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古城祭 第二十七章 神奇骆驼榆

小说:古城祭  作者:君行早  回目录  举报

郑家窑场真的生产出了新的东西,说起来这个东西被烧成了器物也是天意。原来郑家窑场烧窑的柴禾都是民工从山上砍来的树木,卖到窑场里多少钱一车,或者是多少套盆一车。

这些树木的种类很杂,有榆木、杨木、柳木、苕条、骆驼蒿、桑木等,树木都是硬杂木,用来烧窑的火头很硬。

这天烧窑师傅看看窑里烧的器物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但是还欠了一点,就在柴禾跺上抽出了一根较细的木头,这根木头一拿在手上,烧窑师傅就觉得很蹊跷——

木头不粗却是出奇地沉重,也看不出树皮的纹理,被一层厚厚的白色绒毛包裹着,头一次烧这样的木头,烧窑师傅也不认得这是什么木头,就顺手填到灶膛里去了。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根木头在灶膛里就是烧不尽了,更令他感到稀奇的是,窑里的火苗由红变蓝,这满窑的蓝火苗也是烧窑师傅第一次见到的。

本来是一根不粗的木头,已经烧了两个时辰,一片蓝火苗越着越欢,眼看着窑里的器物由红变白,已经烧过了火候,烧窑师傅的心里乱了方寸,没了主意,就急急忙忙地去找郑东家来看。

郑东家听烧窑师傅说了原委,并不相信,哪会有这样的事情,自己干了大半辈子窑场,什么柴禾没有烧过,哪见过什么蓝火苗,就是豆油烧了两个时辰也早该熄灭了。

郑东家半信半疑地跟着烧窑师傅来到窑跟前,往灶膛里一看,顿时吃了一惊,跟烧窑师傅所说的情形一样,再看窑里的器物已经完全变得白而透明。

这时候烧窑师傅凑上来说东家,赶紧着用水把火浇灭了吧?

要说郑东家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遇事有主见,他很镇定地说不用,就让它继续烧,看它能烧出个什么样子来。

东家就是东家,一句话就承担了责任。等到窑里的火息灭了,几天后窑凉了,郑东家带着一帮人来出窑,扒开了窑门一看,大家可就都傻眼了——

一窑的陶器全都变了形,并且都粘在了一起,不要说用手拿不开,就是用棍子撬,也还是撬不开,郑东家火了,让人用锤子砸,这才砸下来几件。

令人惊奇的是,被砸下来的几件器物,虽然没有完整的形体,却竟然没有破碎。郑东家感到好奇,在窑场里做了半辈子,还没有经过铁锤砸瓦盆,居然不破碎的。

他走上前去一看究竟,被砸下来的是一套盆,大盆里面套着二盆,二盆里面套着三盆,三盆里面套着大碗,大碗里面套着盏。

不管是盆还是碗,全都变了形状,成了圆不圆扁不扁的了,郑东家伸手过去想要拿起一件来看看,没有想到几件盆碗已经变成了一体,钉绑铁牢的一般。

郑东家只好让人用铁锤把它们分别砸开,在铁锤的作用下,最外面的两个大盆最终破碎了,可喜的是里面的三件盆碗却保持了烧制后的样子。

郑东家弯下腰去,拾起一只碗来端详着,这一细看,他可是立刻感到了一阵惊喜,只见这只碗是青中泛绿,他轻轻地敲击,竞发出铜钟铁瓮一般的声响。

为了看看它的结实程度,他拾起一块大盆的残片向一个碗砸去,竞然发出了“嗡”的一声,然而那大盆的残片和碗却都两相无恙,完好无损。

所有在场的人都现出惊异之相,郑东家感到十分好奇,从一个伙计的手上要过铁锤,举过了头顶向着那只碗砸了下去,只听“咔”的一声响亮,郑东家两臂被震得酸麻,再看那只碗,不要说没有破损,就是连一道璺也没有出现。

在场的人都看得惊呆了,无不为之震撼和倾倒。妙!妙!真是绝妙!这哪里是陶器,分明是铜打铁铸的一般,众人和郑东家都连连惊呼。

大家本以为把一窑的器物烧废了,郑东家会大发脾气,所以都屏住呼吸,谁也不敢多言。

现在看到郑东家这种欣喜若狂的表情,在场的人也都欢呼雀跃起来。理所当然地,这件新鲜事很快就在窑场内外传开了。

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一窑陶器废了,却烧出了一个奇迹,郑东家那是干什么的,既然是奇迹,他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开发。

