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战争律动 第十四章 论势三问

“第二问,如今朝廷弊端何在?”

“子晋以为,当今朝廷弊端有二,其一世家大族、宦官阉党专政,穷苦寒门士子无出头之日。造成此原因的根本在于察举制,察举制本意是发现真才,可如今却沦为各州刺史的特权,各州刺史借着察举四处安插亲信党羽,在一州之内独断专权,使得各地百姓只知刺史,不知当今天子是谁。而朝堂之上买官卖官已成为常态,若想当官定需那黄白之物为引,汉灵帝刘协于西市公开卖官,上到三公下到一州刺史,全部明码标价。此时寒门当官之路已断,权利只在世家大族与宦官亲信之间相互流转,免官罢官已不是什么重大的事,官被免了再花银子买回来便是,而这买官的钱,到最后都着落在了百姓身上。”

“其二君贵而民轻。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今皇帝被宦官和各大世家所蒙蔽,每日只知吃喝玩乐,而不知民之疾苦。本朝赋税为田租、户赋、算赋、口赋(人头税)、徭役等,田赋为大头,赋税为三十税一,再加上加派与浮收,百姓一年所得到最后一点也剩不下。以五口之家五十亩地为例,青壮夫妻外加俩个小孩一个老母。口赋,七岁到十四岁征收,俩个孩子每年一百钱。算赋,十五岁以上征收,三个成年人每年五百钱,加税每亩地三十钱,五十亩地就是一千五百钱。每年还需为当地建设免费做工十五日,不去者过更钱五百。更赋五年一轮,为三千钱,算每年六百钱。此为明面上的赋税,百姓所种之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取中间以中田为例,中田亩产三至五石,地利不同所种作物不同,价钱自然不同,现在的物价,粱米(优良小米)每石四百钱左右,大麦每石220钱左右,谷每石220钱左右,豆豉每石五百钱左右。通扯三百三十钱,五十亩地所得收入为六万六千钱,三十税一是二千二百钱。一年的总赋税为六千四百钱,百姓手中剩余将近六万钱,足够五口之家生活了。明面上的帐是这样算的,朝中衮衮诸公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士元兄,事实果真如此吗?先说那赋税,账面上的数儿是那些,收上来的确是三倍到四倍,这就要看州县长史的意思了,因为有加派有浮收,官府修葺官衙要用钱,迎来送往要用钱,州中各郡官吏俸禄也要用钱,而这些钱,全部是由加派中出的。百姓纳粮完税,还要经过诸多关卡,例如踢斗淋尖之类,遇到小吏故意为难,那一踢之下洒出七成都有可能。这样多收出来的粮,照例是由各级官吏分润的,这就是浮收。”

“这还只是堪堪交完了税负,交完税负后五口之家应还剩百余石的各类粮食,粮食卖给米商换钱,才能购买各类用品器具,米商们会压低价格,市价三百,收购价一百七八十就很不错了,一年所得扣除赋税再换成钱财,所余不超俩万钱,再刨去盐,农具,人情来往婚丧嫁娶等各种耗费,手中已剩不下几个钱了。”

“况且年份有丰有歉,丰收则谷贱,歉收则谷贵,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免不得要借贷度日,现在的行情是九出二十七归,第二年还不上,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是常有的事。”

“此两点为当今朝廷的弊端,造成弊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百姓,如今的百姓辛苦一年连个温饱都混不上,过了今天没有明天,这就是乱世之兆!自太高祖始,三百年间大汉的立国之本只有一条,那就是黄老政治与民休息,讲究轻徭薄赋,没有文景之治积累下的钱财,武帝如何能横扫大漠?如今皇帝昏庸,朝堂被宦官权臣所把持,只知搜钱弄权,争来斗去,却没人在意小民的活路!”

庞统沉默了,刘延的一番话直指根本,民为什么起义造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吗?如果还有活路,谁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造反?想来那黄巾也是逼不得已才暗中蓄谋起兵。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就算镇压了黄巾,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红巾,蓝巾冒出来。

“最后一问,倘若子晋为当今圣上,意欲如何治理天下?”

“某若为皇帝,必将集权于中央,以黄老之思想为立国之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改革察举制,以察举为辅,考试为主,每年察举之时均贴榜公告,如有自认有才者,均可参与考试。升官以军功政绩为主要考察对象,杜绝买官卖官的行为。世家大族,名士清流等察举之人可不必参加考试,皆由某亲自考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战争律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