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成了周天子 关于诸子百家

鉴于评论中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我把自己关于诸子百家的了解,和一些看法说一下。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诸子百家?

在战国时代,有诸多学术开门立派,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百多个没有最终发展成学派的学说。

他们统称为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的那段时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与神奇的,因为世界上的最牛思想与宗教几乎全是从那个时间段喷薄出世。

释迦牟尼、孔子、老子、毕达哥拉斯,四位大圣贤几乎在同一时间登上历史舞台。

随后是墨子和苏格拉底上场。

再然后孟子、庄子、亚里士多德接棒。

东西方的诸多大牛们几乎都在这段时间开宗立派,开始了被人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顶礼膜拜。

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是伟大的三百年。

这个时代,也被dé国哲人雅斯贝尔斯称为是轴心时代。

这是个很靠谱的形容。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这帮思想的伟大丰碑几乎都诞生在一个神奇的纬度区域——北纬三十度。

这条线几乎就是神秘的代言词。

从金字塔,到百慕大,还有沉没的大西洲,最高的珠穆朗玛······

更主要的是,在文化上,它贯穿四大文明古国(那三大古国并不大,串一块真挺不容易的),它诞生了最灿烂的思想与文化。

题外话:从上海杭州到重庆成都,这条线的同志们要好好学习奋斗,你们先天就有地理优势。

在诸子百家中,有四个学派大放异彩,并有三个一直穿越了千年为华夏子孙指引着方向。

他们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与墨家。

先来说儒家。

我们说过,战国的标志就是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的应用导致了人们既能生,又能杀,资源的争夺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过去的时代那种温文尔雅,君子谦谦的做法被抛弃。

谁拳头大,谁胳膊粗,谁就是爷。

周朝用封建制统领国家,有两条线。

一条是礼,一条是乐。

礼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区分出来等级,乐是通过一些列复杂的乐曲来区分出来等级。

什么衣服谁能穿,什么歌谁能听,多少姑娘跳舞,碰见谁磕多少头,这都是有非常详细的规矩的。

总体上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规章制度让你知道自己是什么阶级的。

到了战国时代,不好意思,礼崩了,乐也坏了。

为什么?

先举个例子,汉语为何最终统一了华夏大地,它其实并不好学。

因为它简洁好记,还能通过声调进行区分,汉字还自带看图说话功能,你那会两千个字就能当作家了。

汉语的象形字极大地降低了文明传播的难度。

你弄一堆不接地气的规矩,指望着别人遵守,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反文明传承的。

孔老夫子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横空出世,看到这个世道坏了,完蛋了,俯首皆是的杀盗淫妄,但还是有救的。

怎么救?

克己复礼。

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传统的周礼。

呼吁世界各地人民不要总是手拿两块钱,胸怀五百万,而要把那两块钱买成鸡蛋,然后等蛋孵出个母鸡来,然后母鸡给你下蛋,下完蛋再孵母鸡。

不要见谁都没规矩,看见爹妈要胜过爱自己,看到领导要知道忠于他,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不然多么的没文化。

总结起来,要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这叫“五伦”。

要牢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叫“八德”。

孔老夫子还再度精炼的做了个总结。

仁爱。

孔老夫子提倡儒家弟子要以救世为己任,要以仁爱为本,从爱的角度出发。

比如说:我们出生后三年不能免于父母的怀抱,父母对我们至少有千日的救命之恩,所以父母过世后,我们要守孝三年(实际27个月)。

这就是来自于“爱”。

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爱。

爱从何而来呢?

天性,也叫天良。

孔子认为救世最深层次的办法,是拯救人心。

通过一系列的天良之爱,呼唤出人性中的善良,再通过礼乐制度的巩固,世道就可以救回来。

不过这个世道还回的到从前吗?

