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李建成轻叹一声,旋即迈步从走下高台,行至房玄龄身前,摇头柔声道:“房典管虽为叛贼求情,但其行为,却不失忠义之举,朕也颇为欣赏。
正巧,前几日朕偶良药,便赐予房典管,还望你日后莫要再犯错。”
说完,李建成拿出一个好似胶囊一般的东西递给冯立道:“喂房典管服下!”
听着李建成的话,冯立心里顿时深感不解。
提前排练好的剧本里,打完了房玄龄便置之不理,那里来的赐药一说?
难道陛下零时篡改了剧本?
想以德报怨?
想到这里,冯立便不在迟疑,伸手接过李建成递来的胶囊。
然而,下一秒,却再一次愣住。
有了之前手枪的前车之鉴,所以在看到李建成手中胶囊的瞬间,冯立潜意识里就又认定的这是救命良药。
再加上李建成的演技,更加使得冯立确信了自己的想法。
难道,陛下真的要赐房玄龄良药不成?
当即,冯立便劝说道:“殿下,这么珍贵的仙丹良药,恐怕...”
“冯将军不必多言,快快喂他服下,不得有误!”
不等冯立说完,李建成便出言打断了他的话。
闻言,冯立也不敢抗命,连忙接过冯立手中的胶囊,喂房玄龄服下。
李建成轻轻点头,旋即转身走到龙椅旁边坐下,面朝众臣喊道:“朕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只要能为我大唐立下功劳之人,便不会亏待与他。
今日,朕初登皇位,心里却十分忐忑。
朕想要天下太平,长安久治,现如今,西北突厥犹如豺狼虎豹,吐蕃也是虎视眈眈。
就连我大唐国土之中,也有些许乱臣蛰伏。
众卿,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可有良策!”
“陛下,此时不宜来战呐!”
李建成话音刚落,魏征便侧身站出来道:“我大唐国力尚若,且连年征战,若是此时再起战乱,乃为国殇!”
“既然如次,朕且问你,如何改变眼前的局面。”
李建臣微笑这看向魏征。
“陛下,臣以为,大唐此时应该养精蓄锐,筹备军力,待得时机成熟,方可反扑。”
魏征不卑不亢,举着笏板答道。
听着魏征的话,李建成若有所思的轻轻点头,然后接着问道:“众卿,可还有不同意见?”
“陛下,臣附议,大唐该养精蓄锐。”
“陛下,臣附议......!”
一时间,大殿里响彻附议之声,竟没有一人,反驳魏征的意见。
李建成缓缓摇头,心里轻叹,古人的思想,还是过于保守。
待得,附议声减小,李建成这才摇头问道:“众卿皆附议,那么可有人愿意解答,何为养精蓄锐!”
“陛下,臣以为,可发出通告,大量招募兵卒,扩大我大唐军将人数。”
这次率先跳出来的是陈叔达,他刚刚说完,便又不少人附议出声,表示赞同。
对于这个答案,李建成十分失望,可还不等他开口,魏征却站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说来听听!”
听得魏征所言,李建成顿时来了兴趣。
他刚好也想看看,这位被后世称为第一相的人,有何高见。
只见魏征高举笏板,屈身应道:“大唐根基未稳,当以农为主。
若大肆招募兵卒,务农者便会不足,看似国力兵力强盛,却只是一个空架子。
所以,臣以为,当大兴农业,招募兵卒之事,可往后顺延两年。”
“所言甚是!”
李建成笑着点头:“民乃国之根本,农则为民之本。
若青壮年皆被招募成卒,农产将会大幅度降低,到时候,将士们温饱尚且无法解决,又何谈征战沙场。
众卿可商讨一番,今日必须得拿出良策!”
言罢,众臣迟疑了半晌,这才开始低头私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讨论声也越来越大。
然而,半晌之后,却依然没有讨论出结果。
李建成摇头轻叹,又等了一会儿无果之后,方才说道:“众卿可先停止讨论,朕倒有些主意,想与众卿讨论一二。”
一句话,顿时让朝堂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抬头,看向李建成。
(PS:求鲜花,求评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