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为道教代言 2 僵尸先生

小说:我为道教代言  作者:奈何人生  回目录  举报

最让陈曦搞不明白的是,明明已经民国了,居然还能有清朝,陈曦只能说现实世界都有鬼了,民清共存也没什么?

“师弟回来了”问才看着打坐的陈曦问道?

陈曦点点头,为了更好传播茅山术,陈曦直接把九叔义庄变成了道观,因为陈曦基本附近的人都来这里上香。

而这里小镇也变成了县城,街道上到处都是军人在巡逻,陈曦的军队可是很正规,湘军可是很强大的兵种,在满清后期能与湘军比肩的,真的没几个。

“师兄,师父了”陈曦看着平时不好好修炼,有点傻里傻气的样子。

“嗯,师父去给人看病了,不过上次师父跟一个传教士吵了起来”文才淡淡的说道,在他眼里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了,修行二十几年才几丝法力,估计没什么奇遇一辈子只能当个道童,九叔比较心痛他,把他当儿子养,也没催他修炼。

而秋生比他天赋好多了,就算不怎么修炼到现在,也有二十多丝法力了,是九叔的跟班。

而陈曦到现在也才三十几丝法力,不是陈曦不够努力,也不是陈曦天赋不行,主要原因是因为每当陈曦提炼法力,其中九层被那颗珠子吸收了。

“哦,这里居然会来传教士”陈曦淡淡的说道?赶又不能赶麻烦。

“是的,任老爷出钱给他盖了一座教堂,还有任老爷请师傅过几天去喝什么外国茶”文才说道。

“好,我知道了,师兄外面来了香客,你过去接待一下”陈曦点点头,看样子是剧情发生了,不过我这蝴蝶闹的有点大啊,居然来了传教士。

修炼完的陈曦回道自己家中,脱掉自己的军衣,旁边的侍女到好洗澡水,这是用柚子叶泡的水。

陈曦洗完后,穿上道袍对三清挂像拜了拜“弟子陈曦茅山传人拜见圣尊”插上香。

来到桌子前,从柜子里拿出狼豪笔(被九叔开过光),拿出一张绿色纸,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鲜血。

这些都是陈曦这么多年存的,他带军队不是剿匪就是,抓灵兽,灵兽这个世界太少,又不好抓,陈曦这么多年也就抓到一只公鸡,他当时带着1个营的兵马,子弹都用黑狗血泡过。

还伤了一半的人才杀死它,陈曦把它带回给九叔,九叔都很开心,这个世界灵兽可遇不可求,他这么多年很少遇到灵兽,遇到了也是一种修行灵兽,它们不做恶如果收了它们会有损功德。

而陈曦杀的这只可是吃了一个村的人,不然可不会那么凶,最后公鸡皮被九叔给做成了绿符纸,血被九叔用特殊物品封了起来,肉被九叔用药材做成了药酒,每次陈曦几人打座都会喝一口,能更好的吸收灵气(符分黄,绿,蓝,紫,银,金)

陈曦捏了一个剑指,口中念道“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唯道独尊。符有金光。罩覆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鸣。通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符上传来一道金光,陈曦气喘吁吁的看着符纸“成了,金光咒符,这消耗太大了法力全用完了,这绿符果然不是我这种道童玩的,连师傅筑基巅峰的修为都要认真画,没把我吸干就算好的了,太鲁莽了”陈曦暗暗的发誓,以后再也不画绿符了。

“好累,睡一觉”陈曦直接躺在床上睡着了。

几天之后陈曦来到道观“师傅”陈曦看到九叔恭敬的说道?

“嗯,曦儿来了”九叔淡淡的说道“怎么法力又倒退了”九叔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曦。

“师傅,我画了一张绿符金光咒,法力被吸干了”陈曦无奈的说道?

“你啊,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绿符是你能画的,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九叔教训着陈曦,其实心里很开心,下次四目过来的气气他,谁让他老是拿他徒弟嘉乐气我。

九叔想想就生气,想想自己的三个弟子,大弟子文才,天赋不行,还懒,二弟子秋生天赋很高,可就是一个花花公子,整天都不知道修炼,而三弟子陈曦天赋强大到让他都惊讶,可是居然是传说中的万漏体,修炼出来的法力,十去其九。

而四目每次都打击他,好歹人家嘉乐都可以赶尸了,法力更是有70多丝。想想就来气。

“师傅,我知道错了”陈曦可伶的说道,如果不考虑他没有可伶的表情,哪久确实很可伶。

“算了,记住就可以了,走吧跟我去喝外国茶”九叔本来想带文才得,不过看到陈曦他改变主意了。

“好吧,师傅带文才一起去吧”陈曦对九叔说道?

“是啊,是该带他见识见识世面了”九叔点点头。

一路上本来想跟九叔打招呼的,不过看到陈曦后,都来套近乎来了“我是不是不应该带他来”九叔看着被人群包围的陈曦淡淡的说道。

“师傅,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弟是整个湘西最大的公子哥,他打了那么多土匪,还把农业税降了,他就是湘西的活菩萨”文才淡淡的说道。

九叔点点头想到自己居然是活菩萨的师傅就更开心了,决定回去给文才也买一架单车,本来陈曦想送两个人一人一台,不过被九叔拒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为道教代言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