这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了,为什么回不去我们要在法家的那段进行回答。

不过,世道虽然回不去了,但儒家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那位伟大的舵手,伟大的导师,我们天朝读书人的祖宗,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有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太贴切了。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自己前不见古人的开创出了一整套儒家学派的理论大厦,并亲自开班立说带徒弟。

然后就是一辈子的努力教学,演说,奔走。

他给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成为“君子”。

这个词,跨越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仍然是这个民族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他提供了大量的方法,翻开论语(孔老夫子语录)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词句:

“志士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等等等等。

你很难想到,在一本两千多年的书中,能够有如此多今天一字不易的常用话语。

整个论语的一万五千多字中,像刚刚这种质量的成语,高达四百多句。

这是怎样的含金量。

更加要敲黑板的是,这四百多金句,基本上都是给我们指引方向的。

这些话语往往你说出来时,就意味着智慧与别人的高看一眼。

能够穿越两千多年时间的考验,依然成为今人文明之光的,你说有多伟大。

孔子不仅仅有蓝图,他留下的更多是工具,是教人向善,催人向学的工具,是交给我们做人的指导思想。

你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人缘一定会很好,你一定会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

你行文办事“辞达而已矣”,你一定是个实干家的大才,因为你明白,言辞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过于华丽繁复不见得就好,大道至简,单纯的力量最容易击入人心。

等等等等。

由孔老夫子的终身办学最终发展出来的儒家文化,随着后世的不断传承,渐渐的成为了我们的这个民族的魂魄,他说的那些智慧的做人纲领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

没有孔夫子,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文明绝对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还是那句著名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如果你是个读书人,请无条件的膜拜,感恩,我们的孔老夫子。

他是我们这个文明的图腾。

让人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政权的呼唤。

我并不认同后来儒家是靠政权才发扬光大的这个论点。

比如武帝后来的独尊儒术,说是是为了稳固统治,是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三策”,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性突破。

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孔老夫子让各阶层人民各安其分,忠君爱父的思想,是文化市场中自然发光的黄金,是历经千百年锤炼自我散发光芒,开枝散叶的思想。

不是儒家依靠政权,而是政权必须选择儒家。

没有儒家,在这片德土上,就不会有一个个那么大,那么稳固,那么连绵不绝的伟大国家。

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

不要认为这就意味着被压迫,被统治,无论哪个时代,都要做个有德行的君子,而不是所谓不被压迫,恣意妄为,策马狂奔的浪子。

包括今天。

让世人各安其份,心中充满爱,有什么不好的吗?

这套思想,对于每一个国家与政权来说,当然都是美妙的声音。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世界必须只有你一个统治者时,儒家教化万民的这套理论能够起大作用。

当全世界还打成一团时,这个世界的最终法则就是最强,最狠的那个会活下来。

所以整个儒家的学派,如此好的思想,在战国时代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儒家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它还在等待。

等待那个大一统的时代。

孔老夫子,终其一生,都在搞教育,都在积极地面对这个世界。

他始终的理论思想就是,这个世界会更美好,通过教育,通过儒家的理论与工具,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他始终在努力着。

儒家的骨髓中,是坚持与努力的有为。

延伸到了今天,天朝人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上进,最努力的少数几个民族之一。

除了天朝,你很难看到还有哪个国家的人,几乎每个人早上醒来,都知道今天要去做什么。

放在世界上,我们的华裔种族,往往也都是当地最勤劳,最肯干的群体。

民族骨髓中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民族基因。

《了凡四训》中有句金句:“享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子孙保之”。

看看今天仍然兴旺的孔家后人吧。

题外话:整个孔林(孔家家族墓地)中,是没有任何蛇鼠与害虫的。

天道不可思议,天是不会亏待大德之人的。

当你离去,你什么也带不走,你留几百套房子,几千亿的公司,都不如给子孙留下浑厚的大德行。

除了儒家认为世界有救外,认为这个世界有救的,还有墨家。

墨家提出的观点是也是从“爱”入手,他这叫“兼爱”。

什么是“兼爱”,就是无差别的爱。

墨家认为儒家虽然强调爱,但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

你爱你爸你妈是大孝子,你对隔壁吴老二咋就不是孝子呢?

墨家强调,爱应该是无差别的,应该你爱你爸你妈和爱隔壁吴老二是一样的。

爱并无差别,人并无差别。

墨家是第一个在天朝历史上提出平等概念的,他的无差别思想和佛教中讲述的众生平等概念是一样的。

但墨家最终消逝在历史尘埃中了。

这是为什么呢?

