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我帮别人做选择 第三十一章 袁氏门人、斩将立威(3更)

在李玄的逼问下,方城县令,终吐露实话。

原来那所谓的旧时朋友,乃是梁家派来的人。

“梁家?哪个梁家?”李玄不解的问道。

那县令见此,看了看周遭众将,道:“恳请将军屏退左右。”

李玄拍案,道:“不必,你便直接当众说了!”

那县令只好道出原委,他说的乃是冀州梁家,是冀州的名门之一。

向上数几辈,冀州梁家先祖远在袁安之时,就已经追随袁家,而后数代,也是忠心不二,正因如此,借着袁家的光,梁家的门庭很是显赫。

那县令说话吞吞吐吐,语焉不详,但李玄却差不多读懂了他的意思。

原来那赵县尉觉得,李玄当了太守以后,官可能没以前好当了,他便想着拜托梁家的人,替他走走关系,给他换一个地方当官!

毕竟梁家可是号称便是当朝太傅袁隗那边都能说得上话的!换个官职,还不是小事一桩!

“那梁家的人在哪里?”李玄问道。

县令只道现在应该在涿县访友。

李玄立即命人去擒拿,李玄的人手脚够快,没多久,便将那梁家的人押到了军营之中。

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头戴青冠,长髯,倒是一副学究模样。

看到李玄以后,拜都不拜,只是拱拱手,便算是行礼了。

他如此轻慢,在场诸将,皆有怒色。

李玄倒是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些细节,直接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听到这话,有些傲慢道:“我是梁公府上的管事,做过梁公的书童。”

李玄闻言,冷笑道:“原来是家奴的家奴,我只问你是谁,不须知你主人是谁。你可知我军令!”

那人听到这话,冷哼一声,漫不经心的道:“听说过。”

李玄一笑,道:“听过便好!来呀,拖出去打五十脊杖!”

立即便有军卒闯进来,将那人拖出去打,那人见李玄竟然动真格的,立即出声大骂!

而听到李玄下这个命令,众军将皆噤若寒蝉,不敢出声!那县令更是吓得面色苍白。

军中有各种各样的刑罚,脊杖是比较凶狠的一种。

通常来说,每一棍下去都要见血!

别说是这个学究模样的家奴,便是军中魁梧的壮汉,挨这五十脊杖,也必是皮开肉绽,不死也会残废!

众将便知道李玄就是要打死这人!

那人挨了前几棍子,还在叫骂,后面渐渐没声了,打到二十几棍的时候,军卒便回来复命,只道人已经断气了。

在场之人,无不惊惧!

而那县尉尤其为甚,他被捉来几个时辰了,也早已酒醒了,吓得伏地求饶。

李玄看着他,道:“你误我军令,还有什么好说的?拖出去斩了!”

当下便有军卒将那县尉推将出去,少时,献人头于帐下。

众皆骇然!

李玄转头又呵斥了那县令几句,只道他有失职之错,念他初犯,也就算了。虽然没有处罚他,但那县令从李玄的帐中出去的时候,早吓的魂都没了。

李玄升帐之前,不少不了解李玄的县尉,心中都有侥幸之意,都觉得李玄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大本事,却没想到,李玄首日升帐,便杀了两人。众县尉无人再敢马虎怠慢,心中都想还好自己没迟到。

立威之后,李玄开始做正事!

首先就是各郡县的编制问题!

因为临近北方鲜卑胡蛮,所以幽州以及冀州各郡,差不多还保留着旧制,各地的郡县都保有一定的部曲编制,然而因为腐败,因为贼寇四起,所以各郡县的部曲实际上都不满。甚至超过半数的都是屈指可数,李玄把这些县尉都叫来,实际上主要就是要下达几个命令。

首先,所有县尉交出所属部曲,方便统一指挥,对付黄巾残党。

其次,扩充各县部曲的人数。

看似普通的两道命令,实际上是暗藏玄机!

李玄深谙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他所属的部曲的人数,人数早已过万,他可不想太早让朝廷注意到他,毕竟现在的汉室还没死透呢。所以他先收了各县的兵权,再将自己的部曲都填充进去,名义上是属于四郡的人马,然而都是他的人,他的一声招呼,又有哪个是敢不听的?而实际上,也是用这种方法,变相的控制了四郡国。

众县尉哪里敢忤了李玄之意,只得表示同意。而李玄也都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那就是回去各县,统御各县的乡兵,配合各地的豪强私人部曲,防范贼寇的进一步入侵!

