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顺和 序

小说:顺和  作者:Ghons小凡  回目录  举报

苍茫戈壁,平沙莽莽,碧蓝的天空中,飞鹰盘旋;长烟落日,夕阳如血,四面边声号角,金鼓动地,西北雄关——凉州巍然屹立于大漠之中。

关城内外,右威卫大军往来调动。前锋四部为清一色的骑军——飞虎、飞熊、飞彪、飞豹;中军六部以铁甲军为主,骑步混成军为其翼——威武、威远、威德、威锐、威盛、威戎;后军二部为步军——骁勇、骁果。

关城敌楼前,右威卫大将军王全斌身披铠甲,兀立城头向远处眺望,一干卫军主将列于身后。各军督旗、帅旗、将旗、认标旗,旗色鲜明,军容整肃,虽十数万大军调动,却丝毫不乱,显见主帅统军有方。

王全斌看着远处尘烟滚滚,遮天蔽日。

他眯起双眼思忖半刻,转头看着身旁的参军,想听听参军的意见,参军连忙说道:“大将军,北山尘烟大起,定是突勒人在调动大军!”

王全斌点了点头:“看烟尘飘浮的方向,突勒主力似乎在向凉州以北集结……”参军道:“不错。”

话音未落,身后的副将指着城下喊道:“大将军,斥堠回来了!”王孝杰定睛望去。

果然,戈壁上扬起一道烟尘,斥堠的快马飞驰而至,转眼间便来到城下。斥堠翻身下马,飞跑着登上城楼,手中令旗点地,单膝跪倒:“禀大将军,突勒统帅齐戈麾下两个鹰师、一个豹师通过北山,向凉州以北运动!而且北漠国使团遭到突勒人袭击。”

王全斌双眉紧蹙,缓缓点了点头道:“再探!”斥堠答应着飞跑而去。

王全斌吟片刻道:“取地图来!”参军和副将拿过地图,迅速展开。王孝杰仔细地看着,良久,他抬起头道,“两个鹰师,一个豹师,五万余众,向凉州以北运动……而且加上北漠国使团在阳明隘口处遭到突勒军队袭击。”

参军道:“齐戈会不会想从北翼突袭凉州,顺便挑起我朝与北漠的战争?毕竟突勒现在对两国和平环境特别不满,一直想挑起战火。”

王全斌想了想指着地图道:“凉州以北地形平坦,大军无法隐蔽,突袭是谈不上的。如果说齐戈想凭这五万余众强攻凉州,那他也太自不量力了……除非真的是想挑起战火。”

参军道:“突勒统帅不谙兵法,打仗素来没头没脑,很多时候是打一下就跑,抢完了就走,大将军,不得不防啊!”

王全斌低头思索一下果断道:“传令,凉州以南振远、阳明、灵兆、丰益四个隘口的驻军立即收缩至凉州以北待命!”参军应道:“是!”

一旁的副将道:“大将军,将守隘口的主力调离,一旦突勒人向隘口发动攻击,我们可就被动了。”

王全斌道:“凉州以南没有突勒主力,即使发动攻击,也不过是小股部队,不足为虑。立即传令!”参军和副将高声答应着转身离去。王孝杰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目光望向了北山方向。

振远隘口位于凉州以南,两山之间建起一座敌楼。隘口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此时,守隘大军奉令北移,这里一片寂静。

夕阳隐没到地平线下,两名守隘军士在敌楼上往来巡视。就在这万籁俱寂之时,远处的戈壁上突然腾起一阵浓雾,浓雾之中传来隐隐的马蹄声。

两名守隘军士对视一眼,一人厉声喝道:“什么人!”

一队一百多名身着北漠特有的白色布甲的北漠骑兵,仓皇失措,保护着一架华丽的马车,向着隘口奔来。

马车旁则是一名高大豪迈的络腮胡子大汉,只见他身着北漠军方特有的黑色将甲,头戴毡帽。腰间环佩一柄弯刀。用着汉话喊着:“北漠镇南大将军忽尔续,奉我北漠国国主,撒勒布可汗之命,护佑我国三公主,代国主前往贵国朝贺。不想受到突勒部袭击围剿,奋力突围现只剩下这一百多名护卫。请两位小兄弟明鉴。这是我的官印和国主给的国书与符节。”言毕,下马卸下弯刀,捧着国书和节印至两个顺军守卫面前的。

“等下,这位将军请稍待,我去通知我们大将军,由他来决断。”

“如此,有劳了。”

“砰”的一声门开了,副将跑进帅府大堂向王全斌奔来:“大将军,振远隘口遇到了北漠使团!”

王全斌一愣道:“振远隘口?使团怎会跑到那边去了。”副将道:“烽火传信,具体情况不明!还请大将军率军前往查看”

王全斌厉声道:“传令,发骑兵三千随我奔赴振远隘口!”副将答应着飞跑而去。

晨曦微露,初升的朝阳映红了振远隘口。

王全斌刚刚率军行至隘口,众隘口守军士兵连忙让道。王全斌打量着忽尔续,双手抱拳道:“敢问可是北漠使团?”

一百多北漠人,随即反应过来,忽尔续道:“我等正是遇袭的北漠使团。请将军见谅。”说完用着北漠左手单手放至右胸,行礼道。

“哦,有礼,本将乃右威卫大将军王全斌。见过各位。”王全斌说好后,查看着忽尔续递过来的国书,符节和官印,然后由军中主薄进行确认。

片刻后,待符印和国书确认无误。王全斌这才念道:“感谢北漠挂怀我朝皇帝。本将将拨出三千护卫军,协助各位安全抵达洛阳。”众北漠军士皆称是。

—京都洛阳—

神都洛阳的夜色本就十分美丽,南市就更加出众了,它位于都城中央,乃是酒楼倡馆云集之所,整夜莺歌燕舞,灯火通明,人来车往,好不热闹。不拘是高官士大夫,还是落魄的文人秀才,只要闲得一两贯村钞,便可到这里来听听曲儿,解解闷儿。

南市街上最有名的一家倡馆名叫响花楼,因这里的歌伎嗓音和唱功一流而闻名神都,此时已是子时,响花楼仍是门庭若市。

响花楼的流花阁内灯火辉煌,莺声阵阵,倩影婆娑,五六名歌伎展放歌喉如珠玑玉落,十几位舞娘舞姿绰约,妩媚娇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顺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