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古城祭 第二十章 窑场开张

小说:古城祭  作者:君行早  回目录  举报

看到其他的工匠都已经陆续上工,郑东家和儿子郑晖也着急筹划建窑场。

筹建窑场不像那些木匠,有了手艺就可以上工了,这是企业,而且是个大型的企业,在蟾城连使用瓦盆的人都没有,就更不用说烧制了。

瓦盆是泥做的,但可不是什么泥都能做瓦盆,那得有专门的陶土,这种土在地表很深的地方才能开采得到。

来到蟾城的这些天里,郑东家和儿子在许多地方进行了采挖,都没有符合做盆要求的土源。

这一天郑东家因为这事正在发愁,女儿在住娘家,百合王后来看望妹妹东环,看到老伯愁眉苦脸的样子,她很挂心的探问了,郑东家就把土源的事说了。

百合王后安慰了一些不要着急的话后,忽然说老伯,我还记得你的话,多年的河底泥熟性,应该符合陶泥的要求。

郑东家说我还记得你的话,其它地方我和郑辉已经看过,并没有合适的土源,现在也只有瀚海的底泥还没有验看,但愿能够如愿以偿,如果是那样,窑场也就开工在即了。

百合王后听了郑东家的话,心里忽然像开了两扇窗子,他兴奋地说诶吆,那样最好,窑场开张,可是蟾城百姓的福祉,使用树皮筒子的日子有望结束了。

郑东家见王后如此说,知道她为百姓的福祉着急,就说明天我就和辉儿一道去瀚海边,挖取那里的河泥来做实验,但愿苍天开眼,能够做出不开裂的盆坯来。

到了第二天,郑东家爷两个早早地就来到了瀚海边,铲开草丛和芦苇,里面尽是黝黑细腻的泥,郑东家捏了一些放在手心上,搓来搓去的仔细观察

郑东家发现这种泥的含沙量竟真的很少,原来瀚海的底泥都是碱泥,所以含沙量极少。

郑东家和儿子感到兴奋,抬了一罐瀚海的底泥回到家里,经过细心地和、踩之后,又醒了两天泥,做成了简单的盆坯,并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

郑东家像照看婴儿一样每天看护着盆坯,四天之后,他用手指弹了弹盆坯,发出了“咚咚”的声响。

郑东家的心也跟着咚咚地跳起来,他端着盆坯朝着太阳,眼睛扫描着盆坯的每一个部位,竟没有发现一处裂璺,这让他放下了盆坯,像孩子一样高兴得跳了起来。

陶泥的发现确定了窑厂的兴建,烧窑每天要冒出大量的烟尘,所以窑厂不能建在城的中心,经过几天的踏查,郑东家就选择了城西一块平坦的地方作为窑厂的场址,这里紧邻瀚海,采挖陶泥也较近。

建场的劳工不够,东蟾王就动员百姓来参加,工钱由王府暂时垫付,等到窑场出来产品,有了收入的时候再还。

因为有了王府的资助,窑场的主体建筑——陶窑和制坯车间、制坯木轮等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

郑家窑场又在当地的百姓中招募了几十名挖土工、踩泥工、蹬轮工、运坯工、晾坯工、光坯工、砍柴工。

这些人虽然是窑场的小工,或者叫二级工,但是也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才能够上岗的。

主要技术工如制坯工、码窑工、烧窑工都是郑东家从中原带过来的成熟工匠,尤其是制坯工,在窑场里又叫掌桌的,地位仅次于东家,是窑场的栋梁,掌桌的制坯技术,没有三年的苦功,是掌握不了的。

大量的陶土从瀚海边运到了平整好的场地,几个新招募的踩泥工就说,我们这个活简单,不用学,咱们蟾城人干别的不在行,和泥那是看家的活计。

这话不假,马架子房每年都要抹泥两遍以上,要不然抗不得雨水的冲刷。几个人的工作态度积极,说咱们到窑场里是来干活的,在这杵着要工钱像什么话。

于是几个人就提水,翻土,脱了鞋,挽起裤腿,光着脚板踩在泥堆里,锹镐齐下,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和好了一大堆泥。

忽然一个人看到郑东家匆匆地走来,就说你看亏得我们勤快,先和好了这一大堆泥,要不然东家来了还不得斥我们怠工。于是几个人都显出得意的神情,就等着郑东家走到跟前来夸奖他们。

