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城外,山林深处,溪涧潺流,徐庶攥着酒囊的手,青筋尽现。
“哼,军师还说什么蔡瑁必离荆州,我们唾手可得,现在呢?枯等数月,曹贼仗都打完了,出兵了吗?”
“三弟所言不错,我虽不像军师那般神机妙算,却也深知蔡瑁乃水战能手,陆战比肩校尉罢了,岂有胆量攻袭许昌,军师当真托大啊。”
“就是啊,还说什么,必报哥哥做荆州之主,哼。”
“唉,时也命也,二弟三弟不要怪军师了。”
。。。。。。
声声耻辱,悠悠在耳。
这些日子以来,关张二将对徐庶是多有抱怨,竭尽折辱之词。
而刘备,也从最初的极力维护,到最后不咸不淡的开脱。
人言刘玄德仁义啊,果然大奸似忠。
最初对自己是日夜不离,待如至亲,现在自己单骑出城,半日不见有人来寻。
思及于此,徐庶再次猛灌了一口酒。
他不怪关张,为将者,一直无法出头,自然心有怨恨。
更不怪刘备,毕竟,胸怀家国天下,原以为得到自己的辅佐可成就一番大业,可也是碌碌无为。
此刻,他只恨苍天无眼。
自己谋划多年,倾尽心血,去研究每一路诸侯的特点与破绽,去分析每一位谋士的才智,去剖析每一员武将的不足。
可到头来,却是黄粱一梦,一场空!
“恨!苍天负我!”
孱弱的身躯此时竟洞出雷霆之喝,撼动了周遭败叶滚落。
“智者,顺天而为,怨天者,庸碌无为也,哈哈哈。。。”
一个苍老的声调在林间响起。
回眸望去,只见白发垂垂却是仙风道骨的老人,拄着根龙头杖缓步走向徐庶。
其人正是徐庶的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
“师傅!”
一瞬间,数月以来的委屈放肆的蔓延开来,徐庶再也稳耐不住,跪倒在地,哭出了声来。
司马徽将徐庶扶起,一番耐心开导后,二人坐到了溪涧旁。
饮下一小口酒后,司马徽无奈的摇了摇头,看着阴霾的天,沉沉道:
“你在荆州的事情我听说了,这不怪你,并非苍天不助你,而是你的对手太强悍了。”
平复了心情的徐庶,开始有些莫名了,强大?
莫不是连自己的师傅都觉得蔡瑁麾下的陈陆太过高深了?当下不解,往司马徽方向靠了靠,以示迫切闻教。
“陈陆之才,确实不在你之下,可也绝对无法将你逼迫到这个份上的。
真正强大,是陈陆背后的人。”
徐庶虽然是自己最小的徒弟,可其天赋聪慧,自己是清楚的,能将他克制的如此地步,决计不是陈陆可以办到的。
“师傅,陈陆背后还有高人?”
咽了咽口水后,徐庶感觉背脊一股凉意,要知道自己一直视为天人的师兄诸葛孔明,在司马徽的眼中,都未曾有过让他如此深沉的褒赞。
能让他也如此尽态的人,一定不是简单的人物。
“陈陆的背后,是一个名叫紫渊阁的组织。”
“紫渊阁?”
徐庶自问囊尽天下英才之名,就连一些不入流的暗杀组织,他也清楚,可却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可光从这个名字,已经感觉到这个组织不简单了。
紫为何意?紫气东来,是为皇气也,创下这个组织的人,当是心图天下。
司马徽眉心皱了皱,有些忧虑的看着徐庶,好一会才开口:
“这个组织极为隐秘,我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才从一些退隐的高人口中闻的。
传闻这个组织只有七人,可紫渊阁的每一个人,能文能武,智谋无双,武艺独步。
而这个陈陆,就是紫渊阁的成员之一。”
“那其他的六人呢?”
光是一个陈陆,已经是让他近乎束手了,更恐怖的是,他还有不下关张赵的武艺,这样的人本来可称是独步天下的奇才了。
而他却只是紫渊阁七人之一,徐庶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我知道的也并不多,这个组织太过神秘了,一直都没有露过面。
不过,我暗中观测过陈陆其人,虽然智计也堪与你并肩了,可不像能把你压到这个田地的人。
所以我怀疑背后指点他的人,就是我那隐世老友所说的,紫渊阁阁主。”
司马徽说到这一节的时候,微微叹了一口气,浑浊的眼眸中,似起波澜。
呡了一口酒后,方才缓下劲来,看着一脸急切的徐庶,竟是心存不忍了,他是那么的骄傲,若是听闻此人,只怕更叹无地了。
“我只知道,这紫渊阁阁主,是个少年,闻听其人用兵过韩信,智计逾管、乐,武艺比霸王。”
只见徐庶已没有了最初的惊讶,反倒换上了一副在听神话的模样。
天才高赋的人,他见过很多,可若是到了师傅所说的这个地步,那已经是妖怪了。
坊间传言,多有夸大其辞罢了。
看出了徐庶心思后,司马徽微微一笑,长叹道:
“我且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你此刻前往卧龙岗,请出你师兄;
再翻出云游四方的大师兄庞统来,合你们三人之力,我想还是可以与那少年阁主比上一比。”
说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司马徽的声调显然是弱化不少了。
可在徐庶听来,这话却有如讥讽之言了。
两位师兄,那都是号称经天纬地的奇才。
就连师傅自己曾经也夸口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可如今又说出了这番话来,不是自己否定了自己吗?
再者说了,自己多年来,一直与二位师兄不太和气。
或许有大才者,多有自负吧。
“师傅,若然如此,你为何不出山帮助徒弟?”
三人一身本领,全都得益于司马徽。
且不论那传言的阁主,是否真有这般厉害,可如若自己请出了司马徽来,在荆州就能抬起头来了。
至少,自己的师傅,不会像孔明庞统那般打压自己。
“行了,你师傅我老了。不过。。。”
司马徽看着涓流心绪飞扬了一会,动了凡心,最后道:
“如果有一天,我查出了那位少年阁主,还真想跟他过过招。”
(关于这一段,希望大家抱着融合的态度来看。
首先坊间真的有过这一段传言,孔明庞统与徐庶都是师从水镜先生。
当然啦,兄弟们有什么建议也是可以提的,我会虚心接受。
四更完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