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坚(男)
别名:不详
民族:汉,鲜卑?
学识:说不清楚
职业:皇帝(除了这个好像没得选)
出身:官二代
……………
比对着诸多的史料,长孙焕写写停停,比对着自己的记忆和这些近代的史料,将最真实的一面,完整且工整的记录在洁白的纸面上。
瘦直挺拔的笔墨在纸面上留痕,照着明朝那些事儿的思路,将这本魔改的隋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的大纲给写了出来。
虽然短短的笔墨仅有几千字,却耗费了长孙涣近一日的心血。
眼见太阳西斜,长孙涣便下令收工。
“少爷,今日整理的书册近一万五千余部,第1天配合不甚熟练,等到第2日第3日,这速度还能提快,算算时间,文库内的书籍在剩下几日里应当能全部整理完。”
“就是……”
“怎么了?”看着长孙顾欲言又止,长孙涣开口问到。
“少爷,离任的四名属官里,有人隐晦的与老奴说,他想留下来。”
长孙涣偏了偏头,反问:“顾叔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我长孙家说出的话还能收回去?”
“不,老奴不是这个意思。”长孙顾连忙解释到:“老农只是觉得有个熟手,留在文库中,能给少爷今后省去许多麻烦。”
“这种人留下来才是麻烦吧,不必理会,回家吧,这些手稿你替我整理保存好,我明日仍旧要用。”
“是。”长孙顾答应下来,收起书案前的手稿,零星一撇,双目圆瞪,赶忙像做了贼一般的将手搞收起来。
“少爷,你写的这是?”
“史书啊,怎么了。”
“可是朝中那么多前隋大臣,少爷这么写,不怕…”
“我是史官,写史书不是本职吗?”长孙涣眨了眨眼。
他做的决定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更改,他可是打算把史官玩成主角的人,第一本史书特意选择隋朝,不就是为了试试李二的底线吗?
“可是。”
“别可是了,我写出来了自然会找人请教。但是在我没有成稿之前,顾叔不许向我爹透露。”
“我……”长孙顾面色憋红,只得无奈的跟在了长孙涣身后。
次日,文库的清仓整理还在继续。
虽然今天的整理效率要比昨天要多,但一些古籍的虫眼和破损要登记找著作局,重新修补和刊印。
等到一切交接完成,长孙涣还可以申请楷书手五员,书吏二员,掌固四员的缺,届时兰台令史的职缺才算齐全,但这些大多都是闲职,用作人情往来的职缺。
在贞观元年这个风雪交加的关口,各种闲职,自然是能省则省。
但如果有人可以用,长孙涣是一定会申请的。
毕竟他要操持的东西,区区4人可应付不来。
就在一切井然有序推进的时候,意外的来客还是打断了长孙涣编史的节奏。
“少爷,太子来了。”
“表哥?罢了,替我收好这些手稿,与我一同去迎接吧。”
长孙涣说实在的还挺不想和李承乾这个悲剧的娃儿混到一块儿。
尤其他那明明还年幼,却要装出一副老成模样的姿态,对话起来真心心累。
但尊卑在这,出于礼数,长孙涣也得去迎接。
文库外,小正太一身太子长服,在文库外左顾右盼。
身旁除了随行的侍卫,就是一名白须苍苍的老头,穿着一身低级的官袍,整个一副老学究的气质。
“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表弟免礼,孤今天来是专门找你叙叙旧的,不必拘礼。”
“这不,听闻你文库交接的麻烦,表哥还特地委人将一名原先在文库管事的老先生请出山,有他在,即便这几日完不成交接,表弟也不必担心。”
小正太熟络而自然的为自己邀功着,亲自到长孙涣面前,将他扶起。
“谢过表哥美意了。”
两个小孩如同两个大人一般互相客套着。只不过一个是学的,一个天生就是这样。
听到此处,长孙顾也连忙会意的将老先生请进去帮忙。
毕竟这是太子的一番美意。
直到李承乾摈退左右,让侍卫都离他们50步远,他们两个加起来都还没成年的男孩终于是松了口气。
然后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乐了。
“嘿,表弟,整天装出一副好学的样子,是不是累得紧?”
“太子殿下整天端着,脸不觉得僵吗?”
“哈哈哈。”
两人一起笑了。
漫步在文库周边,李承乾八卦的问到:“第1次当官的感觉如何?”
长孙涣完美融入着少年心态笑到:“没什么呀,只要不是被人指挥。手下只要有人,到哪儿不都一样?”
“倒也是。不过你进宫这么久,怎么没想着去拜见一下我母后?青雀和丽质可都想你的紧呢。”
“有机会的。但我现在既然在宫中任职,就得守宫里的规矩。虽然是第1次做官,但姑父居然对我唯一蓝台令是这个职缺,还特意将我塞到御史台来,必有深意。我还是先将自身职责做好,再谈其他。”
就算是在李承乾面前,长孙焕也不准备肆意妄言,毕竟谁知道这小子是不是背负着他家老爹的命令来试探他的。
两人还没聊多久,就听得文库中一阵愤怒的指责。
“你们这是胡闹,文库之事,怎能容许你们如此离经叛道,胡闹,简直是胡闹。”
这声音里这股中气十足的沧桑劲儿,绝不是长孙涣文库招贤这帮考察名单中的任何一人。
长孙涣撇了一眼身旁面色难掩羞燥的李承乾,摇了摇头。
怎么肥四啊,小表哥,就算你不打算帮忙,怎么还带了个人跑这拆台来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