部曲改编完毕以后,李玄决定出兵常山国,与张牛角决战。

在李玄紧锣密鼓的决定攻打张牛角的时候,冀州梁家也已知晓家中管事被李玄脊杖打死之事。

正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李玄打死了梁家的管事,可不仅仅是死了一条狗那么简单!

梁家借着袁家之威,在幽冀一带,做着卖官鬻爵的买卖,大小官员,想要升迁或者调动,都要走梁家的门路。

如今被李玄这样一搅合,梁家威信扫地,买卖必受巨大影响,这是梁家不能接受的。

梁家毕竟是在冀州横行惯了的,除了袁家以外,还有谁能入得他们的眼?一个区区定襄侯,又算得了什么?

梁家召集族中之人商议这事,都道李玄现在手握重兵,不好在地方上直接和他交锋。毕竟县官不如现管,硬碰硬只会吃大亏。

最终决定,由梁家族长梁道亲自写一封信,直接送到太傅袁隗处,信中痛陈李玄之恶,望袁隗可以主持公道。

洛阳,太傅府邸。

太傅袁隗站在书房窗前,看着窗外皎洁的明月,若有所思。

少时,书房门外有人道:“叔父,我来了!”

“进来吧!”袁隗这般说着,门也随即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的男子走了进来!这人正是袁隗的侄子,袁绍袁本初!

袁绍一直在洛阳隐居读书,闭门不出。

“不知叔父唤我,是有何事?”袁绍问道。

袁隗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陛下也刚刚破了党禁,朝廷有意起用你为虎贲中郎将(禁军首领)。”

听到这话,袁绍笑了笑,道:“有劳叔父操心了。”

袁隗见他并不惊讶,眼睛微微一咪。

袁绍对外宣称是在洛阳隐居,从不见客,可实际上他暗自结交了许多人,不仅如此,他还豢养了许多死士与亡命徒。

袁隗也是最近知道风声,所以想规劝规劝自己这个不听话的侄子。

袁隗直接了当,径直问袁绍可有此事,袁绍自然矢口否认,而袁隗将一物拍在案上,袁绍拿过去,借着烛火一看,吓了一跳!上面正是他最近见过的几个人的名字。

袁绍慌忙认错,只道以后不再犯了,那些死士和亡命徒,他自会将其遣散。

袁隗见他如此,便知道他是在敷衍自己,决计不会改,叹息一声道:“你这般下去,必毁我袁氏几代的清名。”

袁隗的话,袁绍听了,却只当耳旁风,他见案台上,还有一卷竹简,便展开来看了看,对袁隗道:“叔父,这是什么?”

袁隗见状,道:“我叫你来,也是想问问你,关于梁家之事,我与梁家久不来往,所知甚少,所以想问问你。”

听到这话,袁绍道:“叔父,我在洛阳隐居,如何知道河北之事?”

“嗯……”袁隗目光扫过来,袁绍看了,也不免有些心虚,便道:“倒是……和他们有过一些来往。”

袁隗闻言,道:“那这上面所说之事,有几分真假?”

袁绍又仔细阅读了一遍那信,而后将书信放下,道:“叔父,莫论其中真假,您不觉得,这李玄升官也太快了么?”

“别人上进,与你何干?”袁隗摇头道。

袁绍闻言,道:“不然,叔父也当知晓,那李玄不过是借阉宦之道,方才封得侯爵。”

袁隗点点头,道:“此事我亦知晓,不过他倒是真有功劳,并非夺占他人的。”

便听袁绍继续道:“如今他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便敢横行乡里,我听闻他还裁撤了不少的官员,其中不少,都是我袁家的门人。”

“住口!”听到袁绍说出袁家门人四字的时候,袁隗出声喝止。

袁绍知道自讨没趣,便不再说了。

便听袁隗道:“总督一方,统御兵马,总要立威才可,如今朝廷让他平定张牛角之乱,若果然能够戡乱平贼,莫说是裁撤几个官员,便是就地斩杀了,也一样值得。”

袁隗沉思许久后,对袁绍道:“你替我给梁家回信,告诉他们,莫要横生枝节,看好自家门户,若当真闹出什么事来,我也不会保他们。”

袁绍心中骂着愚忠的死老头,口上却也只能答应,谁让袁隗现在是袁家的发令人呢。

回信之时,袁绍倒也是按照袁隗的意思,告诉梁家看紧门户,不要惹是生非,写好的信给袁隗看了,袁隗点头同意后,袁绍才命人将信送到冀州梁家,走的时候却悄悄告诉信使,给梁家捎个口信,让他们留心搜集李玄的“罪证”,方便日后发难。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我帮别人做选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