哪想到郑东家来到跟前,连和好的泥也没有看一下,就说这泥不是这个和法,你们白费了力气,这个泥废了。

几个人听了心凉半截,心里话说我们干别的不行,和泥可是经常做的,这已经是尽了心,加了仔细,他们以为这个活已经做的十全十美了。

郑东家则告诉他们,和泥是制作陶器最基础,最重要的工序,哪有像他们的做法这样简单。制作陶泥的第一步是晾晒陶土,第二步是彻底晾干后过筛,除去苇根等一切杂质。

第三步是和泥,这和他们的做法是基本相同的,第四步是踩泥,要像和面一样一遍一遍反复地踩,一滩泥不是要踩上几遍,十几遍就达到要求了,而是要不停地踩上一天才可以。

但是即使这样做了还没有达到制作陶坯的要求,还要经过第五步醒泥,就是把和好的泥堆在一起,放三天以后才能使用。

几个和泥工听了郑东家如此说,真没有想到作坊里的活竟是如此的细致,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正是技术的具体内容。

在郑东家的亲自带领下,新的陶窑建成了,经过进一步的点火实验,确定并没有漏气的地方,这个轮窑就基本确定可以使用。

蟾城的郑记窑场正式开工了,但工人是新的,泥料是新的,陶窑是新的,这些都使产品的质量在不确定之中,所以也只能算是试制。

窑场开工,在蟾城那可是个新鲜事物,特别是许多的人家里都有被窑厂招募的工人,自家人在窑场里干活,都想来看个究竟,累不累呀,危险不危险呀,受不受欺负呀,最重要的,制陶在东蟾国是破天荒的事情。

更令人着迷的是,那么一坨泥,怎么就成了盆呢?所以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人多了干什么的就都有了,打打闹闹,嘈杂声鼎沸,这就影响到了窑场的正常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王府不得不派兵丁来维护秩序,郑东家考虑到乡亲们的好奇,告诉兵丁不要把大家撵到场地外面去,只要是有秩序地参观是可以的。

不但是百姓们感到稀奇,东蟾王耶律桢和百合王后也忍不住来观看。郑东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感谢了国王的大力支持。

百合王后在中原已经看到过了,东蟾王可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陶器的制作过程,那种新奇的程度都把他看得傻了——

陶器制作最神奇的地方在制坯车间,掌桌的“啪”地把一剂子泥拍在直径一米的大轮子上,蹬轮工双手握住横木,一脚踏住轮子的边缘用力向后送

开始时轮子转动的速度慢,蹬轮工也最用力,因为这时候掌桌的双手用力按住泥坨,随着轮子的转动,手下的泥坨中间出现凹陷,周围边缘向外扩张;

轮子的速度越来越快,掌桌的双手从泥坨的中间拿开,在泥坨的外缘用力捧着,随着轮子的快速转动,泥坨很快就变成了内空的柱形体;

这时掌桌的腾出一只手来,半握拳伸进泥坨中间,抵住泥坯的内壁,由于轮子的快速运转,又有两只手一内一外的作用,泥坯很快变成了向外鼓的盆型;

轮子的速度缓缓地慢下来,掌桌的双手离开盆坯,然后两手握半拳,握住盆沿,须臾之际,双手离开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卷边盆沿就做好了;

掌桌的一只脚踏住轮子的边沿,轮子慢慢停了下来,掌桌的拿一根细竹丝在盆坯的底部一拉,然后用一个半圆的柳木板,贴住盆坯捧起来,放在运坯工端着的托板上,到这时一个完整的盆坯就做好了。

这时的盆坯距离进窑烧制还有很多环节,第一整形师傅要用一块刮板把盆坯进一步整形,使其更漂亮,更符合形体要求,在库房里阴干三天。

第二要挪到库外的遮阳棚里通风晾干,第三要经过光盆工用光盆石仔细地打磨里外盆体,直到通体光滑,这一必要的程序完成后,还要用模板打上蟾城郑记窑场的印记。

这时候还要经过几天的晾晒,直到盆坯在烈日下暴晒也不会开裂,这才达到了入窑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准备装窑烧制了。

装窑是个技术要求极高的活,陶器装窑是大中小五只一套,呈品字形从底层一直码到窑顶,只有成熟的烧窑师傅才能担任这项活计,它是陶器制作最后的一道工序,也是关系到烧制成功关键的工序。

晒棚里一摞又一摞的陶坯,郑东家一丝不苟地验看着,敲击着,他生怕遗漏了哪怕一丝的瑕疵,他要掌握瀚海泥和中原的陶土不同的效果,生坯的质量如何,直到他认为万无一失,并且其质量要好于中原的陶土。

郑东家直起腰来,深情地望着一棚的陶坯,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古城祭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