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飞梦 第二十六章穷则思变

小说:飞梦  作者:m668q168b478126  回目录  举报

合面镇虞民俊干泥水匠手艺,很能吃苦,动作麻利,每天干活总是比一般匠人干得早,天未亮就开干,收得迟,天完全黑了直到看不见才收拾工具吃晚饭。请匠人是按天计算工钱的,他们觉得虞民俊手艺做得好,每天干的时间长,速度快,同样的工程量要比其他的匠人少二三天,很划算,所以请他做手艺的很多,常年应接不暇。除了栽秧打谷农忙季节必需在家干几天外,都在外面干手艺活,差不多成了全职脱产。八二年虞民俊将父亲遗留下来自己住了几十年的三间小茅草房彻底推到新建为三合院六间大青瓦房,檐坎、坝子用高标号的混泥土打制,房屋里外刷白,房顶坐檐。整下房子居高雄视,醒目耀眼,好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发出的光,特别吸引眼球,令人赞口不绝。虞民俊不仅新修建了新式宽敞的房子,信用社的开户存折上已有3000多元的巨额存款,虞民俊及早地过上了令人羡慕的温饱生活。

虞民俊中等身高,敦厚壮实,原本白皙细腻的皮肤因长期日晒风吹而粗糙黑黄干裂,浓密的眉毛下,一对黑黑的眼睛射出就像狮子眼睛发出的光芒,让人感到不怒而威。

虞民俊在农村土生土长,从小倍受农活的艰辛和生活饥渴的困扰,他仅读过三年小学,少言寡语却勤于思考,判断独特比较准确。虞民俊常想: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土地人们却只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吊命似的生活;为什么解放二十多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缓慢;虞民俊早就认识到五十年代搞的伙食团、大跃进是错误的;现在农村生产的集体制也是不适应的,为什么政策不改变,虞民俊怎么也想不通,想不到答案究竟在哪里?不过有一点虞民俊已经清醒地感到,在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要不到几年国家会有大的政策变动,因为只有能让人们尽快过上好生活的政府才会得到人们的拥护,人们对于过了长期艰苦日子迫切希望过上好生活的渴望等待了很久,不能再等下去了。

虞民俊长期在外做手艺,久跑江湖,熟人很多,信息来源广,三建司组建在合面招人,第一时间知道招人消息,兴奋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虞民俊为他以前的判断被证实而高兴,就像收获了一枚奥运金牌,一夜之间成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知名人士。更重要的是,虞民俊认为埋没很久的煤炭终于有燃烧发光的时候了,自己可能有了出头之日。虞民俊听说三建司招工,没有看招工通知,没有听别人怎么说,只是听联系人简单的介绍,便不假思索地报名。虞民俊觉得自己是多年的泥水匠,具备了一手好手艺,年龄上也有优势,这年虞民俊三十六岁,如日中天。他主动要求集资3000元,招收的联系人大为吃惊,这成了爆炸性的新闻,2000元很多人都感到困难,要靠找亲朋好友借才能筹足,虞民俊却自己要求集资3000元,在很多人看来是脑壳出了问题。虞民俊反而不以为然地说:“这是我个人的事,就算是丢在水里,我也不后悔。”

虞民俊进公司后,如鱼得水,进公司10多天就当上水泥班班长,随时有十多个“部下”跟着,听其召唤。一年后因其过硬的泥水匠功底和能与不同的人协作的能力被领导看中,升任公司副经理,县政府把他作为首批“拔尖人才”重用并农转非,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皇粮。两年后机遇再次青睐他,由副转正,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虞民俊当上经理后,心里很明白,搞建筑,必须要有强的匠人班底,泥水匠、木匠、石匠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壮大。必须要有稳定充实的骨干,那些干闲杂活的只要有体力就行,人员容易招到,无关紧要。虞民俊在当上经理的较长时间里,把招收匠人工作放在首位,这自然不会忘记合面的家乡人。他把目光首先投向合面的匠人,家乡的匠人了解自己,疑心不会很重而犹豫不决,而且家乡的匠人最具说服力,为在其他地方招收匠人打下基础。很快就把合面的匠人招收起来,纳入公司囊中,成为三建司的坚强班底,这些匠人以后为虞民俊和公司的壮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建司在渡口市百货公司修建商贸大楼工程投标中标,匠人、工人远远不够,虞民俊让刘洋回来继续招兵买马,已经招了两批400多人到了施工工地,这次在合面招的主要还是匠人,是虞经理想重用并寄予厚望的匠人,因此要刘洋作为专门的一批。

