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六次北伐,意兴复汉室,皆功败垂成。
公元234年,五丈原,蜀军中账,诸葛亮一身素衣,病恹恹的躺在席上。
“丞相,那魏延踏碎天灯,弟子非杀他不可!”杀气腾腾姜维怒道。
“伯约,人死各有命数,这是天要亡我,魏延有将才,将来北伐逆贼可堪大用。只要他不反,便可。谨记,我个人生死荣辱是小,兴复汉室是大。我死之后,万不可啜我之志。”
姜维哭泣道:“弟子,定不辱命!”
帐外,响起来脚步声,“丞相,杨长史和费尚书来了。”
“伯约,扶我起来。”诸葛亮道。
姜维把被子叠在诸葛亮身后,扶起诸葛亮。诸葛亮整整仪表,随后说:“进来吧。”
帐外,费祎做了个请的手势,让随军长史杨仪先行,自己随后。
至此,诸葛亮临终前,军中三个大人物全都到齐,当然现在蜀军中,除了诸葛亮,其实有四个巨头,但诸葛亮没叫先帝御封汉中王、凉州刺史及前督军兼先锋官魏延。
“你们可知,我叫你们来何意。”
费祎眼神闪动,开口道:“自然是商议讨贼大计!”
诸葛亮凄然一笑,摇头道:“文伟啊,我命不久矣,叫你们来,是来托付后事的!”
听此言,姜维又开始小声缀泣。
杨仪伤心道:“丞相……”
诸葛亮摆摆手,道:“威公啊,我死之后,军中撤退之事一切由你调动。”
杨仪手有些颤抖,这意思是说丞相让自己做接班人吗?
费祎疑惑道:“丞相,既然事已至此,我去把魏前督军叫来。”
“叫他做甚?就是一介武夫罢了,他只须听命便是!”杨仪说。
姜维闻言微微皱眉,费祎则不敢吱声了。
蜀国到现在,除了诸葛亮,资历最老能力最强的文官是杨仪,而资历最老能力最强的武将是魏延。
但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才高德薄,目中无人,以至于两人谁都看不顺眼谁,形同仇人。
诸葛亮笑笑,“我不叫魏延,是因为他早有和我分兵的打算,如今我死了,自然没人管的了他,你们尽管撤就是了。到时候派人通知他一声,随他去吧。”
爱撤不撤。
诸葛亮又吩咐了杨仪退司马懿的计策。
“威公,我多日不理军中之事,怕军心动摇,你代替我去慰恤一下士卒。”随后诸葛亮打算支走杨仪。
而杨仪则心中窃喜,以为这是托以大事,连忙去了。
“文伟。”诸葛亮轻呼了一声费祎,从怀里拿出一缟书,道:“这是给圣上的,望圣上不忘先帝之志,定要收复中原。”
费祎明白这是遗书,而诸葛亮要托付后事了,姜维和费祎连忙跪在地上。
诸葛亮道:“我死之后......”
话至此,姜维抬头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也看向了姜维。
但随后诸葛亮道:“我死之后,蒋琬可接任。”
“丞相,我定全力辅助蒋大哥。”费祎道。
“蒋琬之后,文伟你接任。”
“丞相,文伟定不负你所重托。”费祎道。
良久,费祎问道:“我之后呢?董允?”
诸葛亮笑到:“董允年长吧,怎么可能接任?文伟你之后……”
诸葛亮再次看向姜维,默然。
良久诸葛亮挥手道:“时多变未可知,到时再论吧。”
而姜维脸色闪过一缕失望的神色。
“我死之后,你和蒋琬勤以内政,尽心辅助主上,而伯约传我武功,可领汉中太守,习以兵事,共议北伐。”
诸葛亮临终前,把权利一分为二,兵权给姜维,政权给蒋琬费祎。
费祎闻言微微一怔,开口道:“那现汉中太守吕乄(wu)怎么办?还有魏延怎么处置?他心高气傲,恐不服啊。还有杨长史……”
“吕乄调到南事马忠麾下,魏延若服命可留之,若不服,我自有计。至于杨仪,官可原职。最后,一切便宜处之!”
随后费祎去督察粮草了,营中又剩下诸葛亮和姜维。
“伯约啊,我不把大权交给你,是......”
“丞相,弟子明白。”
因为朝中所有的文官,基本和姜维关系一般般。
诸葛亮点点头,默然良久道:“你推我出去走走吧,最后再看一眼。”
却说杨仪,兴高采烈的带着随从在军中安慰士卒。
“大人,丞相薨,其位必大人接任啊。”随从道。
杨仪喝道:“大胆,丞相现在好好的,不要乱说话。”
但杨仪心中暗喜。
“那魏延怎么办?”随从说。
“魏延!”杨仪一听这个名字就咬牙切齿,“哼,落到我手上,没有好果子吃!到时候罢了他的兵权,让他回家养老去!”
“大人,我有一计,可仿赵高事,篡改丞相遗嘱,杀魏延!”随从悄声道,自己主子做了丞相,那自己可凭借功劳水涨船高啊。
“胡说八道什么?当时费祎和姜维也在!”杨仪心动了,但是不敢。
随从道:“魏延踏了天灯,姜维对他恨之入骨,至于费祎本就是墙头草,大人你可是要接丞相权的,你觉得费祎敢不从吗?”
杨仪神情一深,似乎有了主意。
却说费祎,他直接来找王平,打开帷幔道:
“王将军近日可好。”
正在擦洗爱枪的王平连忙恭迎,王平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费祎这个时候来,有大事!
果然,寒叙了几句话,费祎开门见山。
“丞相病危,我大汉风雨缥零,汉中我朝门屏,可托与将军!望将军不却我志,不负此位。”
王平大惊失色,他知道费祎来找他,有大事,可没想到有此等大事。
汉中,是蜀汉的重中之重,退是益州千里沃土,进是曹魏关中地,而且蜀汉所有的重要关辖,比如剑阁阳平等等,都在汉中。
先帝在时,汉中是魏延镇守,魏延曾杨言,若敌少于十万,请为大王吞之,若大于十万,请为大王拒之。
众将包括张飞等,闻言莫不拜服,所以魏延就有了一个外号,魏十万。
诸葛亮在时,就把汉中军政分离,任吕乄为汉中太守,而且还利用廖化等,分化魏延的权利。
但王平知道,自己不如魏延,更何况还有姜维,自己如何能当此任?
于是王平拒绝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