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残明风云皇帝 第六章、天策府再建

小说:残明风云皇帝  作者:文天  回目录  举报

朱由崧被人刺杀,幸亏临时抽出名将太史慈,又有黄宗羲带着自己的世忠营前来救驾,这才转危为安。

向系统询问了黄宗羲的属性,朱由崧发现原来这个黄宗羲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问向黄宗羲:“黄义士说自己拉了一支民团,不知道有多少人啊?”

黄宗羲回禀道:“启奏陛下,小人一共招募了强壮乡民三千人,这次进京来,一共带了六十人,都是其中的精锐部队。”

朱由崧点了点头道:“嗯,很好。当年大唐高祖年间,因为当时还是秦王的唐太宗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有功,高祖准许他在洛阳开府,号称天策府。后来大唐得以如此强盛,天策府居功至伟。如今我大明也是风雨飘摇,朕有意效仿大唐太宗,也在金陵建一座天策府,太冲可愿意做我天策府的幕僚啊?”

黄宗羲闻言大喜,皇帝这么说,那就说明他并不只满意于偏安一隅,而是有要驱逐鞑虏,还我河山的壮志雄图,这样的明君,自己当然要追随。更何况,傻子都听得出来,这天策府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若非是自己凑巧救驾有功,又怎么会捡这么大的一个大便宜?当下他便谢恩道:“多谢陛下赏识,黄宗羲愿为陛下效死力!”

“嗯,很好。”朱由崧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朕就封你为余姚总兵,兼监察御史。你既然擅长率领民团,那朕就允许你在金陵城内招兵,扩大你麾下民团的规模。不,不要叫民团了。爱卿你方才说你麾下的军队叫做世忠营,那朕就赐你军名‘世忠’,并许你两面帅旗,一曰‘天策’,一曰‘世忠’。刚才朕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你训练出的儿郎,可都是如狼似虎啊。若是像这样的军队,能有十万人,不,哪怕是五万人,满清又怎敢窥伺我大明的领土?太冲啊,朕可是很期待你率领着这支世忠军,为朕驱逐鞑虏的一天啊。”

黄宗羲更是受宠若惊,他明白,皇上这么说,自己麾下的民团以后就成了天子亲军了,天子如此信任刚刚投奔一天的自己,他又怎能不感激涕零?他连连拜道:“多谢陛下,臣定当率领世忠营,为大明驱逐鞑虏,匡扶河山!”

“陛下,这不公平!”一旁的太史慈插嘴道,“黄大人救驾有功,我太史慈也救驾了啊,怎么他就能够进陛下的天策府,统率天子亲军。陛下,不如这样吧,您老开开恩,收末将我也进天策府怎么样?”

朱由崧一听,这太史慈还挺会打蛇随棍上的。不过也好,收他进了天策府,他也会对自己更加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卖命。于是他点了点头道:“那好,既然如此,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从即日起,太史慈也入朕的天策府,受朕直接管辖。”

“末将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史慈美的鼻涕泡都快开花了,在系统给他的记忆中,他原本是东莱人,因为受了韩赞周公公的邀请,南下金陵,此时他不过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得到皇帝如此知遇之恩,让他怎么能不开心。

“哈哈哈,古时曹孟德曾言,既得陇,复望蜀。如今朕一日之内,得到我大明的两名栋梁。有如唐太宗得药师、叔宝,让朕怎能不喜啊?”

二人对视一眼,更加喜悦了。皇帝居然把自己二人比作唐太宗时期的李靖李药师和秦琼秦叔宝,这两个人可是大唐朝的功勋之臣,官居国公之位啊,陛下这么看重自己,自己又怎么能够不鞠躬尽瘁?

“好了,都起来吧。子义,你现在随丁启睿,去接手金陵城的防卫事务。太冲,你也先回余姚,把你麾下的世忠军带到金陵来。”

“是!”两人各自应喝一声,就各自忙碌去了。

朱由崧也不再逗留,带着仅剩的两员侍卫,和原本丁启睿带来的几百名士卒,回到了皇宫。

刚一回皇宫,韩赞周就连忙跑了上来,口中叫道:“哎呦,陛下,您可回来了,真是担心死奴才了!”

朱由崧也没跟他客气,一马鞭就甩在了他的脸上:“该死的奴才,口中说着担心朕,怎么只知道在这里傻站着,却不知道去保驾啊?”

