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直,闻此一言,只是神色淡然。
但是,旁边的那群大臣,都不淡定了。
现在的李二,对房遗直简直太好了。青楼一事,他房遗直已经是不修官德,太子等人都惩罚了,结果他一点事都没有。
现在呢?
陛下竟然还要以选美的名义,让房遗直去选一个天下绝色的美女做老婆?
这是奉旨娶妻啊!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待遇,长孙无忌等人,他们这帮文臣武将的儿女,都是没有的。
显然,现在的房遗直,在李二的内心之处,其地位是越来越来高了,甚至恐怕都要超过他们这群老臣。
在古代,国以民为本,而民又以食为天,农业自然是根基。
现在,大半个大唐都在发生旱灾,都在闹饥荒,如果这个时候要是不处理,就不单单是怨声载道了。
于是。
这个时候,房遗直,收敛笑容,变得严肃,道:“陛下,臣的良策,是荒政十二条。”
“荒政十二条?”
李二和众臣,都是感到疑惑。
“当下,应当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再然后,则是发放救济物资……”
“嗯!”
“你仔细说说。”
李二,微眯着眼睛,听着房遗直的荒政十二条。
虽然,他的荒政十二条,很多都是李二知道的办法。但,房遗直的荒政十二条,却是更加全面性、也更加科学性,以及有着更强的实用性。
“还有,实行移民政策……”
“如今,流民四起,灾民自发流亡,朝廷遂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迁移。哪些地方出现旱灾,那就把那些地方的人,移走一些。”
“什么?”
“移……移民?”
李二,愣了一下,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不仅是他,就连在场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恍然大悟,纷纷看着房遗直。
这小子,当真是奇才啊!
的确。
以前,一旦出现灾情,朝廷往往都是直接发粮食给灾民,却不晓得让朝廷去疏通引导灾民的逃亡。
移民,就是以朝廷的名义,让灾民聚集起来,在朝廷的指导之下,迁往其它地方,而不再是让灾民自觉逃亡。
如此一来,治安性也就得以保证了,还能缓解饥荒的情况。
可谓是:一举两得!
妙。
此法,甚妙啊!
“除此之外,还得是……”
顿时,房遗直在这太极殿之中,是滔滔不绝,而所有的文臣武将,以及座上的李二,都是竖起耳朵,认认真真听着。
在房遗直的脑海里,他是吸收了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农政全书》当中,自然是有很多治理旱灾的良策。
而《资治通鉴》一书之中,也有描述各朝各代在面对治理旱灾之时,是如何去治理的。
因此。
房遗直,只是一个搬运工,将这些治理旱灾的良策,都搬了过来。
不得不说。
这些良策,对于现在朝廷要治理旱灾,那可是相当有用。
房遗直的荒政十二条,说出来之后,李二都是陷入前所未有的震撼之中,久久没能回神而来。
上一次,治理蝗虫的时候,房遗直献上来的一篇《除蝗疏》,就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不曾想到。
这一次,房遗直,竟然献上了更加厉害的荒政十二条。
在治理旱灾的良策上,不得不说,这荒政十二条,简直是好得不要太好了。
人才。
这个房遗直,当真是大唐第一人才啊!
一个房遗直,那就是顶得上文武百官,顶得上在场的所有人。
好。
实在是太好了。
李二,越听越是慢慢脸上流露着笑容。
“乖乖,这个房遗直,当真是厉害。这……这荒政十二条,听得我老程都是迷迷糊糊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程咬金,有些懵,看着房遗直。
他的眼神,正透露着,俺程咬金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就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老杜,你晓得这娃的荒政十二条,可有用?”
同样是一脸懵逼的尉迟敬德,朝着身边的杜如晦,说道。
“大有用处。”
杜如晦,扫了尉迟敬德一眼,只说了四个字。
“嘶,看来这娃真厉害啊!”尉迟敬德,嘀嘀咕咕着。
“陛下,还必须要让耕地分成相间的甽和垄,种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长在甽中,如此一来,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农作物就不会被早早枯死。”
“此外。”
“朝廷还得派专人管理与协调农耕地区的水源分配。如此一来,哪怕就是久旱不雨,也能暂时缓解旱灾的发生!”
房遗直,这句话说完之后,全场一片寂静。
“好。”
“此法,真好啊!”
“陛下,此法,臣名为代田法。”
“好,好一个代田法!”李二,微眯着眼睛,喜悦说道。
乖乖。
这个房遗直,难道还会种田了?
这番理论,要是没种过田的人,可是想不出来的。他房遗直,竟然对农作物都是这么熟悉了……
可怕。
实在是太可怕了!
环视一圈之后,见着众人都是一脸惊愕,这边的房遗直,笑了笑,又道:“最后,则是要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
“陛下,你是否记得,你私访我家的那一天,臣是恰逢去种田了?”
之后。
房遗直,眼珠子溜溜转了一圈,朝着李二,道。
“嗯,朕记得。”
李二,点点头。
“陛下,臣之所以种田,那是臣可以种出两种吉祥瑞物。有此两样,可保我大唐以后百姓丰衣足食。”
“什么?”
李二,当场就震惊了。
【亲,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们,可以顺便投一下鲜花和票票,感激不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