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白玉京带着我穿越 第三章 乱穿三国做马谡

得到了猛虎帮灭李家的准确消息,南竹决定先找个地方学点武功。

子孙庙明月观。南竹对着长风道人行礼问道:“道长,我在这里能学到仙法吗?”

长风道人斜睨了他一眼:“你做白日梦呢?老道还想学呢。”

南竹不死心又问道:“那我能学武功吗?”

一枚白眼扔了过来:“你看咱们这里就四个老弱病残,像是有会武功的人吗?想学武功,要去武馆。前边不远的武馆,三百两银子包学一年。你有银子吗?”

洪涛武馆,南竹抱拳道:“师傅,你们这里要打杂的不?”

“没银子就一边去。别瞎捣蛋。”

南竹回到小院对白玉京叹气道:“老白,这里不好混啊。咱还是穿吧。”

他见白玉京没有反对,就继续说道:“我想修仙。既然回不去了,那我要去凡人修仙传的世界,时间点就在韩立获得逆天宝贝小瓶子之前的那一天,地点就在韩立所在的那个小山谷。”

白玉京在他的识海里翻了一个白眼,只淡淡地说了句:“走。”至于他心中所想的另一句话就没有传给南竹。

他想的是:你想得美,我从来都是乱闯的,闯到哪算哪。我要有那精确定位的本事,我能被困在你们那个世界的月亮上,被天道打入不知是哪个大能布置的阵法中,禁锢在其中几十万年吗?

南竹穿越了。他确实穿越了,这一点没错。可是为啥自己还得与人争夺一具身体的主导权呢?对面这个灵魂戾气冲天,对自己这个外来灵魂根本不做任何问候,上来就撕咬。

你属狗的啊?既然你想要我的命,那我也不能让你好过。南竹发了狠,手、脚、牙齐上,扑上去,啃下一块算一块。

虽然自己被对面的家伙撕掉一缕魂魄,就会疼痛难忍。可每当吞噬对方一缕魂魄又舒爽的就像吃了大补丸一样。

好在他有着被白玉京开辟的识海,魂魄本就比常人凝练比常人强大。没一会,那个魂魄就被它吞噬的连渣都不剩了。

吸收了对方的灵魂,消化了对方的记忆,他才知道自己穿越成什么人。

得到记忆的他惊呆了。这具原身叫做马谡马幼常。

这是到了汉末三国。马谡这人出身世家大族,兄弟五人他是老幼。他的大哥叫做马良,在蜀国跟随刘备做侍中,也算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其他三位兄长都是良杰之辈,名望都不小。只不过都按照世家的惯用做法,分别投奔了魏国被东吴。

马谡从小就受到有着悠久传承的良好世家教育。他举止优雅从容大度胸有才华。

他博览群书喜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高谈阔论。不论仕途经济还是政治军事,他都有着相当的见解和手段。

马谡自幼聪慧异常,常为抚养他长大的几位兄长出谋划策,甚至亲手捉刀帮他们撰写安民策略。他马战不俗,还常常跟随在几位兄长身边帮助他们处理政务,负责护卫他们的外出安全。

马谡的才华很受书院山长和几位兄长的欣赏。他凭借自己的才华,不但走上了仕途,还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着大兄马良跟随刘备入蜀,凭借自己的能力时而从军时而从政,一步步爬到了太守高位。

南竹从记忆中得知,他这人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为人大度心胸宽广,却也总喜欢把别人往好处想。总认为能成大事者也肯定都是大度之人。

他敏而多思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政治敏感度不够,看见有他能插上手的大事,他都想掺和一下。

第一次失误,是因为他觉着刘禅不如刘封。在一次夜宴时,他当着哥哥的面,私下劝蜀主刘备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

他劝刘备不要在意嫡庶之分,要从大局出发,要约束他的亲信打压刘封的行为。惹得刘备心中不悦,刘备随后与亲信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不过这话是刘备死后很久,才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口中流传出来的,这里面未尝没有别的意思。南竹翻看了这段记忆,有些奇怪:刘封不是养子吗?怎么成了庶子?由此可见演义不可尽信。

这事过了没多久,丞相诸葛亮不知何故,就与马谡亲近起来,每引见谈论白昼达夜。马谡受宠若惊,旬月后更是将孔明奉为天人,恨不得对其掏心掏肺,尽展一身所学。

没多久,诸葛丞相逢人便夸幼常才器过人,将其引为心腹还举荐他为参军。

马谡也自此断了与地方官场上的联系,时常伴随在丞相身边。随后,每每用兵,孔明必将马谡引入帐内,让其参赞军机。

马谡感念恩相,每逢垂询,必将绞尽脑汁,为其出谋划策。

在诸葛亮南征之际,孔明虽未带他去立功,他还是尽心为其谋划。

在孔明临行前,马谡建议道:“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是要反叛的。

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蜀中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

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南征辛苦,丞相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谡虽无大才,却也能为恩相冲锋陷阵。还请。”

诸葛亮掩饰了心中的震惊,不等那个他说完,就握着马谡的手深情地说道:“英雄所见略同啊。只是后方还需要幼常为本相多盯着一些,责任重大啊。”

