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宋:开局弑昏君! 第八章 真正的股肱之臣

张浚刚把张居正的文章传出去,他转手就又收到了另一张卷子。

张浚抬头一看,卷子上的名字,是房玄龄。

张浚不由得会心一笑,这人的名字,竟然和唐初的那个名相同名,不过也没往心里去,毕竟他同僚中,还有一个叫做杨戬的宦官。

先前有了张居正的卷子,这让张浚耐心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可把张浚给吓了一大跳。

这篇文章,看起来平平无奇,其貌不扬,和其他人所作之文章并无什么太大的差别,但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这张卷子,张浚才发现,这篇文章,字字千金!

如果说,张居正的文章,是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能够根治大宋之顽疾,重整旗鼓,再现辉煌的药汤。

那么,房玄龄的这篇文章,就是一把打开南宋中兴,再现大汉山河,一统天下的盛世的钥匙!

张浚捧着房玄龄文章的手有些颤抖,眼泪都不禁滑落下来。

怎么可能!

大宋境内还有这样的一个文人,不,不仅仅只有一个,除了房玄龄之外,还有一个张居正!

不……可能,不止他们两个,在剩下他们还未批阅的卷子中,或许还有不亚这两个人的大才!

很快,六十八张就完全批阅完成。

这六十八张卷子整整齐齐的摊开放在地上,所有大臣,都一脸惊疑、慎重,乃至于惊喜万分的看着这些卷子。

最终的结果,真的大出他们的意料。

本来以为,这六十八个赵元生不知从哪收罗来的,所谓的“隐士”,只可能有几个人有当官的能力,可结果,这六十八人中,只有一个人不及格!

剩下的那六十七个人,房玄龄和张居正这样的宰相之资质的人就不用多说了,剩下合格的那六十五个人,竟然人人言之有物!

甚至大部分都比他们这些为官多年的人来,都还要优秀一些,最差的也是和他们相差无几!

张浚把目光一转,落在唯一那张没有合格的卷子上。

这张卷子的主人,叫做袁农平,在所有六十八人的卷子中,他的卷子让张浚最为印象深刻,甚至比房玄龄还有张居正的卷子,都还要让他更为激动。

这张卷子中,这个叫做袁农平,看起来极为平平无奇的人,甚至放在官场上,可能就会被人轻易吞噬掉的人,提出了一个叫做“杂交水稻”的方案。

说是什么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又具有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说是十年间,能够培育出亩产三十多石的粮食出来。

这差点没把张浚给吓得背过气。

要知道,现在大宋粮食匮乏,每亩地一年最多出产三石粮食,若是一些肥沃的地,或许能够亩产四五石,已然是丰收至极了。

亩产三十石,直接翻了十倍,这是张浚万万不敢去想的一个数目,也是他连做梦,都梦不到的一个数字。

可若只是胡说八道,张浚自然是能一眼看出来的,毕竟这年头,哪怕是皇帝每年都还要亲自下田种地,更不要说他这个穷苦出身的人。

袁农平并非是那种胡说八道的人,所言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虽然有大部分张浚看不懂,但是他很清楚,这些都是只有非常懂得种地的人才能够写出来的东西。

张浚有预感,或许这篇文章,对于大宋的改变,远远要比房玄龄、要比张居正带来的改变更大。

当然,让他们震惊的,不仅仅是这六十八个人,才学之深厚,思想之成熟,乃是世间罕见,他们更加震惊的是……赵元生究竟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人?

一个个至少都有治理一个县城的本事,大宋每年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质量,都远远比不上赵元生随手招来的这六十八人。

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这六十八人治国志邦的良才栋梁!

张浚看着这些卷子,忽然就想起来一个人。

东汉光武帝,那个平了王莽新朝,而后励精图治,引来光武中兴的时代的刘秀。

那个曾经在绝境之中,忽然天降陨石,正中王莽新朝军队之中,稀里糊涂就打败了王莽,当上皇帝的那个刘秀。

倒不是说赵元生在性格或者手段上和刘秀有多像,而是这股……被上天所眷顾一般的姿态,真的就像是命中注定,是拯救大宋的人一般。

难道说,赵元生就是大宋的“刘秀”?

是上天赐给大宋,用来拯救大宋、拯救宋朝的天命之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宋:开局弑昏君!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