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古城祭 第三十三章 试制

小说:古城祭  作者:君行早  回目录  举报

又过了五天,两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得意的神情来了,当他们把各自的蛙塑摆在郑东家的面前时,郑东家打冷眼一瞅,就说:“这回吗,还真有点意思了。”

这一回两个人的蛙造型有些相似,都是性情温和又精神饱满的样子。不过郑东家还是补充了重要的一条意见,说:“蟾城既然是神蟾鸣叫之地,所以这必须是一只正在鸣叫的神蟾。”

两个年轻人听了,对望一下,又都端起泥蟾,回去照着郑东家的话去做了。

还是过了五天的时候,两个人共同端着一个泥蟾的造型,摆在了郑东家的面前,郑东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泥蟾——

泥蟾造型简洁,神态祥和,两眼神情饱满,鸣叫的口型恰似舒张弛缓之意,观其型,辩其意,犹如听到了那绵长、悠远的美妙之音。

郑东家端详了好长的时间,终于稳稳地坐在椅子上说:“好,这个造型真是好!这才是蟾城之意,这是个定型之物,就照着这个做。不过这只是开始,正式的雕塑神蟾要有一头牛那般大才行。”

正在两个年轻人试制神蟾造型的时候,郑东家和烧窑师傅开始了新陶窑的修建,烧制陶器,郑东家不仅是行家,那可是顶顶的专家。

他清楚地知道,烧制神蟾这样超大型的陶器,用一般的烧制盆碗的陶窑一定是不行的,但是这是新事物,是个创造,什么样的窑会烧制合适,没有标准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实验。

怎么实验那,陶窑的建、拆,那都是大的工程啊,那得什么时间,什么代价呀。郑东家的觉睡得少了,饭吃的少了,一天到晚苦思冥想的就是,烧制神蟾的陶窑。

一件事情即使是跟一团乱麻似的,毫无头绪,但只要你整天的去思考它,就一定会理出头绪来。几天过后,一个烧制神蟾的陶窑程序,终于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建造这样一个烧制神蟾的陶窑,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标准就是在普通陶窑的基础上试烧。

第一次试烧,郑东家让烧窑师傅在陶窑的中央,成品字形码放了三个特大型的瓮,烧制的结果,经过郑东家和几位大工匠的查验,远远没有达到百件贡品陶器的水平;

不但大瓮整体不透明,就是色彩也十分浑浊,根本没有形成鲜艳的色彩。大家一起查找原因,发表看法,一致认为火候不到,温度不够。

郑东家认可了这个结论,可能有人说了,温度不够还不好办吗,多加柴禾,增加燃烧的时间呗。

其实这是外行人的想法,郑东家清楚,这样普通的陶窑,在达到了一定的剧烈温度以后,就会崩窑,整个陶窑崩塌。

陶窑崩塌的原因是什么?热度是向容体上部集中的,温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流就会冲破陶窑的顶部造成崩塌。

为了提高烧制神蟾的温度,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窑室的高度,可是提高到什么程度?为了使窑室内气流的流通通畅,窑室的高度和直径,拱度都是有一定比例的。

郑东家和烧窑师傅费尽了心思,根据多年的经验,又设计了一套新的窑室容积,郑东家十分清楚,这次实验不能够再用普通的陶窑了,于是按照设计方案新建了一座陶窑。

这一次放进陶窑试烧的,是一只大鼎,鼎的厚度是以前试烧瓮的五倍,这是郑东家刻意要求的,因为神蟾的雕塑体积是很大的。

这只大鼎的试烧,石榆足足烧了三天三夜,郑东家和烧窑师傅也整整地在窑前守了三天三夜。

可是在每一天里他们的心里都充满着激动,因为他们从观察孔里看到的,烧制中的大鼎,正呈现出他们心里预期的渴望,大鼎硕大的体积,在窑中呈现出了和百件进贡陶器同样通透的色彩。

果然不出所料,这只大鼎的出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件空前的宝物,大鼎通体呈半透明状态,即使是立在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通体的青绿色中都泛出青、蓝、绿、黄、红五种色彩。

就像碧青的瀚海水中,映照出艳丽的朝霞,那种美妙撼人心魄,令人激动不已。

郑东家也没有想到会烧制出来这样神奇的效果,所以他还是决定把这件宝物献给了王宫,东蟾王和百合王后看了,欢喜非常,把它视为镇宫之宝。大鼎的烧制成功,象征着烧制神蟾已经成为可能。

这时候,两个年轻人也把一头牛般大的神蟾雕塑成功了。

神蟾塑像被摆放在搭起荫棚的场地上,一圈欣赏的人围得水泄不通,郑东家在最里面,围着神蟾塑像看了几圈没有说话,他的脚步站住了,朝着大家说:“大家看看,塑的怎么样?

