守望先锋之职业人生 第四章:神秘玩家

“你家这个麦克雷是哪里冒出来的人?玩的一手好绕后。”

“我也不知道,他说他是代练,有天使包赢的那种,嘿嘿。”

“我的天!!!在这个段位还能保持这个胜率的代练?那他的大号呢?”

“你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自己加他问他。”

游戏结束,池鱼这面毫无疑问3/0拿下了这局高分局,池鱼随后摘掉耳机站了起来,惬意的伸了个懒腰,对身后的队长笑道:“这代练挺有意思,让我舒舒服服的躺了一局,真是爽。”

“思路清晰,枪法精湛,还有一定的大局观,能大致猜到对面在什么位置,如果不是挂就是真的厉害。”队长也是国服高分知名选手,也在第一二次赛季高分局打了几百场rank了,但此刻脸上却有些回味,似乎还在留恋刚才的那把比赛。

星稀看到池鱼站了起来,拿掉在队长肩膀上支了一局的胳膊,揉了揉之后对他笑道:“真期待我能和他碰到一局,我想和他对位。”

“拭目以待吧。”池鱼不在意的撇了下嘴,但目光的称赞之意却是丝毫掩饰不住。

------------------------------------

上海的一家网吧,一个面容比较清秀的男生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的正是xjing的生涯,男生看着屏幕,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

“一个月的时间,4200分,这单子,终于算是打完了。”

男生眼睛紧紧盯了屏幕一会,呼了口气,随后截图退出游戏,结账关机。

男生站了起来,哼了两句小曲,走向对面的机器。

“武清,还不走吗。”男生看着玩英雄联盟正嗨的寸头胖子,出口问到。

“等等等等宋子凌,我这局马上完事。”

那个叫武清的寸头少年头也不抬,操作着发条正在打着团战。可惜,刚说完这话,他就被对面的狮子狗落地秒了。

小于一把摔下耳机,挠头嚎叫道:“靠,我金身没按出来啊,要被一波了!”

宋子凌抬头看向电脑屏幕,对面的adc和ap都活着,正在极快的拆着小于他们的防御塔。已经是进入到后期,所有人基本都是神装,即便是辛德拉这种ap英雄拆塔的速率都很快,更别说神装的女警拆塔。武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面将他们高地里一座座塔拔掉,直到最后拆掉主水晶,两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失败!

“哎,这游戏真难玩,都黄金段位的局了,还是这么多坑。”武清一边嘴里嘟哝着,一边结账下机。

宋子凌在旁边微微一笑,拍着肩膀安慰道:“游戏嘛,有输有赢,很正常的。”

武清收拾好东西站了起来,白了一眼:“切,你这个就不要说这些话好吗。你给猴子打的那个守望先锋的号怎么样了?今天有没有上到4200?”

“嗯,刚给他打到,只需要回家告诉他给他截图,就可以交差了。”宋子凌读读头,仿佛说着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你可真强!才接触这破游戏两个月就能这样。我从这游戏出了就买,这赛季也打了个定级才2400多分。人比人,气死人啊!”武清眼透着崇拜,啧啧叹道。

他其实还在耿耿于怀刚才的失败,似乎对自己的金身没按出来极为不满意。

宋子凌笑而不答,与武清一起出网吧,向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夜色渐袭,上海的街道永远都是那么的热闹,宋子凌今儿心情不错,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武清闲聊着,脑海里却掠过接触守望先锋这两个月的点点滴滴。

整个高中三年,宋子凌因为贪玩“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导致他的成绩一直不好,考到上海现在这所三流大学。

而他高中时期的女朋友考到北方一所重点大学。高中毕业之后,跟大多数报了不同城市大学的情侣一样,两人分手了。

而现在上海这所学校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宋子凌选的,他自小对学校一直无感,也不知道能在这三流大学学到什么东西。

再加上前阵女友和他分手,宋子凌的心情在那段时间一直不怎么好,他打算就在这浑浑噩噩的混着得了。

刚刚开学的时候,因为学校网太卡,寝室的几个二货拉着宋子凌去网吧通宵。当宋子凌独自操作着“暗夜猎手薇恩”在钻石段位屠杀的时候,耳旁一直传来铁柱猴子他们的大喊大叫。

他们都在玩一款美国暴雪我游戏公司的全球射击竞技游戏:守望先锋。这款游戏因为画面细腻,可玩性强,况且加上“暴雪出品,必是精品”和网易在国内的大肆宣传,很快就风靡全球,几乎成为了全球第一游戏。

宋子凌当然听说过这款游戏,前一阵放假另一个经常和他一起上网吧,玩另一个射击游戏:穿越火线玩的也很好的错哥,就是因为这游戏第一赛季天梯分数极高被一个战队招去打职业。

想到错哥,宋子凌嘴角掠过一丝微笑,那个大他几岁的年轻人与他关系一直很好。生活中处处都很照顾他。可惜好久没有联系了,自己也不关注守望的比赛,也不知道错哥现在怎么样了。

直到大学,宿舍里的几个哥们一起网吧开黑,都在大呼小叫的玩着守望先锋,宋子凌才开始对此好气:这游戏真的这么好玩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守望先锋之职业人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