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天目寒眸 第一章:四海姣龙 第一回: 前尘往事可回首,佞吏奸人初下凡

小说:天目寒眸  作者:宇意琦  回目录  举报

第一章:四海姣龙第一回:前尘往事可回首,佞吏奸人初下凡

沉香救母,新天条出世,三姐初定。

自玉皇登基,禹创大夏,天有天规,人有人法,无论人神皆不可逾矩。人逾矩,便要成囚,鬼神亦如次此。若说神有过人之处,那便是神更加强大,更加有力,可为人所不能为之事,因此人敬神。神与人看似有天壤之别,实则如出一辙,譬如“神欲”与“人欲”就别无二致,“人情”与“神情”毫无差别。人有“喜”、“怒”、“哀、“乐”、“惊”、“恐”六情。人有“贪”、“爱”、“功”、“利”、“名”、“逸”六欲,神亦有。由此可见,人神本相近,而行相远。有些人厌世妒世,怎知神却恋世思世,何解?不就是因为人间有天上享不了的乐,有天上作不了的福吗?人之所以厌世妒世,是因为凡间有太多惹人恼却又令人无能为力的事,人无能为力,便厌倦了,可神不然,神于天庭并非全然逍遥,看不见的绳儿锁儿的多着呢,神于天,便等于人于世,皆为不逍遥,而神于世,遇到不平之事,不如意的事儿双手一挥,不就结了?倒少了天界那般烦扰所以人于世,不自在,神于天,亦不自在,最为自在的便是神于世。况且神在人世更能有天上所不能有的情欲,人神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玉帝王母成神前便结为夫妇,享永世不尽的姻缘,他们自可不必为情所困。居高者最好以兴我不兴人之法来治人,这一点不只是凡间王朝的作为,仙界更如此。禁欲的天条备受玉帝王母的推崇,最终呢?

自家立的规矩自家人设得套,终究还是自家人钻!玉帝亲妹瑶姬下凡与杨天佑成亲,生子三人,分别为长子杨蛟、二郎杨戬、三女杨婵,一家五口,且家境殷实,本让人艳羡,只是好景不长,玉帝得知,即刻追杀其妹一家,先杀杨天佑、杨蛟,后把妹妹压在桃山下,二郎三妹侥幸逃劫,这才有后来的二郎劈山救母。

玉帝妹妹三儿之中,最有神通的便是二郎神杨戬:天生灵性高,拜师学艺,求斧劈山,迎娶龙女,义结梅山,杀金乌,反天庭,诛八怪,远盛名,擒石猴。豪情曾冲天地惊,卑隐敢叫鬼神泣。若说其悲苦,又是三界第一凄惨:丧考妣,失长兄,携妹流离,琴瑟不合,望皎月,守千年,师不认,妻不贤,有女不得亲躬养,妻妒弃婴于路旁,休妻归海,司法不悦,凡人扰亲,华山压妹,外甥不成器,甘为恶人激其励,妹恨其行永不谅,甥怒其恶欲诛之,愿遭杀身留骂名,不惧千秋为小人,法力尽失,同犬流亡,跪乞食,受人辱,群圣攻之几丧命,险些即死外甥手,奄奄一息仍念妹,微微残气还挂亲,功成感天,鬼神皆泣,三界钦服,谁人不惊。

自新天条出世,人间又辗转些年头,沉香大婚之日即到。杨戬也携犬来贺。

沉香所娶何人?提起她倒也有些来历:

五百年前,孙悟空保唐僧西行取经,谁料这丫头的父母不知趣,偏惹了那猴头,她父亲为得长生,倒成了金箍棒下短命鬼,原来那猴子最好搬救兵,向三圣母求个人情,借来宝莲灯,降了这对夫妇。可怜遗下小狐女,即小玉。因杨戬兄妹与其母狐妹是故交,狐妹心善,不与丈夫同流合污,三圣母又见小玉年幼,尚为婴孩,发了慈悲,即交由杨戬抚养。杨戬无儿无女,便将其视如己出,谁料他那糟心老婆,始爱终弃,嫌了杨戬一心全在那婴孩上,又冷了她,便扔了小玉。这小儿命不该绝,幸亏被她姥姥拾得,不然不知命丧何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机缘巧合,她成人后出落得也精致,又遇上三圣母之儿,杨戬外甥——沉香,这两人结伴同行,日久天长,相互爱慕。不过小玉自离了杨戬,跟随了姥姥,便必将负上丧父失母之仇,“杀孙悟空,诛三圣母”成了她必做之事。几番周折,小玉终释了仇恨,嫁予沉香,成了好事。

