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开局就造核聚变 第六章 流浪地球计划!(求鲜花,求收藏)

“大佬,你去哪里了!”

“大神,好多牛逼机构都在邀请你啊!”

“我想看看核电池。”

“先知,帮我算算命吧!”

“先知大人,你已经红了。”

“大大,难道真的会世界末日吗?”

“那晚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救世主,你要救救我们啊!”

“大神,你快造一艘宇宙飞船吧!”

观众们刷弹幕聊天,投行的大佬们为了和陈阳拉近关系,上来就是几个超级火箭,毫不吝啬。

以陈阳现在的人气,飞黄腾达那是迟早的事情,就算拿不到核聚变技术,能成为朋友也不错。

陈阳此刻先拿出了一个圆弧形的核聚变反应堆成品。

圆弧里快速流转着能量,带着淡淡荧光。

即使只有篮球大小,但散发出来的能量潮汐也足够让人震惊。

陈阳解释道:“如果把这个反应堆能量转换成电能,可以维持一个县城一整年的电量了。而且这其中使用的元素,地球遍地都是,普遍存在于海洋当中。”

“海洋就是我们的能源库,总有一天,我们会启动核聚变这台大引擎,带着地球远行。”

听完这些话,观众都觉得陈阳太疯狂了。

“666,主播要带着地球去旅游。”

“竟然真的造出来了。”

“我记得有人说过,可控核聚变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2333,太疯狂了。”

“实在想不通,主播是怎么造出来的。”

“这玩意卖吗,开个价吧!”

“牛逼上天了,真搞出来了。”

“好家伙,看起来不像是假的啊!”

很快一个叫【京城大少】的人来了两发超级火箭,说道:“这玩意真有意思,主播开个价吧!”

“主播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我仿佛看到了主播的目的。”

“完了,主播真的要带我们去流浪了。”

“疯了,疯了,都疯了。”

陈阳看见大家的弹幕,刚好借此机会,当着十万观众的面,再次说了流浪地球计划。

“三天前的太阳风暴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恐怖,这只是氦闪前兆,后期太阳会更加活跃,风暴频发,所以必须尽快建立行星发动机,逃离太阳系。”

以陈阳现在的名气,再也没人质疑他的话了。

整个直播间先是沉默几秒,然后才爆发出一串串文字。

“我知道了,救世者是外星人。”

“外星先进文明来拯救地球了。”

“原来外星大神化成了人类的样子。”

“666,地球怎么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文明。”

“好感动,外星人来教我们知识了。”

顿时,所有弹幕都在说救世者是外星人,前来教人类知识,帮助人类度过危机,避免毁灭。

他们的质疑有理有据,首先地球根本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先进技术,可控核聚变不光是理论上面临难题,还有最重要的材料学跟不上。

以地球现有的材料,根本承受不了反应堆的要求。

其次是激光热度,磁场强度,能量转换方式,全都存在问题。

道道难题摆在眼前,很多专业人士已经失去信心,觉得可控核聚变是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在陈阳的核聚变技术出现之前,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人类被困在大洋之中的一座孤岛上,岛上树木土地,近海鱼类资源有限,人类必须在资源耗尽前,离开荒岛。但岛上没有铁矿石,更没有冶铁技术,无法造出远行的舰船,他们只能用木头造出大船,但无法远航,最终人类没能离开孤岛,在资源耗尽之时,彻底灭绝。

这个故事预示着,地球缺少某种核聚变的必要材料,这种材料可能在不远的几光年外的某颗星球上,但这样的距离必须先拥有可控核聚变技术才能到达。

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人类最终会困死在地球这座孤岛上。

人们更愿意相信,只有外星人才能带来先进技术以及材料,帮助人类完成这一项伟大技术变革。

陈阳带着面具,作风行事高冷,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科普先进理论知识。

这种行为,真的很像伪装的外星人。

此刻moss系统提示道:“系统任务三发布:用全息投影技术,完成重核聚变理论教学,科普人数达到20万,将开启二级建造工厂权限。”

重核聚变是建立在核聚变基础上的升级技术,理论简单,但必须有普通核聚变做基础。

陈阳在平滑银白色工作台轻轻一按,一层淡光扫过后,平台上空,出现全息投影待机模式下的四个红点。

陈阳说道:“行星发动机单纯依靠我手上的核聚变技术远远不够,接下来我给大家科普一下重核聚变理论。”

有了之前的核聚变理论,重核聚变就简单了很多。

几分钟后,科普结束。

平台上出现了几个物理行业的泰斗,对陈阳的科普表示了质疑。

钱伟科:主播的科普很不错,但有漏洞,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太低了。

钱森国:我对主播之前的种种讲解很是佩服,但刚才经过计算,重核聚变效率并没有核聚变效率高。

彭恒达:同意两位意见,如果真要推动地球,重核聚变并不是最佳方案。

三位大佬的名字出现后,立马引起了观众的围观热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开局就造核聚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