马谡老脸微红还讪讪道:“谡蒙恩相简拔于平庸,言传身教如恩师在侧。今不知天高地厚班门弄斧,还望丞相莫要见怪。”

孔明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三下笑道:“子之才不在吾之下,勿要妄自菲薄。”

得了夸奖,马谡连称不敢。心中却得意非常。对丞相没有带他南征的怨气也随着这一句话烟消云散。

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依照马谡之言赦免孟获,以使南中人心归服,因而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诸葛丞相南征立了大功,出征将士和负责后勤的将军都得到了封赏。马谡虽然没有得到朝廷恩赏,却得了丞相让人送来的大堆南蛮财货,心中对丞相更加感佩。

马谡的第二次失误,也怪他这人没眼色。有一次西部叛乱,丞相派兵镇压,取得大胜后,他却在一次军中将领大会上对蜀军的军事素质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经过这几年的和平生活,老卒悍卒大量退役开荒,新兵良莠不齐,那些养尊处优的将领日渐骄奢。如果不下狠手治军,前景堪忧。

这话不是打脸吗?赵云、吴懿、邓芝、魏延都对其怒目而视。诸葛亮脸露尴尬,很快就岔开话题说起了别的事情。

不久后,即将北伐之时,诸葛亮驳回了魏延、吴懿等人要做先锋大将的要求,却提出让马谡做先锋。

丞相不顾其他将领的反对,一意孤行。马谡的记忆中,有过孔明看向他时,眼中闪过的那一缕戏谑。只不过马谡这人有点傻,根本没在意。

马谡临走之前,马良秘密与其相会,说了他对此次北伐不看好的原因,让他装病辞去先锋之位。见小弟不听劝,又让他一定要保存实力,不冒进,不贪功。

万一事有不谐,让他速速奔走吴国投奔三哥,或是投降魏国投奔在魏帝身边做大官的二哥。见他答应了,这才忧心忡忡地走了。

这次出征,让马谡见识到了魏国实力之强,蜀军的战斗力之差。魏军地处北方,常年征战士卒悍勇,军纪森然。

蜀军常年都窝在山水之间,温饱无虞,一个月才有一次大操,军纪十分散漫。

马谡一路上经历了十来次小型战役,虽然他身先士卒每每都带队打赢了,却打得异常辛苦。他下决心整肃军纪沿途加强训练。

谁知两个月后,兵士刚刚训练出了一些样子,丞相就发来兵符,将他刚训练好的士兵安排去了他沿途攻占下来的城池,还将剩下的部队拆分给了其他将领。

丞相的信中对他的练兵之才大加赞扬,又换给他一些老弱新兵。

马谡看着这些新兵眉头终日不展,却对恩相的夸奖很是受用。他准备将这些老弱残兵也训练成精兵悍将,他就不信以自己之才还能被这区区小事难倒了不成?

没想到,来到街亭才发现这一带地形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川之地,只有形如麦垛的麦积崖山是块高地。

兵上麦积崖(即南山),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如此,‘依阻南山,不下据城’是可取的。

高地的水源是一个大问题,马谡安排裨将军先锋王平专门负责看守三处山泉和一条小溪流。

王平对于他如此安排很是不耐,还对其他将领发牢骚道:“据高临下,敌军根本冲不上来。有什么不放心的?放弃街亭城池不守,这不是瞎指挥吗?

不说让我去守街亭,却让我整日看着那些士兵为了谁先打几桶水你争我夺,烦都烦死了。

我一个丞相委派的堂堂的先锋将,却让我不是练兵就是看守水源?他到底会不会打仗?”

马谡知道后大怒:“背后非议主将,汝该当何罪?阵前扰乱军心,按律当斩。今念尔首犯,不予重处。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先打他十军棍”。

前边打了王平,没想晚上吃的饭食就出了问题。马谡这个傻叉病倒了,王平就成了主事之人。

马谡在病中听到敌军袭击断了溪流,就让王平派兵争夺水源,王平当场就答应了。

刚刚缓过气来的马谡又一次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这一次他拉肚子拉的起不了身子,只能躺在床上听那些王平愿意让他听到的消息。

街亭失守了,老弱残兵与敌军打了两次小仗,损失颇大。等敌军大部队攻上来时,这些未经马谡训练的蜀军一哄而散。几名亲兵冒死带着马谡随着残兵转移了。

马谡带着残兵与诸葛亮大军会合的时候,马谡的病情已经好了。可他被王平告了一状,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诸葛亮根本就不见要求申辩的马谡,直接让人将他绑了。

孔明还对人说:“我虽与他情同父子,可他的这次失误,却将我大军置于险地,致使这次北伐功败垂成,我不能不下狠心。”

南竹过来时就处于这个阶段,他被软禁在了兵帐里。不过好在虽然有士兵看守,却没禁止他看书写字,也没人虐待他。

南竹心道,怪不得原身戾气冲天,这是想明白了自己一直就被利用,这次更是被人挖了个大坑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白玉京带着我穿越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