“”太美妙了,和真的一样。另一个人马上打断了这个人的话说:“马屁都拍到马蹄子上去了,你见到真蟾啥样啊。”

“就这个样,你看这不跟活的一样吗,活灵活现的,多神气,你看那口型,就好像看到了它在鸣叫一样,这一回我们蟾城就等着吉祥降临吧。”

这个人的评价真是说到郑东家的心里去了,他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经过了三个七天的时间,神蟾塑像阴干达到了入窑的要求,可是经过烧制后,却令人大失所望,神蟾塑像烧制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能够达到大鼎的水平。

郑东家和烧窑师傅都熬得两眼通红,郑东家看着身心疲惫的烧窑师傅,说这是预料中的事情,我们把烧制神蟾先放一放,休息几天,思想出来一个可行的方法后,再接着做。

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坚持和努力是两个基本的要素,如果连这两个要素都不具备,所做的事情定会徒劳了。

神蟾塑像的烧制,几乎是在制造一个神话,这样说并不确切,因为这个神话故事已经存在了,并且在蟾城广为流传,但是真正看到过传说中的神蟾,还未有其人。

如果神蟾烧制成功,安然端坐在广场上,实质上是复制了这个神话的存在。

人们热切地盼望着神蟾塑像的出现,还有着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那就是在蟾城还有一个传说——

“神蟾不但能够传播福祉,庇佑世人安康,如果看到神蟾的人,还一定会成为圣人,会获得福气和吉祥。”

这就使神蟾的烧制成功,不但是东蟾国国王和王后备受关注,同时也是东蟾国的百姓们心中的挂念。

正是在这样的关注中,郑东家和郑记窑场的大工匠们,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神通广大的神匠,是上界下凡到东蟾国来施福祉的。

越是受到如此的关注和爱戴,就越加重了郑东家的心理负担,试制神蟾塑像已经两个月过去了,郑东家人整整廋了一圈。

从多年的烧制陶器的经验积累中,郑东家冥思苦想了多日,终于总结出了一个控温烧制法,直接地说就是小火慢功。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烧窑师傅说了。

烧窑师傅肯定地说这么做有道理,大的器物一时半会烧不透,何况是神蟾塑像这么大的器物,如果再用大火急功,很可能就会出现外焦里生的情况,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幻彩了。

用控温法烧制神蟾塑像,郑东家和烧窑师傅达成了一致,神蟾塑像并没有出窑,而是按照既定方案接着烧。

这次郑东家安排了持久战作息法,除了自己和烧窑师傅各带一个人烧制外,又新增了一个班让郑辉带着烧,这样三班倒作业,做到了劳逸结合,不然时间长了谁都坚持不住,一旦有了疏忽之处,也就宣告前功尽弃了。

郑东家做了第一班,他重新点燃了骆驼榆,一丝不苟地观察着窑内的情况,当窑内再次欢跃着一片蓝色火苗的时候,郑东家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

燃烧吧——燃烧吧,骆驼榆是东蟾国的珍稀植物,我有信心用它一定会烧制成功神蟾塑像,因为那是东蟾国百姓福祉的象征,它是东蟾国神蟾传说的再现。

郑东家甚至已经隐约地看到了,在碧波万顷的瀚海上,一尊神蟾放射着青、蓝、绿、黄、红五色的光芒,那光芒笼罩着东蟾国,在天空上形成五色的祥云。

忽然祥云中传出悠扬的声音,像传说中的凤鸣,像仙人的琴声,像洞箫的演奏,也像春风解冻那温暖、和煦的变化之声。

那声音召唤着东蟾国的百姓们,人们纷纷出门劳作,柳树下坐着白发的老翁,击瓮而歌,与那蟾音和鸣,声音欢悦而悠远;

而孙儿正在绕膝唱着童谣:神蟾地,福祉生,人人劳作好心情,幸福安康祥云下,远离争斗享太平。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古城祭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