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宋之少年天子 第二章 朝堂谏言(新书求收藏)

“叮咚,系统首次激活…”

”当前奖励如下。”

【神之免疫终极:水火无伤,百毒不侵。】(注:神之免疫,为终极加成,无需升级。)

【天子之怒初级:天子一怒,风云色变,龙威浩荡,君临天下。】(注:天子之怒,为初级加成,宿主提升帝王威严,系统会自动升级。)

【神级功法,大日心经初级:仁者无敌,内外兼修。】(注:随着宿主的年龄升级,大成时精力充沛,可为大宋开枝散叶。)

“是否立即领取奖励?”

“立即领取。”

赵祯不加思索,直接领取。

一来日后自己处理朝政,免不了会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二来如果他们狗急跳墙,对自己进行暗算,那也是防不胜防的,如今自己水火无伤、百毒不侵,便不再惧怕了。

而天子之怒,则是帝王威严下的风云色变,虽然自己目前还看不到,但是既然是仁王系统赋予的,自然不会差。

并且大日心经功法还会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升级,赵祯对此倒是充满了期待。

赵祯在宫女的服侍下,换好了太子龙袍,往明德殿赶去。

此时坐在步辇上的赵祯思绪万千,虽说现在大宋帝国的国力正处于强盛状态,国家的财政充盈丰沛,整个帝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事实上赵祯心里非常清楚,这只是一种假象,文臣党同伐异,一波人马下来,又一波人马上去,然后再被另一波替换,如此循环往复,争斗不休,使整个朝堂陷入一场车轮战,根本无人关心政事。

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并称‘五鬼’,魑魅魍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最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影响朝堂风气。

历史上最让他头疼的莫过于丁谓,王旦病逝、真宗病倒,这个人不仅赶走王钦若,扳倒寇准,还自立为相。

那时真宗原本传旨将两人一起贬去,但丁谓第二天却说得到天子的原谅,自顾自大摇大摆当起了宰相。

想起历史种种,赵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再者系统还提醒他,晚年的真宗患有昏聩失忆,上一刻说过的话,下一刻就忘记,丁谓就是利用这一点,他身居相位,屡次假传圣旨,将朝堂势力大换血,摒除异己,再安插上自己的亲信,为他以后‘挟幼帝以令天下’奠定了基础。

唯一一个不结党不营私的寇准,虽刚直不阿,却不善处理同僚关系,不管敌友,一概当成打击对象,弄得人人厌恨。

最后,毫无防备被自己的门生丁谓反咬一口,落个三次罢相、晚节不保的下场。

再加上一个蜀川村妇秽乱后宫,弄得整个汴京一片乌烟瘴气。

朝堂中文臣们一边享受安逸,一边内斗焰烈,武将们则形同虚设,完全成了被流放的子民,困苦潦倒,不得重用,如狄青,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朝中积弊太多,有些是太宗时期就留下的,就像‘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或许对当时的情况很有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

除非能过上陶先生笔下自给自足的桃源生活,不然用文人保天下就是无稽之谈。

军队虽有一百四十万,有战斗力的却寥寥无几。

八十万禁军,三十万厢军,还有三十多万乡兵和番兵,基本上都是摆设,老弱病残,吃空饷非常厉害。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现在也只有军队强大,拥有实力,才能慑服四方!

朝堂中。

两班人马分立朝堂。

本朝文武分权,‘二府’并立。东府掌管政务,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合称‘执宰’。西府枢密院掌军国大事。又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掌管财政事宜。

此时,寇准为相,晏殊、李迪、王曾、丁谓、鲁宗道等同为参知政事,西府以王旦为太尉,王钦若、冯拯、曹利用、钱惟演等为同知枢密院事。

而正当朝会即将结束时,赵祯一身太子袍服的长身玉立于丹墀下,朗声讲道。

“父皇,自李继迁叛逃以后,西戎势力日渐膨胀,其子李德明早年还算安分,现如今越来越嚣张,屡次滋扰边境,如今竟公然抢掠,恳请父皇派军镇压!”

淡淡几句话,言辞并不激烈,却掷地有声。

年仅十一岁的太子,在几位大臣大力举荐下,获准上朝听政。半年来一直沉默寡言,有时比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臣还沉得住气。

众人也已经习惯把他当成木头,没想到他会突然开口。

两班朝臣望着这昂然正气的少年,都有些呆愣,连正在龙椅上打盹的皇帝也激灵灵清醒过来,浑浊的双眼微眯,定定望向年幼的儿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宋之少年天子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