沉香所住刘家村,也算富庶,杨戬到了此处,只见瓦房几间,皆张灯结彩,窗棂三尺方红喜字,配着残炮串串。村人邻舍围了好几桌,都是互知身份的,见了神仙也没什么好惧的,与常人一样,都互问了好,同贺沉香大喜。杨戬走上前去,明眸含笑,启朱唇道:“沉香,恭喜你啊!”沉香小玉俱欢喜,而往日怨仇,自被二人那声“舅舅”一笔勾销。

三圣母,她本与儿、夫分隔多年,心中怨恨兄长,如今得此好景,心中既喜又叹,感千年来,小时疾苦,成仙寂寞,华山压身,想着所经之劫由喜转悲,凝了笑,蹙了眉,欲掩面而泣,又看了杨戬两眼,悲从中来,却又不敢在人前泣,看着那夫儿二人不在意时,转入后房,暗自哭了。杨戬天生机敏,两眼便瞧出来了,见妹妹神色不对,又见哮天犬及众人吃酒都在兴头上,他也抽了身转入后房,便看见三圣母默然而泣,他心里暗思:妹妹定是悲苦久了,得了今日安宁,反倒要以哭代笑了。他走进了,轻声道:“三妹,莫哭,苦尽甘来,怎么悲泣至此?”说着便将随身携带的绸绢拿下给其拭泪,杨戬骨肉至亲皆去了,只剩下这一个妹妹,自然疼惜,若不是她犯天条,杨戬怎肯压她在华山受苦,自己也苦熬了十六多年,为了她不惜丧命也要换了天条。由此可见,杨戬对其妹妹何等爱护。三圣母看了杨戬想到幼时在家欢乐,长大后与兄长相依为命,被压华山又恨兄长入骨,曾放言永远不原谅二哥,此番回忆,既悲又悔,于是她猛然揪住杨戬两臂白袖,伏在杨戬肩上大哭不止,她哽咽道:“二哥,我对不起你,你别怪我。”杨戬轻拍其背,真如慈父对幼女一般,其实他也早双目盈泪,悬而未发,他柔声轻语:“我何曾怪你,而你又何曾亏欠我,今天是沉香大喜之日,你如此悲泣痛苦,叫人见了反倒不好,快收了吧。”说着又替她拭泪,那绢子倒奇,他用绢子一擦,那三圣母泣红的双眼即明了起来,半点红晕不显,一丝泪痕不见。三圣母拿着那绢子又复拭了几下,方止住了,又看了看二哥,只见兄长亦泪光点点,只是未落,虽说其眸中有泪,可却嘴角轻扬,双眸似水,一脸温柔容貌,三圣母心下暗道:自归了天庭后,聚少离多,二哥也是厌倦天庭,如此笑容在他脸上甚是少找,我不如留二哥在人间多些时日,想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也不会耽搁其事,又可叫他晚些回去,避了天宫琐事。心下正想着,便道:“二哥,你少来人间,今日来了就别着急返天,多留些时日,人间比天上自在,好不容易团圆了,你这一去,我若不上天寻你,等你再来时,这地下百年也过了。”此时三圣母笑盈盈地看着杨戬,只见杨戬双睑微垂,然后一抬,接着又垂下去,又复一抬,反复几回,思量几许,三圣母倒觉奇怪,又开始胡想:莫非二哥心中仍与我有嫌隙,华山一压,难道把千年感情压薄了?想着便有些失落。三圣母自嫁人生子以来,不似以前那般伶俐,加上华山一压十六年,便遇事多疑多虑,担心千年感情淡了,其实她自己知道自己身份变了,不单单是二哥的妹妹,也是他人之妇,他人之母,害怕日后二哥不如从前,况且她又曾中伤二哥,,心中有过意不去,杨戬不曾计较,她心里反倒给自己记上一账,他日杨戬若有什么“异样”,恐三圣母又要生疑了。如今三圣母也是一个妇人家,思考的与凡女没什么两样,都没些爽利的。

