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之武运昌盛 011 刘瑾欲要打击不正之风?【一更求收藏鲜花】

分身林韦在江南南京弄出点小波折来,而本体林韦这边却是照样临朝。

朝堂之上,林韦身后的太监却是由曹正淳变成了司礼监总管刘瑾,有心人怕是会揣测这是刘瑾彻底上位盖过曹正淳的征兆。

曹正淳毕竟是先帝红人,不是当今天子的红人啊。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刘瑾有些意气风发,抓着拂尘,冲着殿内文武百官哟呵了一声。

他话刚说完,便见林韦道:“今日怎不见皇叔上朝啊。”

“回皇上,神候体感不适,已经事先请过假了。”刘瑾连忙躬身说道。

“哦,这样啊,那派宫中的一名太医去皇叔府上吧。”林韦一听,摆了摆手如是说道。

殿内文武百官聪明的顿时心头一紧,朱无视请假皇上怎会不知?

难道说,皇上已经将朝内奏折交给身后的太监刘瑾代为阅览了?

刘瑾表情正常,实则心中却是大为感慨。

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个少年天子与他的双簧戏啊。

他一直认为林韦年幼、喜好新鲜事物,但没想到实际上却是个深谙帝王之术的才君啊。

“咳咳。”

“老臣有事启奏。”

当朝内阁首辅刘健佝偻着身躯跪在地上。

“老大人快请起。”

“臣恳请陛下允准老臣乞骸骨。”

刘健看样子似乎行将就木,刘健是受到刘瑾迫害的,只是他应该不这么早会自己放下内阁首辅的位置才是啊。

之后的内阁首辅便是李东阳,再然后则是杨廷和。

杨廷和,后世一直有人将明武宗的死归咎于他,因为当初明武宗在外病重,随行太医无法根治,他却反对花钱请乡村医生给明武宗治病,导致明武宗享年31岁。

是封建迂腐,认为皇帝不得乡村医生看病,还是刻意所为,却是不得而知。

但是当时的情况的确十分特殊,正是明武宗想要独揽兵权的时候。

乞骸骨,差不多就是告老还乡了。

“老大人何以执意离朕而去,您是先帝留给朕的老臣,朕一直视您为师,您若离去,朕还有何人可以依靠?”

虽说心中会答应,但明面上林韦还是开口挽留了一二。

“还请陛下看在老臣年迈不堪的份上,允了老臣吧。”

刘健老泪纵横,心中由为感动的摸样。

“那好吧。”林韦叹了叹气,允他告老还乡。

看来自己不能顺着明朝正史了。

一众文武百官当即心思涟漪,下一任首辅会是谁?

李东阳吗?

“那下一任内阁首辅人选呢,老大人可有举荐对象?”

林韦随后追问了下来。

“老臣认为以宾之的才能足以胜任内阁首辅。”

“刘大人言重啊,宾之何德何能...”

李东阳,字宾之,刘健举荐的人选自然是他了。

“刘大伴,你觉得李爱卿如何呢?”林韦一听,却是点了点头,随后问向身旁的刘瑾来。

这简直就是滑稽啊,内阁与阉党一直都是水火不容。

决定新的内阁首辅,竟然要询问一个太监?

陛下年幼、糊涂啊!

刘健气急,立马进言道:“陛下,太祖有言,后宫不得干涉朝政,刘公公身为司礼监总管,若踏入朝廷,那是冒社稷之大不讳啊!”

“好了好了,这么认真干嘛啊。那就让李爱卿成为内阁首辅吧。”林韦摆了摆手,心中有些冷笑。

内阁文官集团,师生关系就是文官结党营私的重要一点。

“臣!遵旨!”

李东阳高高一拜,跪伏在地。

“恭喜李大人。”

“李大人定要不能辜负陛下之厚望啊。”

“李大人之才干绝不输名相姚崇!”

一众文武百官当下作礼祝贺了下来。

林韦心中有些无语,李东阳的确不是无用之人,但怎能和唐朝名相姚崇相提并论。

不过在他这个正德时期,有一个在才能上可以。

杨一清,杨应宁!

他现在应该正在南京任太常寺卿,这次分身林韦回来后,定会带着杨一清回京城任官。

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谁有才能心中却是比谁都清楚。

还有那嘉靖时期的大奸臣严嵩,此人也是有大才华,可以任用。

官分俩种,士族与寒门,严嵩就是后者。

从寒门崛起,没有过人的才干自然是不可能的。

让李东阳任职内阁首辅只是一时,所以林韦才会这么快速的决定。

“还有事吗,没事的话就退朝吧。”

林韦脸上露出一丝疲惫无趣之感,如是继续开口。

太监刘瑾却是早就准备好了一般,高声道:“陛下,奴婢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大伴有话不妨直说啊。”

“江南之地,一直都以土壤富沃闻名,但却有朝中大臣奏章江南民力疲敝、百姓疾苦,奴婢认为这其中定有不为人知的隐情,怕是有官员贪污现象存在。”

“哦?去年江南收上来的税一共有多少啊?”

掌管国库的户部尚书石玠连忙上前道:“共有五十余万两白银。”

林韦一听,深呼一口气,随后假装不懂道:“与太祖时期相比,是多还是少啊?”

定国公徐光祚却是突然上前一步,道:“陛下!刘瑾乃一介宦官,却欲要在朝廷之上参与政事,实乃死罪!还请陛下严惩不贷!”

“奴婢知罪!”

刘瑾立马跪伏在地,一脸诚惶诚恐。

“刘大伴这也是为朕的大明着想,就罚杖责五十大板吧。”

这杖责,水分可大了,一下能要人命,一百下也会只是受点皮外伤。

徐家一门俩国公的定国公见此,却是无奈退下,但心中却是觉得刘瑾实乃祸害,当除!

定国公,除了在靖难之变支持朱棣的徐增寿之外,其后世也不见有什么大才能之辈,但似乎也不是什么祸害。

“少了。”石玠恭敬回了一句。

“那刘大伴说的似乎也并无道理啊,就让刑部主事王守仁前去江南视察一下情况吧。”

林韦闻言,便是看似随口一提道。

但王守仁是谁?

王阳明啊!陆王心学集大成者。

那可是与孔子(儒家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提倡知行合一,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是大明帝国三百年仅出的大贤,以文人行兵事,受封建建伯。

更有一生低首拜阳明之说。

刑部主事只是小官,林韦突然提及这位,让一众大臣觉得莫名其妙。

但也开始意识到。

他们这位看似年幼的少年天子,似乎并不是如表面上那般不务正业?

还是说,这彻查江南贪污的举动,是有某人在背后暗自操作?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之武运昌盛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