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三人都对陈宇的任命很满意,齐刷刷跪下来谢恩,大声说道:“酋长天恩,我兄弟三人粉身碎骨,以死相报!”
“免礼,都起来吧,寡人之前说过,夏国官员的任用,不问出身,唯才是举。”陈宇笑道。
“酋长,话虽然是这样说,可这三个家伙的出身未免太低贱了吧,这不符合官员选拔制度啊。”李培表示反对。
九州诸侯的官员选拔制度虽然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实行贵族世袭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可以当官,别的人是不会有机会的。
由于各国奉行落后的官员选拔制度,导致很多弊端出现。
比如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激化了平民跟贵族的矛盾,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等等。
这一套腐朽的制度,陈宇早就想换掉了,只是碍于夏国的贵族势力太强大,所以才暂时搁置而已。
现在有了商鞅这样的得力干将加入,陈宇就可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了。
“李爱卿,有些时候做人不要太迂腐了,总抱着过去因循守旧那一套,是不可能有进步的。”陈宇淡淡说道。
“祖宗之法,怎么能轻易改变?”李培抗议。
“祖宗之法是用来守祖宗之地的,如今豪杰并起,秦国跟赵国都对夏国虎视眈眈,祖宗之地都要守不住了,还要祖宗之法做什么?”商鞅慷慨道。
李培欲要反驳,却是无从说起。
回到灵阳城王宫,陈宇亲自设宴款待商鞅一行。
“主公,如今夏国羸弱,必须推行法家政策,重农开商,弱民强国,才能够让夏国焕然一新。”商鞅痛斥夏国因循守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商鞅虽然是个乞丐,但胸怀大志,早就有出世辅助君王称霸的野心,无奈出身卑微,在夏国四处碰壁,始终郁郁不得志。
现在遇见陈宇这样的明主,自然是欣喜若狂,以死效忠。
“说说你的具体构思。”陈宇淡淡问道。
“首先要立法严苛,无规矩不成方圆,夏国之所以一盘散沙,就是民力不齐,百姓不服从主公的威严,只要实行连坐,百姓不敢不从。”
“其次废井田制度,重农商,奖励军功,实行统一度量,以及建立郡县制度,如此则大事可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广开门路,招纳四方人才,为主公所用。”
商鞅一口气提出了几个关于变法的构思。
除了连坐法有些严苛之外,其他都是切中夏国要害。
要想在乱世中称霸天下,就必须要举国一致,上下一心,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国家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与敌人决战。
此时,陈宇脑海中的星辰系统弹出提示。
一是支持变法,可以让夏国脱胎换骨,实力更上一层楼!但是会遭到夏国贵族以及平民百姓的激烈反对。
二是反对变法,将商鞅轰出王宫,会导致君王信誉严重下降,夏国实力停滞不前。
“好,你明天就去办,寡人一定大力支持。”陈宇不假思索。
要称霸就必须任用商鞅这样的法家人才,这样才可以短时间内让夏国崛起。
次日一早,陈宇召集群臣,正式宣布变法。
废除一切旧制度,从陈宇做起,将酋长的称呼,改为夏王,宣告夏国从部落转向初级帝国。
其次祭告天地,正式成立夏国,国号华夏,定都灵阳。
推行变法遭遇到以陈封为首的夏国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在朝堂上跟商鞅展开激辩,但都被商鞅怒怼到哑口无言。
在陈宇的鼎力支持下,变法得以顺利展开,从高层逐渐往底层推行出去。
商鞅坐上左丞相的位置,执掌门下省,立刻开始着手推行变法的各项具体政策。
由于变法太超前,上至夏国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不是很理解,所以难免有非议出现。
更有许多百姓在街头议论纷纷,说是商鞅刚当上左丞相,只怕是个有名无实,言而无信的人,这变法遭遇的阻力太大,早晚要失败云云。
针对民间的质疑,商鞅亲自出马,在灵阳城门贴出了一则告示。
上面写着,如有人能将东门的一根棍子,拿到西门放下的话,可以得到一斤黄金赏赐。
这一则离奇的告示,很快引起了百姓围观,人人都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人说道:“从东门到西门,不过只有一千步,就这么点距离,就能拿到一斤黄金赏赐?这太假了吧!”
“就是啊,商鞅丞相安排这种活动,怕不是在钓鱼,等傻子上钩吧?”有百姓质疑。
“我就不信有这样的好事,要知道天下不会掉下馅饼,只会掉下陷阱!”
商鞅气定神闲,就站在木棍旁边,坐等有人前来应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