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的女儿遍布诸天 第五章默默跟随的林玉(求收藏!!!)

不知过了多久,辰风感觉自己的丹田达到了饱和,于是便收功而起。

咔嚓!!

冰球开始破碎融化,然后露出了他的身影。

睁开眼睛,一股寒气从眼眸中一闪而逝。

然后他低头看向怀里的小龙女,见她并没有异样,睡得还挺香,这才放心下来。

而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叮!恭喜宿主第一次修炼成功,内气使女儿改善了身体,奖励20年内力珠x1,本任务具有唯一性,下一次不再触发奖励。”

辰风一怔,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查看了一下空间中的内力珠,然后拿在手里打量。

内力珠:低武世界中的产物,吸收以后可增加相信的内力,无副作用。

“凭空增加二十年的内力,估计让我可以瞬间达到一流的修为,还不错。”

辰风只是刚才的修炼,他现在已经是二流初期了。

这里的修为划分听林玉说是三流、二流、一流、绝世、先天。

每一个境界又分为初、中、后三个小阶段。

而如今的五绝,也都是在绝世修为这一块,五绝,说的就是五个绝世强者,南帝北丐,东邪西毒,还有中神通。

先天也有,不过曾经的王重阳因为先天功的原因,那也只是伪先天而已。

辰风来到门口,便看到盘坐在那里的林玉,他知道她是在为他护法。

并没有打扰她,而是径直来到古墓外。

“咯咯,小鹿鹿别跑,我们一起玩耍吧!”

看着正在和小鹿嬉戏的李莫愁,北辰突然想起了现在还是射雕的剧情。

因为小龙女还是婴儿,那么黄蓉和郭靖也还没有走到一起,根据时间线推测。

小龙女出场是十八岁,杨过是十三岁,那么小龙女要比杨过大五岁。

而郭芙出场是九岁,小龙女要比郭芙大八岁。

如今小龙女也才是婴儿,所以综上所思,现在郭靖和黄蓉还没有在一起,杨康和穆念慈也没有认识。

也就是说,现在的时间剧情还在射雕时期,而且黄蓉和穆念慈都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小萝莉。

“这样的话,我似乎可以去江湖上看看,看看那个古灵精怪的女诸葛黄蓉和温婉典雅的穆念慈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

想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怀里的小龙女,微微一笑,然后转身进了古墓。

进入古墓,林玉还在那里打坐,听到脚步声,她立刻醒来。

当看到是辰风,她这才缓缓起身,“上神……”

辰风摆了摆手,说道:“本尊要下山去,特来和你说一声。”

什么?

听到辰风说要离开,林玉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他要离开,她也不能挽留,也挽留不住。

“我……”

她有些口不能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只是心里的那份痛让她无比清晰。

日久真的会生情。

她很想和辰风一起下山去,跟在他的身边,哪怕做一个伺候的丫鬟她也愿意。

不过古墓又能怎么办?她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儿女私情一走了之。

见她低着头不说话,辰风颔首道:“这些时日的居住,本尊会给你报酬的。”

话毕,他转身便离开。

而林玉抬起头来,眼眶处早已挂上了明晃晃的泪滴。

看着辰风的背影,她竟然大声的说道:“我不要你的报酬,那是我心甘情愿的。”

辰风微微一顿,头也不回,依旧缓慢的离开。

直到辰风的身影消失在古墓里,她才快速的追了上去,然后依偎在门口眼睁睁的看着辰风离开,而泪水早已化作断线的珍珠低落在地。

“唉~”

一道幽幽的叹息声在林玉的身后响起。

“小姐,请恕老婆子多嘴,女人呐,只要喜欢了,就要去争取,不然将来后悔的依旧是我们女人,就像当初的林小姐一样,至于古墓,老婆子会照顾好莫愁丫头的。”

言尽于此,孙婆婆转身离去,只留下林玉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然而听了孙婆婆的话,林玉眼眸一亮,擦了擦眼泪,向着古墓里道谢。

“多谢孙婆婆指点,以后古墓就有劳婆婆了。”

言毕,她飞身一跃,便出了古墓,向着辰风离去的山下奔去。

没多久,便看到了小路上缓慢行走的辰风,然后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不远也不近。

辰风闻到一股体香飘来,便知道是林玉来了,因为林玉的体香他很熟悉,清新如同兰花。

但他并没有说什么,依旧缓缓的走着,深怕惊醒了怀里的小龙女。

来到山下,进入小镇。

听到人声,小龙女终于醒来,辰风微微一笑,然后抱着她在镇上的客栈开了一间房。

进入房间,林玉也默默的跟了进去,不过辰风并没有理会,依旧逗着小龙女。

片刻,小龙女哭了起来,旁边的林玉连忙走了过去。

“上神,龙儿恐怕是饿了,我这就去客栈给她做米汤。”

辰风见她打算离开,随手从空间里扔给了她一锭银子,这些银子都是当初他在古墓的密室里收走的。

对于他来说,要培养小龙女,自然少不了金银,女儿要富养他还是知道的。。

“拿去吧!”

“哦哦!”

其实林玉身上还真没有钱,忘了带,所以她还是脸红的接过银子。

(新书,求收藏,求包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的女儿遍布诸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