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大捷的消息以跑死一匹战马为代价,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传到了长安城。
李二龙颜大悦,当即诏告文武百官准备庆典。
为凯旋的罗城大军接风洗尘。
三日后,罗成与罗东二人领着先头部队凯旋回京。
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站于御道两旁,迎接幽云王凯旋。
一时锣鼓喧天!
及至宫门外。
数百文臣武将夹道相迎。
李二亲自站在玄武门外等候罗成,在看到那批雄壮绮丽的宝马白雪后。
他大笑着走上前去,罗成立刻翻身下马准备行礼。
谁知不待罗成行礼,李二竟然直接一把牵过白雪的马绳。
与李二随行的太监全都都看呆了。
当今圣上,竟然亲自为罗成牵马!
君臣二人一路同行入宫,在众目睽睽之下,李二都肯为自已牵马,罗成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客套话。
走入内宫,李二笑问道:“王兄,此役歼敌多少?俘虏多少?”
罗成疑惑道:“陛下未曾收到捷报?”
李二洒然笑道:“朕自然收到了捷报,但此刻还是想听王兄亲口再说一遍!朔方大捷!是朕登基以来对外征战的第一场大捷!”
罗成哑然失笑,只得回道:“此役歼敌三万九千七百余人,俘虏五万七千八百零三人,现已全部押解回长安城。”
李二大手一挥道:“何须押解回京?朕允许你将这五万多名俘虏全部押回封地。就算做对你此番大捷的赏赐之一。”
罗成波澜不惊回道:“多谢陛下。”
尔后。
李二在宫中大摆庆功酒,宴请百官,同庆朔方大捷!
歌舞笙歌,直至子时方歇。
吃饱喝足之后,文武百官散去,李二把罗成请到御书房,问道:“王兄,颉利已被诛杀,东突厥群雄无首,实力大损,朕的大唐铁骑随时可西征将其覆灭。今夜你可以给朕说道说道,从一开始是如何谋划计策的了吧?”
李二一直对罗成的作战计划非常好奇。
奈何罗成之前一直都不肯说。
他早就心痒难耐,所以等着庆功宴结束,他都没让罗成回府,便把罗成拉到御书房来,准备好好的问一问。
罗成知道这回是躲不过了,微笑道:“只是此事说来话长,请陛下命人沏两壶好茶来,解一解宴会上的油腻,臣也好一边润口一边说。”
“你要求倒还挺多!”
李二爽朗笑了两声,当即命随身太监沏了两壶上等的好茶过来。
罗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在李二的注视之下,不急不缓的说道:“先前颉利率十万精锐骑兵奇袭渭水,准备直捣长安城。想必陛下也知道当时的情形之危急,渭水是我大唐腹地,但周边兵力空虚。眼看颉利即将渡河,可我大唐能调往渭水的兵马,只有尉迟恭在泾阳的七万残军,以及侯君集驻守河西的河西军。”
“两支军队,不管哪一支赶赴渭水都至少都需要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可如果一旦让突厥大军抢占先机横渡渭水,便极其难再阻拦。”
“所以你只问朕要了一万轻骑,只为抢占先机而赶赴渭水?”
李二问道。
罗成点了点头:“这是为了阻止突厥兵渡河的缓兵之计,赶到渭水后,臣令手下士兵扎出一个看上去至少有五万人马驻扎的大营。颉利一来惧怕我罗成,二来摸不清我兵力,这才被迫在渭水河畔与我足足对峙了四天。
“那王兄为何又叫我不带一兵一卒御驾亲征,而是带上一帮文臣?难道不应该趁王兄与颉利在渭水对峙,率大兵渡河将其一网打尽吗?”
罗成微笑道:“陛下,这就是计划的关键之处了,我先问你,大军渡渭水需要多久?”
“至少一个时辰。”
罗成点头:“渭水河岸地势广阔,可进可退,一旦看到我大军渡河,颉利早跑了。”
“故而——”
“故而要先把他吓退!然后另择一处,将其全歼!”
“而朔方!就是臣给颉利选好的墓地!”
“可你还是没说那帮文臣有何作用。”
李二不解的问道,先前罗成嘱咐自己要带上一帮大臣,结果这帮大臣压根都没出场。
罗成苦笑道:“这帮大臣本来是有作用的,但臣却没想到陛下会带小殿下亲赴战场。”
“何解?”
罗成道:“我吓退颉利时,说陛下御驾亲征带了三十万河西精锐士兵,如何让他相信此话?”
“自然是你派人用杉树掀起的扬尘和如雷的战鼓声,佯装出千军万马。”
李二抚须笑道,想到此计之妙,犹在内心啧啧称奇。
“这只是其一。”罗成道,“更重要的,是要让他看到陛下亲征的雄风与自信。”
“试问陛下何种情况下会御驾亲征,还带着没有任何战斗力的一帮文臣随行观战?”
李二恍然大悟:“必胜之时!”
“若是一帮文臣换做一位乳臭未干的小殿下呢?”
李二顿时哈哈大笑:“妙!太妙了!难怪我与丽质一登台,颉利当即便撤退了!”
……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