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神话:从沉香开始 第四十三章仙山大弟子林路

虎力大仙吐血整整吐了三升,最后直到血全部吐干了才算是嗝屁了。

刘彦昌看着已经算是彻底挂掉的虎力大仙,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缓缓开口说道:“唉,太无敌而找不到对手,也会感觉到淡淡的忧伤。”

刘彦昌开口将这句话说完后,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笑意后,双手叉腰就是哈哈大笑。

不过刘彦昌笑着笑着,然后就听到从他身后传来了紫霞仙子那冷漠的声音。

“走了,再呆在这里,天庭就要来人了。”

“天庭?天庭来人又怎么样。哈哈哈。”刘彦昌听着紫霞仙子所说的话,脸上的笑意还是没有收敛的样子。

紫霞仙子闻言脸色彻底一黑,她心里清楚要是不把话说清楚,以刘彦昌的智商绝对是不会明白问题的严重性的。

紫霞仙子轻描淡写地开口说道:“如果天庭来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到时候我们就要被天庭派人追杀了。”

一听到留在这里居然会被天庭派人追杀,刘彦昌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起来,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要是第一次见到刘彦昌的人,看到刘彦昌这个样子,还会把刘彦昌这个样子当做是真实的刘彦昌。

但是紫霞仙子和刘彦昌接触了这么久,已经是彻底摸透了刘彦昌的脾气了,这种样子绝对是刘彦昌正在想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逃跑。

果然没等一会,刘彦昌的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精光,单手微微一举,放在嘴边稍微晃了晃,然后微微吐出一口气。

刘彦昌一本正经地开口说道:“看来呆在这里已经是极为危险了,当然我心里还是想留下来战斗的,但是无奈肩膀上还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

“好吧,我同意撤退。走吧。”

刘彦昌装模作样叹息了一声,然后慢慢转身,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变得有些低沉一般,紫霞仙子还没见过刘彦昌这种的状态,一时之间还分不出真假,差点呆愣在原地。

不过最后紫霞仙子的脸色瞬间变得漆黑无比,因为就在刘彦昌经过紫霞仙子身旁的时候,缓缓抬起了手。

只是这只手并不是要放在紫霞仙子的肩膀上,而是神乎其技地绕过所有的位置,直接放在了高耸的一座山峰上,微微一捏。

“我—要—宰了你这混蛋!”

紫霞仙子炸了,就在刘彦昌手掌一捏之后,当即就像是吃了一个炸药桶一样,轰的一声当场爆炸。

刘彦昌看着紫霞仙子那满脸杀意的表情,内心微微一抖,他本来想要伸手扶住紫霞仙子的肩膀,然后潇洒跑路的。

但是他的手居然在关键时刻一点都不收控制,居然直接放在这疯女人的山峰上。

夭寿了!这下子岂不是要被活活拍死。

刘彦昌稍微一想这件事的严重后果,顿时觉得心里一阵毛骨悚然,随后都不敢继续深想,头皮一阵发麻,接着一个百米冲刺跑到了小沉香的面前。

一把将小沉香抗在肩膀上,然后就是夺路狂奔。

紫霞仙子丝毫没有放过刘彦昌的意思,眼神之中的杀意明显无比,甚至飞行的速度比刘彦昌还要快出一线。

就这样两人,一追一逃,身影瞬间消失在茫茫的十万大山之中。

……

九天之上,有一处高山。

这高山名为问道山,在问道山上有一名准圣整日潜心修炼,不过这一日准圣心神感觉有些不宁,于是从潜修中醒来,掐指一算。

只是一算,准圣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惊色,低声说道:“没想到这世间居然还有心魔劫实体,先天魅魔转世出现。”

准圣只是稍微掐指一算就算出了先天魅魔的位置就在人界之中的九域十妖的区域中。

虽然天机之中,在这先天魅魔附近还似乎隐藏着一片无论如何也看不清的混沌,但是这等能够突破到圣人的绝好机会,准圣还是不想放弃的。

因为圣人之下皆为蝼蚁,而他修炼十万年为的就是不成为一只蝼蚁,为的就是独坐千万载,笑看天下风云变。

他要成为天地间的永恒存在!

轰隆!

一道明亮的雷电突然在问道山上一闪而过,威力之大足以轻易覆灭一处圣山道场,而对于这道雷电,在问道山上修炼的诸多弟子也都早已熟悉了。

因为这道雷电就是来自天道的警告,毕竟这座圣山的主人,寿元已到了极限。

准圣感受着天道的警示雷霆,眉头微微一皱,他现在浑身散发着淡淡的死气,寿元已经不足,而且天道一直紧盯着他,防止他临死前破坏三界九天的秩序,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亲自下界。

准圣认真开始思考着,最后决定还是派出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下界,不管是实力还是阅历,在九域十妖的区域还是可以闯荡下去。

准圣手掌缓缓一抬,然后轻微地挥动着手掌开口呼唤一声。

“大弟子林路何在!”

一句话一说,当即从问道山的山腰处,一道犀利无比的剑光一冲而起,直接冲上了问道山的顶点,来到了准圣的静修洞府前。

林路一身白袍,气质缥缈,身后背着一把剑鞘雪白,剑柄绑着一把蓝银色的剑穗。

林路走到洞府之前,毕恭毕敬地弯腰敬礼说道:“林路在,还请师尊吩咐。”

准圣并没有露面而是随手一挥丢出了一块散发着流光异彩的玉质罗盘,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块罗盘是一个好宝贝。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神话:从沉香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