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的一声惨叫,秦宜禄的方天画戟闪电般一甩,刘基就捂着脖子,一脸的惊恐,缓缓倒在了地上。
“当”一声,秦宜禄将方天画戟重重插在地板上,冷峻的目光横扫一圈,淡淡说道,“刘基已死,哪一个不服,可以站出来。”
华歆、孙邵和是仪三人皆是一脸的尴尬,当初刘基欲摆鸿门宴,他们三个就表示不同意,说此是卑鄙之举。
就算是能成功,难逃大义,日后必然会被天下人指责。
但刘基一意孤行,三人劝不住,只得由他。
现在,鸿门宴败了,却以失败告终,刘基更是为此付出性命。
刘繇病死,刘基被杀,豫章无主。
秦宜禄冷哼一声,淡淡说道:“刘基已死,汝等可愿奉我为主?”
华歆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瞬间就形成默契,一起拜倒在地:“参拜主公。”
“哈哈哈,好。”秦宜禄大喜之极,立即上前,将三人扶起,“丰得三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姓名:华歆
年龄:42岁
主公:刘繇、秦丰
忠诚度:60
武力:41
智谋:89
政治:90
姓名:孙邵
年龄:36岁
主公:刘繇、秦丰
忠诚度:65
武力:35
智谋:91
政治:95
姓名:是仪
年龄:30岁
主公:刘繇、秦丰
忠诚度:70
武力:36
智谋:92
政治:87
查看了三个人的资料之后,秦宜禄心下一动,越年轻,忠诚度越高,可见他们是准备跟着我干一番大事业。
为了小心谨慎起见,秦宜禄花了50术点,探查一下华歆的心思,发现华歆确实真心投靠他,这才放下心来。
至于忠诚度,并不是什么大事,秦宜禄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会让这三个人的忠诚度提到满格的。
接下来,华歆让人将五百刀斧手的尸体抬出去埋掉。
这五百刀斧手的尸体刚被抬走,还没等到抬刘基的尸体,忽然有军士来报,说是城外来了一人一骑,自称是太史慈,求见华歆。
太史慈?
华歆微微皱了皱眉,喃喃自语道:“据上次败兵来报,泾县之战,太史慈兵败被擒,孙策岂能放他回来?”
秦宜禄听到,微微一笑:“子鱼,若丰所料不差,太史慈此番定为说降而来。”
“说降而来?”华歆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点了点头,“主公所说不错,太史慈定为此而来。”
秦宜禄暗叫一声侥幸,亏得他快一步,不然,豫章就是孙策所有。
历史上,华歆投降,确实是太史慈说降的,当时还有一个明主识人的故事。
太史慈投降孙策之后,被拜为折冲中郎将。
刘繇死于豫章之后,部下还有万余人,暂时归豫章太守华歆节制,却军心惶惶。
太史慈主动请缨,说是能说服华歆率众投降,孙策答应了。
左右都说:“太史慈必北去而不还。”
孙策却是极具信心:“子义若舍弃策,还有何人可投?”
因为历史上,太史慈只有北面的袁术和西面刘表可投,但袁术跟刘繇有仇,又是背叛大汉自立之贼,太史慈断不会投靠。
荆州刘表,跟江东孙策相比,太史慈只要不是跟孙策有深仇大恨,绝不会选择刘表。
孙策为表明主风范,给太史慈践行,更是送到昌门,临行前还握着太史慈的手:“子义何时能归?”
太史慈回答道:“最多不过六十日。”
最后,太史慈果然如期而还,成就孙策明主识人的美名。
华歆小心翼翼地问:“主公,既然太史慈已经投降孙策,不如将之骗入城中斩之?”
秦宜禄微微一笑:“太史慈乃一代名将,之所以归顺孙策,必是诈降,我等岂能不论是非缘由而杀之。”
“太史慈归来,则孙策少一臂而我军多一力,一正一反,岂非妙哉?”
华歆登时明白,秦宜禄这是想收服太史慈,不禁微有担心:“主公,太史慈素来以重仁义信诺,岂能降孙策复叛?”
秦宜禄淡淡一笑:“子鱼只管派人将太史慈带到此处,丰自有办法。”
既然秦宜禄这么说,华歆不敢多言,立即派人将太史慈放入城中,引到此处。
一刻钟后,太史慈飞骑来到,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姓名:太史慈
年龄:33岁
主公:刘繇、孙策
忠诚度:30
武力:98
智谋:86
统帅:93
政治:79
忠诚度只是30,看来太史慈投降孙策,确实是无奈之举,但他心中仍有对刘繇的心结,一直无法打开。
一股浓浓的血腥味道,地上血迹未干,太史慈立即脸色大变,右手本能放在腰间的剑柄之上。
随即,太史慈就看到,刘基的尸体,就躺在主位之上。
华歆杀刘基,难道是想自立?
太史慈心念急转,沉声喝问:“华太守,你竟然以下犯上,斩杀刘基,天下之大,岂能有你容身之地?”
秦宜禄转过身来,微微一笑:“子义有所不知,杀刘基者,并非子鱼,而是丰。”
“你……”太史慈一进门就看到秦宜禄和史阿二人,但他只把二人当做华歆新招的亲信,并没有怎么在意。
这时,秦宜禄一开口,太史慈这才认真关注他几眼,微微皱眉:“汝是何人?”
秦宜禄微微一笑:“淮南秦丰。”
淮南秦丰?
太史慈脸色大变,反手将背后插着的两把短戟抽了出来,握在手中,怒喝一声:“秦宜禄,你竟然敢来此送死?”
秦宜禄淡淡一笑:“子义此言差矣,丰引军南下,乃是应刘基之求,前来相助,有刘基书信,以及子鱼等人可以作证。”
“只是不想刘基竟然摆下鸿门宴,反被丰所杀,豫章郡已经易主。”
“子义虽有泾县之败,但丰已了解,败军之责不在子义。”
“子义为保存实力,诈降于孙策,趁机脱身,真乃我军之幸事也。”
“孙策未奉旨而讨伐江东,逼死扬州牧刘繇,实乃汉贼,与袁术、曹操无异。”
“子义乃忠义之人,又与刘扬州同乡,方才丰尚与子鱼说及此事,子义岂能真心归顺孙策,而甘心为汉贼之爪牙乎?”
太史慈:“……”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