韩赞周哭丧着脸道:“哎呦,陛下,您这可愿望奴才了,皇宫距离馆驿那边这么远,奴才知道消息的时候,那边的动乱已经结束了,奴才想着既然杀手已经被解决了,奴才若是带着大队人马赶过去,反倒会引人瞩目,还不如在这里恭候皇上。”

朱由崧点了点头,他也明白,无论是韩赞周、马士英,甚至是他自己,都被表面上的安全麻痹了头脑,金陵距离京师甚远,清军的势力范围根本触及不到金陵,因此他们无论是谁,都没有料到堂堂南明的天子,居然会在自己的国内被刺客刺杀。毕竟东林党只会耍嘴皮子的名号实在太响亮了,无论是天启朝面对阉党,崇祯朝面对皇帝,以及现在面对功勋党,他们都是只会耍嘴皮子,只会被动挨打,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东林党这次居然突然雄起了一次,敢孤注一掷,刺杀皇帝。

不过这一手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几率也确实很大。如果不是朱由崧运气好,先是抽取到了名将太史慈,又得以被黄宗羲所救,只怕他现在已经又回到地府了。

至于韩赞周的应对,也没有任何问题。新帝登基,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如果在登基第一天就闹得满城风雨,只怕会引起老百姓,甚至是官员们的恐慌,影响统治。

不过朱由崧还是哼道:“哼,既然你说你事先没有得到消息,那你手下那个太史慈,怎么会前来救驾啊?”

韩赞周连忙解释道:“陛下,那个太史慈与奴才曾是同乡,奴才知道他武艺高强,所以曾写信邀他来到金陵,做一名侍卫队长。今日他擅自出宫一事,奴才实在不知,想来是他自己自作主张,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听了他的话,朱由崧也有点想通了。看来系统召唤臣子,也并非是胡乱召唤。根据史书记载,太史慈原本是东莱人,后来受扬州刺史刘繇邀请,南下江东,在江东做了一名小将,直到后来孙策攻打江东,他才大放异彩。

同乡邀请,南下江东,不受重用。这一切都十分符合历史轨迹,看来自己也正是因为在金陵建制,才招到了历史上此时在江东不受重用的年轻小将太史慈。至于他擅自出宫,应该是系统为了让他刷新在自己附近能够更加合理,这才设置的吧。

他转念又一想,自己如今坐镇江南,招收到的顶级武将,应该不会太多,可等到日后北伐中原,是不是也可以招募到像吕布、关羽、张飞那样的三国名将,还有自己天策府的那些老班底,甚至是精忠报国的岳武穆,乃至是十三太保李存孝,以及那位民间传说里自己那位天下无敌的四弟,其实是自己早夭的三弟李元霸……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北伐!一定要北伐!只有尽早北伐,才能招募到更多强大的将领!

“陛下……陛下……”韩赞周见他思绪飞到了九霄云外,轻声叫道。

“哦,哦!”朱由崧这才反应了过来,“啊,朕当然不会怪罪,太史慈他救驾有功,朕不但没有怪罪他,还赏他做了金陵城的总兵。”

“啊!那可真是他的造化,陛下隆恩浩荡,奴才在此给陛下磕头了。”韩赞周听说太史慈受到了封赏,也是喜形于色,朱由崧心中对他的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

“好了好了,不必多礼了。韩公公,朕来问你,依你来看,这次刺杀的主谋应该是谁啊?”这也是因为朱由崧见他真心实意的为同乡升官而高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愿意将他倚为心腹,刻意锻炼他。若是换做以前,他才懒得和韩赞周废这么多话。

“这……”韩赞周赔笑道,“陛下恕罪,奴才不知。”

“你……!”朱由崧快要被他给气死了,“你怎么可能不知,我问你,这金陵城内,谁对朕意见最大,谁最不愿意让朕坐这个龙椅啊?”

“陛下是说……东林党?”韩赞周犹豫了半天,才说了出来,不过话一出口,他又摇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东林党!”

“哦?”朱由崧听他这么说,倒是挺好奇,在他看来,策划这起刺杀事件的绝对就是东林党,可韩赞周这么反对,难道他有什么依据,他好奇的问道,“你说不是东林党,你有什么证据吗?”

韩赞周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了,东林党不过是一群迂腐书生,怎么可能派的出这么多杀手?”

朱由崧气的差点没原地绊了个跟头,果然太监但凡忠心,脑子就没一个好使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残明风云皇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