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倭寇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搜了一遍,得了二十两碎银子一小袋珍珠,还有就是那二十五把武士刀了。
把银子跟珍珠这笔意外之财收好后,刘潘看了看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身体,正想着这么处理。
这时候,躲起来的村民看外面已经没事。都已经陆陆续续出来了。
而之前被他救的两人这时候也在人群里面,跟大家说这些倭寇都是刘潘一人所杀。
村民刚开始都不相信,可看刘潘一言不发的搬弄倭寇尸体,还有一两户躲在家里从缝隙看到刘潘跟倭寇搏斗场面的人出来作证。
这时候大家才真的开始相信,也开始震惊,这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说一个少年凭着自己的爆发力,杀两三个那还是可能的,可刘潘他是一个人灭了穷凶极恶的倭寇,还是一人之力灭了二十五人啊。
“嘶”所有人都被这震撼到了,看他的目光不由得表现出敬畏跟惧怕。
敬的是他凭自己单人的力量就把倭寇全部覆灭保护了村里的百姓,惧的是之前好像他父母去世后大家也没有帮过他家,万一他记仇的话这该任何时候。
众人心里面七拐八弯的想着,脸上乎晴乎白,乎明乎暗。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总有不怕死的。
这不是就来了一个嘛,就见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胖子。
“刘潘你小子这是想害死我们是不是?你把他们杀了,他们肯定会来报复的。”
听到这跟公鸭嗓一样的声音,刘潘将倭寇的尸体已经装上了一辆车,准备把他们全部丢海里面喂鱼。
这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因为在刘潘或者在整个大明百姓的心里倭寇都不是好东西。
要给他们挖坑埋了,谁有那个闲工夫,而且他们也不配。
能把他们扔到海里面已经是对他们仁至义尽,已经是积功德了。
胖子看刘潘不理会他,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上前踩在刘潘要推的车上阻止他前行。
“让开”刘潘冷冷的说道。
这胖子叫刘富贵是个无赖,刘潘父母在世的时候没少受他欺负,当然附近的百姓也是。
而百姓也不敢得罪他,一般能忍就算了,不能忍的也会被家里人或者亲戚朋友劝走或者拉走。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事还要从大明颁布禁海开始。
本来我们的大明皇帝,因为倭寇、海盗经常在海海上对我大明子民抢掠截杀,而水师军力不足,不能及时驰援保护。
更是发生时间之后,贼人马上躲藏进附近的礁岛,给大明的水师搜寻极大的难度。
而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能把贼人捉拿归案的几率不到千分之五。
官府没办法,只能实行海禁。
可这就把靠海吃海的百姓生路都断了,有的人家看船被官府拖走了,那不出海我去海边捡点退潮下来的鱼总可以卖点钱养家糊口吧。
也有的人拿着个渔网去退潮后大的水坑网几网鱼。
运气好的会弄几条大黄鱼,或者几十斤海鱼什么的,也算是勉强贴补点家用。
刘富贵每天游手好闲,看到有人拿了鱼在卖,马上死皮赖脸的让人给他点。
要不然他就要把人抓去官府,诬告人家不顾大明律令私自出海捕鱼。
不说现在的百姓哪个不怕官,就说被他拉着去县衙把这官司弄清楚了,那鱼也不能要早死了要么臭了。
所以百姓们没少被他讹诈,虽然现在没人出海打渔了,可这人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渔霸。
像刚刚倭寇来的时候,这渔霸跑的比谁都快,现在到好危机也解除他还反倒怪起刘潘不该把人杀了。
刘富贵看刘潘脸上冷冷的表情,心里面打怵了下,可他实在不相信一个十多岁的毛小子能把那么多人杀了。
觉得这肯定是运气好,或者那群倭寇今天中邪了。
所以他很不怕死的说:“我不让开你能把我怎么的?把我也杀了?”
刘潘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还没有等他回刘富贵又说:“你看你把人杀了,等他们来报仇可别怪我们不讲人情。”
“人是你杀的,冤有头债有主这责任肯定是你的。”
“哦?那你是想怎么样,什么意思你说清楚。”
刘富贵猥琐“哈哈”一笑:“我的意思嘛,很简单。就是倭寇下次要是来报仇,你就主动受俘或者我们把你绑了去谢罪。”
刘潘听到这样说被气笑了,周围的百姓也被刘富贵这么无耻的言论给震惊住。
“潘小子别听他的,你做的是好事。”
“是啊,凭什么要刘潘去谢罪。那群狗娘养的倭寇杀了我们多少大明百姓,刘富贵你疯了。”
“就是就是,本来就是天杀的扶桑人劫掠我们在先。”
刘富贵看周围人都帮刘潘说话,嘿嘿冷笑一声:“我这可是为你们好,倭寇有多凶你们不知道吗?等人家报仇的时候你们谁能上前挡,或者把人打回海里面去。”
众人听到他这样说,又想起每次倭寇上来抢杀的凶狠模样,有几个胆小的瞬间不说话了。
不过胆小的还是少数,另外那些经常受到倭寇骚扰或者有亲人朋友被杀害过的村民全部都是站在刘潘这边的。
刘潘看了看帮他说话,而一直因为物资匮乏营养不良一张张蜡黄的脸。
暗自发誓:
只要我刘潘在,就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只要我刘潘在,就一定让大明不再禁海老百姓能渔樵耕读。
只要我刘潘在,就不会让倭寇伤我大明帝国子民一丝一缕。
心里面默念完,瞬间出手把刘富贵脖子掐住。
咬牙冷冷的对他说:“你自己想跟条狗一样的活着对着倭寇摇尾乞怜,没人拦着你。”
“可我是大明的子民,倭寇想欺负我的同胞我的心不答应,我手里面的刀也不答应。
只要有我在,倭寇就休想从他们手中抢走一丝一毫,除非从来我尸体上踏过去。”
说完将,快要被他掐断气的刘富贵像扔破布般扔在了路边。
村民们纷纷鼓掌叫好,扶手称快。
“好!说的真好,这才是我大明子民。”这是一道非常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Ps:新书需要支持!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