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光头的小峠是巨星 第六十七章,综艺打‘酱油’(8)

大概20年前,游走在魔都的街头还随处可见一辆黄鱼车,一个炉子,一排座椅就摆好了一个招牌的馄饨摊头。经营的通常是夫妻档,一个包馄饨下锅,一个收钱找零。

据说这样的“移动馄饨摊”可以追溯到清末,只要炉火一烧起,远远地就能闻见馄饨汤底的清香,走进能听见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声响。闻这味道听这声音,几乎可以“一秒就饿”。

因为馄饨是烧柴火煮的,魔都人把它叫做“柴爿馄饨”,现在的小年轻不知道“柴爿”怎么写,经常以为是“柴火馄饨”,实则不然。

老魔都的馄饨摊基本以小馄饨为主,一秒一个的制作手法简直是可以被载入史册。

经常能看见摆摊的妇女面前一包肉糜、一叠小馄饨皮,左手拿来馄饨皮摊在手心,右手用木棒片“刮”一勺肉糜,在肉糜沾到皮子的一刹那,左手迅速捏紧,娴熟地朝旁边一扔,一只小馄饨在一秒钟内,就包好了。

由于现包现卖,可以卖熟的也可以卖生的,只有这样行云流水的速度,才能满足“供不应求”的生意需要。

这因速度闻名的魔都小馄饨,肉馅往往不多,皮却很薄。

一碗小馄饨的味道,主要还是看汤底。食盐、味精、葱花、麻油,好的话还有猪油、虾皮、蛋皮丝和紫菜,煮馄饨的沸水一冲,20只小馄饨从锅里捞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老魔都馄饨就问世啦。

皮子薄的特点让小馄饨入口即化,一口一个绝对没有问题。蘸着汤汁,馄饨皮的柔滑甚至可以让人一口一口吸进去。

爱吃肉的朋友们虽然在这小馄饨中吃不到多少的大肉,却还是因为汤底的正宗对它爱不释手。

老魔都八零后记忆中的小馄饨,生卖1元20只,熟卖2-3元一碗,确切价格记不清了。但仅仅几个硬币就能吃上满满一碗馄饨,这种满足感却永远忘不掉。

如今要在外头的店里吃到馄饨,价格可能翻了10倍都不止吧。

一辆黄鱼车,一碗柴爿馄饨,有人坐在炉子旁吃,有人拿着自己的保温桶排队等着。这样的场景恐怕是再难见到,只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才能将当年的画面呈现。

可就算再能看到那样的画面,还能吃到当年的味道吗?

这一段冗长介绍,是吉田敬领着众人钻入一个灯光昏暗的小巷子后发表的。

此时,众人站在一个烧柴的炉子前,不明所以(除了小峠以外)的听着吉田敬的介绍。

“那,这到底是什么?小馄饨?是什么?饺子的一种吗?香倒是香啊~”

做了一天节目,已经夜里九点了,大家都有些疲惫,只有萌梓依然精神抖擞,还在元气满满的提问。

“问的好!幸亏我查了资料,馄饨和水饺不一样哦~来,萌梓,我给你普及一下。”

吉田敬就等着有人提问呢,萌梓的发问恰到好处,给了他表演的机会。

馄饨是起源于种花家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古代种花家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种花家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2017年12月1日,种花家《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馄饨的标准英文名为Wonton或Huntun。

所以馄饨和水饺并不是一样的东西,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最好区别的就是两者外面包的面皮,以馄饨和水饺来比较的话,馄饨皮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或顶边长约5厘米,底边长约7厘米的等腰梯形;水饺皮为直径约7厘米的圆形。

从一系列数据分析和科普下来,吉田敬确实是做足了功课,众人(除小峠外)在他的一番解释下频频点头,至少知道了水饺和馄饨并不是同一种食物。

“那我们今天最后是吃这个柴爿馄饨喽?”

提问的小杉龙一胸前的‘满腹计’已经从原先的蓝色完全变成了红色,现在涨的慌,不由有些为难。

“是的,很聪明啊。为了找这个地方我们节目组可费了不少力,这位摊主以前靠着摆摆起步,现在也了有自己的实体店。已经不怎么来街道上摆摊了,就算出来也一般在晚上九点钟以后,更多是为了感怀一下过去的时光。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小杉,你还好意思不来一碗吗?”

吉田敬非常的坏,对付起他的搭档小杉龙一特别有一套,他看出小杉龙一已经吃不下了,却还是拿话套路小杉。

“……这,你让我说什么好!那好吧!我来一碗小馄饨!”

“好~”

“好~”

“啪啪啪啪~”

不要说,小杉还就吃这一套,硬着头皮点了一碗。

众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纷纷起哄鼓掌叫好起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光头的小峠是巨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