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汉:我成了千古一帝 汉武帝的功绩,以及一些汉代官吏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武帝!

武帝,有此之名,当武功盖世,灭夜郎,通河西,控西域,伐匈奴,奠定Z国千年东方霸权!

汉武帝在位时,汉朝国力已经强于匈奴。于是汉武帝经常派兵其讨伐匈奴,平定边疆。而且对内积极改革弊端,安定全国,多以他达到了武帝的谥号标准: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称之为汉武帝,一点也不为过。

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天朝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它独霸天朝二千余年。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

二、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太学是天朝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天朝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天朝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三、第一个大力拓展天朝疆土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具体边功:北破匈奴直抵阴山。西北张骞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西南置西南夷七郡。东南抚东越。南灭南越。设珠崖郡于海南岛。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天朝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汉武帝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五、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

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

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

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

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介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

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天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1000多年。

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

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

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之,汉武帝在位期间,充分施展了他的雄才大略,把西汉王朝推向了极盛阶段。

——————

几次战役:

1、击溃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规模最大。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河北蔚县)出发,共击匈奴单于(匈奴首领)于漠北。

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蒙古杭爱山脉),歼敌1.9万余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饮马瀚海,到达今天的贝加尔湖(俄罗斯)。

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肃永登),以60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2、开拓西域

远征大宛:大宛,地处乌兹别克费尔干纳盆地,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于是命使者,带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都,求换汗血马。

但大宛国王毋寡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汉朝使节就在毋寡面前,破口大骂,并把金马击碎,掉头而去,毋寡因而大怒并杀死使团,夺走金银财宝。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命李广利远征大宛。汉军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只有轮台(新疆轮台)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攻数日,破城,屠轮台,此后无人敢挡。

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破其外城,杀大宛勇将煎靡。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贵人多怨大宛王毋寡,于是共同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从此大宛服属西汉。

3、改革币制

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

富商大贾富可敌国,恰与窘困的中央财政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y并兼之徒。”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

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4、收藏图书

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刘彻能诗善赋,重用四方文人贤士、重视文化建设。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又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各类图书,皆在数十年间广充秘府,史称“书积如丘山”。

当时政府藏书处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宫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藏书达33090卷。皇室和政府藏书空前丰富。这是天朝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国家图书馆。

5、开辟丝绸之路

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为三十六国,互不统属。在天山以北的准噶尔草原有乌孙、且弥等国;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

北道诸国有龟兹(新疆库车)、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南道诸国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新疆和田)、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

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原定目的虽未达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此后,汉武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天朝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自此,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开辟了链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甘肃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哨所。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大宛,击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顺。西汉又在楼兰、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轮台(新疆库车县东)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

汉武帝完善了帝制和中央集权,独尊儒术,币制改革,首开丝路,开疆拓土。让汉这个名字彻底融入了华夏族,汉人,汉子,汉语,汉字,汉文化,成了华夏族不可分割的名字,汉武帝让华夏族有了自我意识。但非开国之君王所以只能屈居第三。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

是仅次于秦始皇的千古一帝。

——————

汉朝官吏制度

俸禄:

三公等,一年4200石;九卿等,一年2160石;诸侯相等,一年1800石;

郡太守等,一年1440石;光禄大夫等,一年1200石;丞相长史等,一年1080石;

太中大夫等,一年960石;谏大夫、州刺史等,一年840石;博士等,一年720石;

将军等级:(无品阶,类比而已)

一品:大司马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

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

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

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

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

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

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以上为杂号护军)

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机构。

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

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职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史属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秩俸二百石,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主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掌星历、望气佐,主望气.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秩俸百石,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太宰属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太医属官: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掌医药.

博士属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秩俸千石;车郎将,秩俸比千石;户郎将,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3,中尉

中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中尉官吏:

中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中尉丞,秩俸千石,卫尉卿助手.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秩俸六百石,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1,执金吾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长史,秩俸六百石,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汉:我成了千古一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