杨戬怎是那番心思,他是在想天界新天规初出,自己是司法天神修定整理,都要花些时日,况且王母娘娘又要下凡经苦难,其出发前定要设宴开会,邀请众仙,事务繁杂,有可能随时召见,若不在天上尽职待命,莫说一日之内,就是半个时辰之间也保不齐出差池,又看三妹盛情难却,正是犯难之际,这才低睑不言。

正当二人各有心思,互不言语时,沉香携着一个乌帽宽袍大袖的黑衣男子进屋,那黑衣男子:尖嘴猴腮,细长小眼,唯有鼻子高挺硕大,却又不与脸相称,此人一副奸油滑相,杨戬心中极为戒备。他居司法天神,虽说炙手可热,可却需危言危行,平日里少不了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又天生机敏,加之居官日久,阅人无数早有知人之明,虽说人不可貌相,但时时警惕,终不是坏事。沉香见这兄妹二人均先不言,料其不识,先开口道:“娘、舅舅,外边宴都散了,我在外面知您们在这说话,也没敢进来扰,自己与小玉还有爹送了客,哮天犬吃醉了去东屋歇了,这人是天庭来的‘烟仆’特来找舅舅。”沉香初见那人,便不怎么待见,那人也无礼,冲冲地说找二郎神,便要快点请出杨戬,沉香自有些烦恼,便也不先说这黑衣人的来历,只先道了家中事。

这黑衣男子是王母长女之奴,本无名无姓,因身份为奴仆,原形是骊龙香炉中的云烟,幻化成人。所以大公主便给其取了学名——烟仆,有因其出于骊龙香炉,又唤做“小骊云”。他是大公主的亲信,而大公主正是王母的摄政公主,自新天条出世王母有下凡之念,大公主便得了器重,只需王母离宫,她便可上位,大公主现在稍显权势,底下人威风得更快,而烟仆可谓大公主首屈一指的心腹。杨戬虽任司法天神一职,长居天庭,可并不与玉帝王母的子女有过多交际,一是无暇顾及,二是无话可说,若言与他最熟悉的,除了那十个金乌,便是八妹了。杨戬的确位高权重,不过在权台上的人远不止他一个,可以说每天有人上来,就有人下去,你方唱罢,我登场。杨戬必须与每一个上台者周旋,甚至与他们的爪牙周旋,如此,他方有可能永远有戏唱。不管是为自己,还是家人他须得这么做。

那烟仆见了三圣母、二郎神这才道礼。杨戬见是他来,便道:“二郎真君,新天条出世,天宫诸神皆忙,您又为司法天神,自然离不得,我是来请您回的。”杨戬听了这话,便觉:真如我所料,人间天上虽时日不同,但是召回的日子却刻不容缓,一日多留不得。又看了一眼三圣母,正欲言告辞,而烟仆倒抢了句话:“二郎真君,我虽请您回,可我还携带着公主、王母之旨谕——便是让您走一趟西海,哮天犬走一趟北海。”杨戬一听,便觉心惊:“多年不往,怎么今日?烟仆见其疑惑,又急抢了句话:王母娘娘下凡,天庭便准备降下祥瑞,须着龙飞凤舞,奇珍异兽显象于人间,因王母娘娘凤体临凡,便要祥瑞皆为“慈柔之祥”,特邀四海龙王之女,各赴天庭,共舞同庆。大公主嫌我粗笨,谋不得大事,便遣下凡来,一则去南海请龙女,二则请您及哮天犬、哪吒各赴西、北、东海,邀龙女一同回天庭,您们三位恰好均在凡间,能者多劳,帮了奴才这忙,咱们也好早日复命返天。”原来哪吒也思凡了,在苏杭一带溜达,烟仆特地找他,让他也没落得清闲,大公主倒思得周全,知谁下凡了,天上出一人,同地下三人,一起交差,省人省时,这法子倒高明,真是会使人。杨戬临走时道:“三妹,二哥告辞,改日再聚。”又看了一眼刘彦昌、沉香二人,道了句:“告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天目寒眸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