墨家之所以会被时代所遗弃,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在于他讲的东西是反人性的,而且缺乏基础。

无差别的爱,它反人性了。

相比下,同样是强调“众生平等”的佛法却成为了今天非常流行且绵延不断的思想。

为什么?

因为佛陀(释迦牟尼)当年住世时,为我们阐释了一个完美的体系和修炼方法。

比如说:佛教有转世的体系,人并不仅仅有这辈子,还有下辈子。

这个世界由六道组成:天,人,鬼,畜生,地狱,阿修罗。

这个六道是轮回的,你这辈子吃亏了,下辈子就享福,你要是积了大德不用等到下辈子,这辈子命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比如寿命增长,子孙繁盛,家用充足,无水火灾,寿终正寝等等。

不过你要是缺德了,因果丝毫不爽,你总会遭报应。

转生和六道轮回的体系告诉人们,现在你的吃亏,爱别人,不是没有回报的。

做一个好人最起码下辈子会享大福,修的好的还能当天人。

你一心向佛,与人为善,等到机缘到时,境界达到时,你就能跳出轮回,不再经历生老病死,到达了另一个不生不灭的层次:阿罗汉,菩萨乃至福慧圆满的佛。

跳出六道后,你可以进行更高的修炼,比如去比较著名的阿弥陀佛的佛国极乐世界去继续修炼(净土宗)。

别看有的人现在吃喝嫖赌滥杀无辜,他们是要下地狱的。

地狱的罪报是极长的,里面的苦楚无间无断。

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无间道》,这个“无间”,就是引用的佛经中说的恶报最重的“无间地狱”。

片尾曲有句歌词: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实际上,是承受那受不完的罪。

有因必有果,善恶必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下地狱的惨状极恐怖,你的好事不会白做,它的果报终会到来。

所以,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大气的人,一个与众生万物都为善的人。

佛教不仅有纲领,还提供了一整套修炼方法,佛法中也万分推崇孝道,为什么?

不是说众生平等吗?

佛法的伟大就在于此,它知道我们都是俗人,都有私心,要求一上来就人人平等就是难为人。

不过你可以先从学会爱父母开始,再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心量,升级到爱兄弟姐妹。

心量再大后,到单位爱领导,爱师长。

对你有恩有缘的人都能爱后,你就会慢慢地爱邻居,爱小区。

最终爱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

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河大地,最终与我们融为一体。

这是循序渐进的,无数高僧大德都是从这一点一滴中不断修炼出来的。

所以佛教的思想后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教化赐福了这片土地,它和儒家一起,将我们的华夏大地变为一片“德土”。

虽然成佛的是极少数,但佛教中的“因果理论”无形中约束了很多本来破坏性极强的人。

如果没有轮回报应,也许抢劫犯抢完钱就把人杀了,但只要有丁点敬畏,还是放他一条生路吧。

哪怕是恶,也有大恶与小恶之分,好的宗教会把大量的大恶教化成小恶,乃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就是宗教的精神为我们社会看似细微,却无比伟大的意义。

所以不要一提到宗教,就抵触说封建。

儒、释、道,这三个思想,少了哪一个,都不会是今天的中华文化。

千年存在必合理,多些敬畏,多些自豪。

佛法传入东土还要等上几百年,东汉明帝时才会有此大缘,那段故事非常精彩,我们等待那个时代吧。

回到墨家,墨家的思想是伟大的,但它缺乏能够生根于人心的理论和修炼的系统。

公平与正义其实都是反人性的,现在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越来越公平与正义,其实是通过一系列催人向善的制度与法律的系统达到激发人性中的善一面,抑制人性中的恶一面。

所以墨家虽然认为这个世道有救,但它缺乏救的方法,和儒家与佛家比,它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最终淹没于历史的黄沙中。

上边所讲的儒与墨,是认为这世道还有救。接下来要说的这二位,则认为这世道没救了。

代表学说就是道。

道家认为,国家之所以乱,人心之所以坏,因为人们的欲望多。

这和儒家很像,但它和儒家不同的是,儒家强调救世与抗争,但道家直接就一甩。

压根就不用救!

