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道的记忆中,最伟岸的形象只有一个,那便是他的父亲李建成。
李建成早期屯兵蒲州,阻挡住突厥趁天下大乱时的南下侵扰,还破坏过王世充联合突厥瓜分中原的密谋。
李渊晋阳起兵后,李建成率军平定西河,九日往返,为李渊军初师告捷,又作为分路军统帅,率左三军攻入关中。
霍邑之战,李建成献策斩杀隋将宋老生,歼灭两万隋军精锐。
潼关之战,李建成又大败隋名将屈突通,守住永丰仓。
最后围攻长安之战,李建成部先登破城。
在李世民率唐军主力征讨各路诸侯时,李建成也多次北上,抵御突厥,令其无机可乘。武德四年,李建成率军剿灭稽胡部族。
唐朝统一战争中的最强劲敌,莫过于汉东王刘黑闼,除李世民和李靖外的大多数唐军名将,都曾是他手下败将。
武德五年,李建成率部东征,攻心为上,安抚河北,彻底将刘黑闼平定,唐朝基本实现统一。
通过这些记忆,李建成在李云印象中的形象产生而来巨大的颠覆。
李建成绝非后世的李云在演义和史书中看到的那样毫无建树。
相反,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他都展露出过人的才能。
李建成在唐朝立国后基本上是坐镇长安,而且在李世民统一天朝的过程中,无力应付北方突厥时。
李建成多次巡防北边防线,主动出击,为唐朝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后方——犹如汉之萧何坐镇关中,所以李世民逐鹿中原的利胜,李建成也是功不可没。
综合穿越过来这些天的遭遇,以及李承道对二人的记忆,李云的大概对这两兄弟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李建成的性格,属于宅心仁厚那一类。
而李世民是野心极大,做事也杀伐果决,从玄武门事变前两人的态度就能看出。
魏征,李元吉等都曾经谏言太子李建成,劝告他先下手为强,但李建成念及兄弟之情,拒绝了魏征的提议,因此也失去了登基的机会,甚至连命也丢了。
而李世民不仅亲手射杀了自己的兄弟,还霸占了兄弟之妻。
对于李世民担心后世对自己的风评,喜欢串改史书这一点,前世的李云因为对李世民的盲目崇拜,并不相信。
但是此时,他才明白为何后世的李世民形象那么伟岸,而李建成形象则如此不堪。
李世民通过发动血腥政变获得帝位。
为了证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他便只能在史书中大书特书自己在建唐过程中的卓越功绩,贬低李渊,打压李建成、抬高自己,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功勋。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通过令史官抹杀李建成建唐的历史功绩,将其丑化成既无功于社稷、又心胸狭窄、且多次企图谋害秦王的卑劣小人。
另一方面假李渊曾私许将其立为太子,以证明其杀兄屠弟实属无奈,乃不违父命的正义之举。
综上。
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宏才大略的皇帝,这一点李云即便是通过李承道的记忆,了解了李建成的许多冤屈,仍旧不会否认。
但是,在此时李云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已经不再那么高大。
自从目睹东宫一幕幕惨像的那一刻起,李云心中便一直有着一个声音在呐喊。
“替我做主,洗刷冤屈!”
李云分不清楚,这个声音到底是来自李承道,还是李建成。
但是李云知道,自己有这个义务。
毕竟是他此时的身上,流淌着的是李建成一脉的血液。
若李建成真的是一个如同后世演义中那样不堪的人,那李云也许还会犹豫一番。
可是如今,李云明白了李建成不仅不是一个庸人,而是一个若真踏上的帝位,干得就不一定比李世民差的强人。
他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自己所能,去为李建成讨回一个公道,洗刷玄武门的冤屈?
“二叔?你现在是因为我的逃出坐立不安呢?”
“还是没压根没将我这个小辈放在心上,高枕无忧,心安理得的做你的皇帝?”
“你怎么想的那是你的事,而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回属于我父亲的东西!”
李云渐渐的坚定了这个目标。
虽然这个目标看起来,十分的不自量力。
但这确实是他的目标。
他有着跨越一千多年的见识,有系统。
所以他有不自量力的资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李云决定,他宏伟目标的第一步,就从带领瓦窑村的一众男女老少发家致富做起。
李云再一次打开脑海中的系统界面。
反复试了几次,依旧是无法进行任何的天赋能力传送。
不过李云也不急,一周而已,很快就过去了。
只要等到一周期满,李云便可以再次选择一个任何领域的顶尖牛人,将他的天赋能力传送给自己。
一个项羽的天赋能力,便让李云尝尽了甜头。
下一个天赋能力选择什么领域,选择谁,李云觉得这是自己这几天内需要认真去研究的课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