离开家的当儿,谢应宏他们脑子强烈地翻腾着,到田地里干活种庄稼,要从家里走出,每天都要往来好几次;上街赶场买东西看电影,要从家里走出去;到亲戚家走人户吃好东西,要从家里走出去;干手艺跑江湖找钱,要从家里走出去,这些都要迈出那道好像能关住财的门槛。这种走出去是经常性的,是近距离,几乎晚上都能回家住。做手艺有的稍远,偶尔有在外面过夜的时候,那也不过一年有三五晚上。家虽然贫穷,房屋破烂不堪,生活艰苦,但这是他们的根,是生养他们的地方,是他们遮风避雨的归宿,是憧憬希望的港湾,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家的每一根树木、每一片青瓦、每一颗绿草、每一寸土地都怀有不能割舍的情感。现在要走出去,走到很远的地方去,走到陌生而不知结果是好是歹的地方去,而且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从来就没有长期离开过家,他们的心情矛盾而复杂,既害怕又充满幻想。他们没有到过县城,还没有坐过车,只是看到过那条石油厂为钻石油修建的泥巴公路上,凑巧开过来的尘土飞扬的拉着钻杆的解放牌汽车。

开始,他们也很犹豫,思想斗争了好久,现在农村改革了,田土承包给农民,原来每天吃两顿粗粮还要节俭吃,有的还要断粮,可是田土下放后,每家每户都是吃三顿大米饭,肚皮胀得饱饱的、园滚滚,不再吃粗粮,粮食有剩余。

粮食吃不完,便用粗粮来喂猪,快到年关时,还将糯米、玉米在锅里煎泡,在用石磨推碾得细细的,使猪长得快,过年宰杀时油、肉多。猪吃上可口的美餐,每天就像看得见长,一身油光水滑的,它们还不知道吃美味的时日已经不多,在不久即将被宰割,成为桌上的盘中美餐。家家户户年关都要杀猪,最少杀一头,一般杀两头,甚至还有杀三头的。家家户户将猪肉腌制成腊肉,待明年栽秧、收割、来人来客时吃。平时吃得少些,有些家庭要吃到第二年杀猪时,至少也要留存到打谷子时有肉吃。农民做大小事都要看期会,杀猪当然也不例外,到了冬月,有的家开始择日杀猪,有的自己看皇书、不识字的赶场请人看,农民们都相信黄道吉日,以图来年喂猪长得快,多出头几个,过年杀大肥猪。

进入腊月,是杀猪的高潮期,只要是杀猪的吉利日子,都有农户杀猪。大肥猪被几个农民大汉从猪圈里强行拉出来,它们似乎知道了自己即将被宰杀的穷途末日,用最大的力气莽撞挣扎,嘶哑哀叫着。两个人在前面分别扯着猪的左右耳朵,两个人在后面扯着尾巴推着朝杀凳走,凄惨悲鸣的吼叫声响得很远很远,惊醒了山坳。在被按倒在杀凳上的刹那,大肥猪狂叫几声后便瘫软下来,它们虽然为了自己的命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也无法改变被宰割吃掉的悲惨结局。

它们有气无力的小声呻吟着,好像心里想着:“你们喂养我,原来是为了杀我吃我,在要杀我的前些月,拿好东西给我吃,我吃上非常可口的美味,高兴得不得了,在圈里又唱又跳,甚至好几次感动动流出了泪水。现在我才明白,你们拿好东西给我吃,是让我长得使你们更满意,成你们的桌上美餐。我吃了你们的好东西,我应该报答你们,我不吃你们的,你们同样会打我杀我,结果是一样的,顺其你们还多活些时日,无论这样,都将被你们杀掉吃掉,因为我是猪。不过在我即将走到另一世界的时刻,我也默默的告诉你们,这辈子你们做人,我做猪,下辈子你们就会变猪、变牛,变做被打、杀、吃的牲口。”

几个大汉全力按住,大肥猪根本动弹不得。只见屠夫将一把锋利的长白刀子从颈部杀进去,并将屠刀扭转后“唰”地抽出来,刀殷红的,血哗哗流出,一盆血旺将成他们的可口汤菜。

杀了猪,要请人吃刨猪汤,近点的亲戚、朋友和一个组的都要请,摆四五桌。猪杀了后,大人在家忙着烧锅煮饭,小娃儿就出去请客。翻山越岭,绕一圈回来,要几十分钟时间,不觉得累,因为小娃儿最兴奋。杀猪是小娃儿很早就盼望的,哼着歌一路小跑去请客,好像希望吃刨猪汤的好消息能让客人及时分享。酒足饭饱后,客人们闲聊一会,致谢告别回家,他们一路上打着饱嗝,晃悠悠地走在田间小路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飞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