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九月初九。
东宫显德殿。
李二缓步登上龙椅,文武百官三跪九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李二环视一周,令众臣平身。
随后,李二一连发布数诏,让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等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有功之臣皆担任朝中要职,随后对魏征说道:“魏爱卿,你虽为太子余党,然朕有爱才之心,且朕听闻你素来直言敢谏,朕需要的便是此等良臣,你若无嫌隙之心,朕可升迁你为尚书左丞。”
魏征俯身便拜:“臣忠于君忠于国,绝无二心。”
“好!”李二大笑,“升魏征为尚书左丞。”
“谢陛下,臣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一番论功行赏,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眼见接近尾声,但却迟迟没有叫到罗成名号。
许多列在朝堂后方的小御史皆议论纷纷,猜测由于罗成先前开唐功劳太高,玄武门之变又出力太多,已经引起李二嫌忌,因而未曾论功封赏。
“朝下议论何事!?”
谁知李二突然一声呵斥,吓得几个御史瞬间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小臣该死,小臣该死。”
李二挥了挥手,几个御史颤颤巍巍起身。
罗成冷眼看着一切,依旧是一脸冷漠的面无表情。
“罗成上前听封!”
哗——
朝堂突然哗然一片,不是因为李二叫出了罗成这个名字,而是因为他的用词,听封!
“难不成要封国公了!?”
“登基首日便封国公,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难怪留到最后,这可是重头戏!”
一众武德老臣窃窃私语,他们谁都清楚,当初开唐时定下礼制,大唐爵位一共九等,最高是王,正一品;其次嗣王、郡王,从一品;第三是国公,从一品;随后还有开国郡公,正二品;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等。
像罗成这般功劳,不可能只给个郡公,而王、嗣王、君王又都是皇家子弟的爵位,那十有八九就是国公了,如此他便是李二登基后第一个封的国公。
“末将罗成在。”
罗成上前一步鞠躬。
谁知李二竟然亲自起身走下龙椅,把他扶起,说道:“将军可站着听封!”
哗——
又是一片哗然,连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都看不懂李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甚至连罗成自己也有些懵圈!
只见李二转身走回皇位后,面向众臣说道:“诸爱卿皆知,罗将军为我大唐江山立下过多少功劳,朕在此无需多言。自父皇起兵三年后,罗将军随我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直至齐王与废太子祸乱玄武门,罗将军又在千钧一发之际,生死危急之关头救下我性命。”
李二顿了顿,朗声道:“故而,朕与父皇相商后决定,封罗成为武圣大将军,与天策上将齐名,位在三公之上,许自置官属!”
哗——
群臣哗然!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刚刚升任尚书左丞的魏征跪谏道,“此事事关重大,绝非封赏那般简单,还请陛下三思啊!”
武圣大将军,这个名号跟李二自己担任过的天策上将齐名,这都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它居然跟天策上将一样,允许罗成自置官属!
什么叫自置官署,说白了就是可以自己封官,建立一个小朝廷!
当年李渊给予李二这个权力,那是因为李二终究是他的儿子!
罗成也有些惊讶,他完全没想到李二为了笼络自己这么舍得下血本,自制官属,要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这莫大的权力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拥有一个小朝廷,办事虽然方便,但随时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背上造反的骂名!
虽说自己不怕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君无戏言!”
李二瞪了一眼魏征,语气突然变得极具威严,“这都是朕深思熟虑的结果,还三思什么!?”
魏征不得已摇头叹气退下,李二立即再出惊人之语:“加封罗成为幽云王,与亲王同爵,领封地幽云十六州!”
群臣目瞪口呆——
这一次,连哗然声都发不出了!
异姓王!
罗成居然被加封异姓王,而且封地就在他的老家,幽云十六州!
罗成望着李二,心想这尼玛,你不是疯了吧,封大将军自制官属,再封异姓王,而且封在自己老家,就不怕我造反自己当皇帝吗。
李二恰时也望向罗成,微微一笑,好像在说,罗将军,你看我对你好吧。
……
下一刻,群臣跪倒一大片,齐声谏道:“望陛下收回成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