他和烧窑师傅共同调查当地的老乡,这才知道,当天填进窑里烧的最后一根木柴叫骆驼榆。是一座孤山上独有的树木品种,一般的树木经过十年的生长就可以成才了,可是一棵胳膊般粗细的骆驼榆,却要生长到百年之后。

由于它的生长年限长,质量也是出奇地重,木材砍伐后放进水里,都是飘在水上的,而骆驼榆榆放在水里,却会沉下去,这就说明骆驼榆不但是质量重,生长的密度也是极其罕见的。

木材要晾干后才可以做烧柴,而骆驼榆即使是在雨天里刚刚被砍下来,放在火上,也立刻会燃烧起来,并且燃烧的时间是普通木材的十倍以上,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燃烧温度也是普通木材的十倍以上。

但是由于骆驼榆的数量很稀少,又难于砍斫,所以在窑场买来的烧柴中很难碰到,这是第一次,并且那根木头有事先折断的旧痕,看来这也是它被砍伐下来的原因。

郑东家没有放过这第一次,自从知道了骆驼榆的根底,郑东家就已经确定,这是蟾城山里罕见的宝物,所以他就特别鼓励老乡,继续在孤山里寻找骆驼榆砍伐。然后郑家窑场以高出普通木柴十倍的价格收购,不出一个月的功夫,郑家窑场就收购了十几捆骆驼榆。

为什么是捆而不是成根的木材呢,原来骆驼榆的砍斫十分艰难,老乡们有没有像样的斧、锯,所以只能挑选细小的灌木砍伐。

那些尚未成材的枝干如榆树一样丛生,都还没有长成高大笔直的树木,就是胳膊般粗的骆驼榆树,砍伐下来也要几天的时间。

窑场收购骆驼榆的用途就是用来烧窑,当然不是用来烧普通的陶器,经过了几十次的烧制试验,由于骆驼榆烧制的陶器,经不住高温,在烧制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全部变形。

这可难住了郑东家,根据多年的制盆经验,他很明白,要想在高温中陶器不变形,就一定要选用新的陶泥来制坯。

郑东家昼思夜想,反复地琢磨,根据多年的制盆经验,制坯的泥料越熟越好,也就是采挖的陶土经过长时间的放置,然后再和泥,这叫做去性,也叫醒泥;

也就是由生性经过自然的变化成为熟性,但是经过这么处理以后,烧制的陶器虽然窑温提高了一些,但是骆驼榆在灶膛里还没有燃烧到一半的时候,陶器就变形了。

郑东家来到了瀚海边,站在采挖陶土的坑旁边,眺望着无际的瀚海,陷入了沉思。

忽然一个新的想法出现在脑海里,在中原的时候,为了陶坯开裂,就是让陶土长时间地在太阳底下晒;

可是眼下的陶土却是在瀚海边采挖的,而且制出的陶坯质量非常优良,无疑这里的陶土在千百年以前,是经过海水浸泡过的,那么在瀚海的底部会不会采挖到更加细腻、更加凉性的陶土呢?

郑东家把这个想法和烧窑师傅说了,烧窑师傅觉得有道理,因为深水下的泥土性体应该更加寒凉,也许会经得住高温的烧烤。

事不宜迟,郑东家就带着儿子郑辉和烧窑师傅等一些人,乘船到了瀚海的深水区,用专用的作业工具,从水下挖上来几百斤的河泥。

回到窑场后,又经过踩泥等几道严格、细致的工序后,制出了一些盆碗的陶坯,又经过了七天的阴干,达到了入窑烧制的要求……

这次烧制试验,虽然还是没有烧制出成型的陶器,但是郑东家却大喜过望了,因为他看到就在骆驼榆已经燃烧完大半的时候,陶坯才刚刚变形,这就说明,在瀚海深水下采挖陶泥的路子是对的。

就在这个时候,烧窑师傅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建议,他说现在制作陶器的陶土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不允许含有沙土;

而他根据多年烧窑掌握的经验,如果陶土中含有一定成分的石英砂(不是沙土),将会提高陶坯的烧制温度,制成的陶器质量会更好,更结实。

听了烧窑师傅的话,郑东家的心里像忽然打开了两扇门,对呀,石英砂十分耐高温那,而瀚海底部的表土,就是一层厚厚的石英砂,这层石英砂颗粒均匀,性质寒凉,真是最理想的陶泥成分。

郑东家和烧窑师傅又琢磨了几天,终于确定了在瀚海深水区采挖石英砂的方案。

几天后,郑辉把一船瀚海深水底下的石英砂运到了岸上,郑东家对待珍宝一般,把石英砂搬到了窑场,又经过和烧窑师傅、制坯师傅、和泥师傅的多次配比、试验,终于又一批从未有过的陶坯入了窑。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古城祭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