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听完心说我就日了!
我满打满算最多打了两仗而已,居然捞了个校尉?
东汉只要带上“校尉”两个字,不管什么校尉,那就是“秩比两千石”的官员,在十六级官员中排名第五级,跟中郎将和骑都尉同级,比太守和杂号将军低一级。
自己这个“护东胡校尉”明显是比照“护羌校尉”和“护乌丸校尉”设立的,专管大汉东部这些胡人。
虽说比太守低一级,但不但不归太守管,紧急情况下还能管管辽东、玄菟、乐浪三郡太守……
宣读完敕书之后,使臣又把皇帝赏赐的东西给了李战,然后就要走。
李战也不让他白跑一趟,悄悄命令部下将皇帝赏赐的“赤金”分了一半给他装车上。
那天使一看乐了,心说这人懂事,回去我得给他美言几句。
天使一走,张岐满脸堆笑道:“恭喜校尉,贺喜校尉,今后我们这海东之地可就靠你保护了。”
“你我之间何必客气?我能有今天,不光是因为我立了功,还有你上表的原因。”李战坦诚地说道。
张岐见他如此谦逊,心里越发敬重,表示一定尽全力支持“护东胡校尉衙门”的创建。
但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皇帝虽然大方地给了个校尉,但一不给兵,二不给钱,就给了个空头任命,剩下的都让在海东三郡本地解决。
好在李战这回杀了高句骊王,极大缓解了辽东、玄菟、乐浪三郡的军事压力。
所以三郡太守都尽力帮他传达消息,招募兵员,征辟幕僚。
李战名震海东,招兵告示一出,很快就招募到了三千人。三郡里的一些读书人也通过各种关系加入进来,希望能当个小吏,办办文书,混口饭吃。
辽东郡西安平县,护东胡校尉衙门。
新上任的校尉司马太史慈正在向李战报告。
他之前因为得罪了青州刺史而跑路到辽东,根本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哪知遇上了李战,跟着一起立了战功不说,还被任命为护东胡校尉衙门的司马,成了“秩六百石”的朝廷正式公务员,而且大小算是个领导,比以前在东莱郡当小吏强多了。
因此对李战非常感激。
“校尉,现在人马是拉起来了,可问题还有两个。”
“一是武器装备的问题。三郡都不富裕,再让他们负担武器装备不太现实。”
“二是训练问题。属下一个人不可能把三千人训练成劲卒。”
李战听完琢磨了一会儿,随即道:“武器装备我来解决。至于训练,我从我那些义从里挑一百个去当教头。每人负责三十名士卒,怎么也能练出来吧?”
太史慈一听就喜上眉梢。
“教头的事我今天就办。武器装备过几天就下发。”李战道。“子义啊,这个事你一定要用心。”
“属下必定竭尽全力!”太史慈正色道。
李战看了他片刻,压低声音道:“你也是吃过公家饭的,应该知道一些内情。我估计这天下迟早要出乱子。”
太史慈闻言一怔,随即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走后,李战陷入了沉思。
刚才那句话不是什么预料,而是即将发生的事实。
现在是东汉光和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一八四年的二月。
黄巾起义马上就要爆发了!
这场声势浩大,七州并起的民变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却由此揭开了汉末乱世的序幕。
无数英雄豪杰从这时候开始崭露头角,赢得声望、官位、权力。
其中不少人都成为后来割据一方的诸侯。
董卓、曹操、孙坚、吕布、刘备……
想着这一个个熟悉的姓名,李战心潮澎湃!
他早就想好了自己要在即将发生的大乱里扮演什么角色。
但这一切有两个前提。
首先就是要有兵,不然说什么都是瞎扯淡。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政治资本,说简单点就是声望。
因为黄巾起义一爆发,皇帝就没办法了,只能解除“党锢”,依靠士族豪强来镇压。
可士族豪强这个集团是具有排外性的。
原来的历史上,像孙坚刘备这种出身一般的人,哪怕剿黄巾立了大功,最后也只是喝点汤当个小官。
可以袁绍和曹操为代表的世家子弟却能步步高升。
其中袁绍根本就没有参加剿黄巾,却因为“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而当上高官,手握兵权。
所以,必须得要有政治资本,有声望,才能让自己的功劳不被抹煞。
现在李战有点声望了,职务还是皇帝亲自任命的,缺的就是一支能确保他在“黄巾之役”中立大功的劲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