这世道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世人忒能折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道家的终极思想是:不折腾,无为,静静地看着事物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道家倡导“治大国如烹小鲜”,啥意思?

不是治国就像做小龙虾一样要加大佐料,而是小鲜这种小鱼小虾,不能两三秒就又铲又翻个,那样小鲜就都烂了。

别总折腾,要慢慢的等待它熟。

道德经上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意思是:最高明的领导,下面人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点的,下面人亲近赞誉他,再次一点,害怕他,再次一点,私下咒骂侮辱他。

多么高明的智慧。

道家的诸多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子孙并同样远销海外影响了全世界的人。

道家作为最早的保守主义学派,倡导有政府,无作为,小政府,大作为。

在如今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大背景下,越来越能够体会到道家的“无为”的智慧。

很多事物,管得越多,管的越乱,越是满世界灭火,越是满世界狼烟。

纵观世界,我们也可以发现,政府管制越多的国家,越是完蛋,比如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苏联,比如现在某个传到第三代的可笑国家。

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市场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政府只需要制定好规则,并当好裁判就可以了,剩下的少掺和。

道家的思想,着实伟大,是研究生的智慧,是大智慧。

但当时战国人民却是小学水平。

听不懂,用不好,再加上“我不折腾怎么显出我来”的思想一直在作祟(这种思想其实永远会存在,这也是人性使然),我知道自然地进化最美妙,但我就这一辈子几十年,我得活出存在感!

这就导致了道家思想虽然巧妙的解决了人与天地的关系,却并没有成为天朝两千年政府的重要旋律。

真正完成贯穿天朝两千多年政治的主要旋律学派,是法家。

法家同样认为世道没得救了,或者说人心没得救了。

法家说礼乐是给仁爱遮丑,装饰用的,往往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嘴上说的挺好,扭脸就不是他了,老百姓照样犯罪,当官的照样贪污,当王的照样开战。

很多现实主义,尤其是阴暗面的东西,由于儒家并没有提出因果循环体系,是拿它们没办法的。

但法家有。

什么办法?

制度与法律,设定好一系列规章制度,谁废话就办谁!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有一点同于道家,它也提倡君主要无为。

但法家的出发点却完全不同。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人都忙死,就显示出君主的尊贵了。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人摸不着脾气,就确保君主的安全了。

君主无为,让手底下人拼了命的表态说想法,就确保君主可以做出最明智的决定了。

所以,法家的无为,其实是为了让君主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家的无为,是有前提的:就是只有权力在手,大权在握,才可以实施法家的无为。

换句话说,法家也是帝王之术的集大成者,只有中央集权,才可无为。

尊贵,安全,明智,法家三位一体的为统治者提供了解决方案。

随之巩固权利的制度与法令就闪亮登场了。

法家,也因为他的实用性,成为了历代君王的必修课。

后世大多时候是外儒内法,或者少数时候外道内法,外佛内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没有一朝一代的统治者不将法家作为贴身小马甲穿在身上。

秦国就是在法家大牛的商鞅手下,走向复兴之路的。

儒,墨,道,法,我们将战国四大家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提炼,具体说来,每一家都甚精甚深,如果有兴趣,朋友们可以去进行专项的研究。

每家每言,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总体上来讲,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由于卖方种类太多,每家都声称能改变世界,这就令买方的市场非常的的无所适从。

不知哪家强,索性全来着吧。

如此丰厚的时代土壤,所以孔老夫子可以带着徒弟拉着队伍搞世界巡回演讲。

墨家的弟子可以满世界的帮各个国家守城。

但无论孔夫子如何的“克己复礼”,无论墨家如何的“兼爱非攻”,整个战国的时代,还是一个逐利的时代。

礼崩是必然,利益是王道

这是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丑陋的时代。

这是整个天朝历史上思想最活跃,最蓬勃的年代。

这也是整个天朝历史上杀伐兼并最频繁的年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成了周天子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