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秦时之大赵雄起 第六章:原来你这么弱

“从后门往东一百五十步有一口被填埋的枯井,其实下面有一层生铁隔板,上面只有一尺浮土,旁边有机关,可以打开隔层。”

两人躲开阳春阁的下人,朝着后门走去,赵嘉把密道的消息告诉了雪女,增强一下对方和他一起逃走的信心。

“你修练的是魏国披甲门的功法吗?”

“不是,我修炼的功法和你有几分相似,都是从舞步中得到的,不过你是一击绝杀,我只是锻炼肉身。”赵嘉看似什么都没有瞒着雪女,其实又什么都没说,舞和武本来就有相通之处,都追求对自身力量的细微掌控。

等到两人来到枯井旁时,那剑客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物屋谈话的声音停了好些时候,但是却没有不可描述的声音传出来。

噔噔噔!

“公子?公子?,嗯,不好!”剑客惊呼一声撞开房门,果然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而且窗户大开,显然是从这里逃出去的。

匆匆对着另外三个侍卫喊了一句,“快去通知其他人,公子嘉跑了。”便从窗户上一跃而下,循着模糊的一大一小两串脚印追了出去。

酒楼的人得知赵嘉跑了之后,脸色各异,温娘连忙发动仆人侍女四下寻找,积极配合,而那些士大夫则有的欣喜,有的失望,还有的惊惧,当然还有更多茫然的人,他们甚至不知道赵嘉逃跑是几个意思,主要是上一任赵王对春平君太好了,他们还以为赵嘉的待遇也不会差。

枯井前。

看着机关启动,铁板按照预想中打开,浮土陷落,露出黝黑的枯井深处。

“你先下去,我把铁板复位。”

“好。”雪女没有迟疑,直接跃下了枯井。

赵嘉扳动机关,铁板缓缓复位,他顺势把扳机踩碎,然后才跳下了枯井。

咔嚓,井口完全闭合,里面乌漆摸黑一片,赵嘉按照记忆中火把的位置摸索,一不小心摸到了在寻找洞口的雪女的手。

葇夷娇若无骨,有些冰凉,有着少女独有的滑腻和清香,让赵嘉许久不曾骚动的心跳动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压下心里的异样,急忙松开,轻声道歉,没有慌乱,也没有激动,仿佛刚刚只是不小心踢了别人脚跟一样的。

“没事。”雪女有些脸红,嘤嘤细语低得让人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找到了。”赵嘉忽然欣然说道,然后拿到了一根火把,一头裹着浸油的麻布,旁边还有燧石。

燧石碰撞的火花点燃了火把,井底顿时亮堂起来,一条只有一米宽的狭隘通道显露出来。

即使早有预测,看到这条通道时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们走吧,那条铁板可堵不了多长时间。”

隧道曲折绵长,幽静,只有两人在火光下飘忽的影子和沙沙的脚步声,雪女不过十六七岁,即使愤然之下杀过人,依然有些脆弱,下意识伸手拉着赵嘉的衣角,时不时地因为拐角轻撞在他的背上,让急促不安的氛围多了几分旖旎。

忽然,隐隐的金属碰撞声传来,赵嘉脸色一变,闷声道,“快!”

为了保险起见,这条隧道一直挖到城墙外一里远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废弃的院子,这些年兵荒马乱,这种房子很常见。

十几分钟后,赵嘉和雪女跳出洞口,赫然发现远处的城墙上已经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甚至城门已经打开,隐隐有马蹄声响起。

“此地不可久留。”

两人瞬间达成共识,原本还打算把洞口填埋,但是看起来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随便选了个方向,赵嘉压抑许久的速度此刻全速迸发出来,脚尖在松软的泥土上踩出一个个小坑,整个人犹如离弦之箭,飞速向黑夜深处奔去,雪女紧跟其后。

不多一会儿,洞口又出现一道人影,正是那名剑客,提着火把,看到了赵嘉留下的脚印,“这么深的脚印,公子嘉明明不会武艺,怎会有这么强的力量,难道和那天出现过的危险气息有关。”

压下心里的疑惑,剑客运转内力,轻功发动,追了上去。

古代的星空很好,甚至悬挂在星空中央的银河也清晰可见,这般景象在雾霾横行的都市已经绝迹。

当然有利有弊,星光好,对剑客来说,完全不用火把,也能看到地上的脚印。

赵嘉还没有练习过炼体配套的轻功,速度快不起来,雪女武功还低,速度只不过和赵嘉相当,等两人跑到一片山林之前时,终究还是被追了上来。

“公子,还是随在下回去吧。”剑客微微喘着气,可见这段路程对他来说也不轻松。

“哼,跟你回去,那个老娼妇还不得要了我的命,雪女,我们一起上,速战速决。”赵嘉此时倒是不累,他的恢复力超强,但是雪女就不行了,洁白的额头蒙上了一层香汗,一身实力只剩下七八层。

“冥顽不灵。”剑客轻轻拔出腰间的长剑,欺身上前,一出手就是全力,显然经验丰富,不会嚣张大意。

剑光袭来,赵嘉下意识按照练习时的舞步,身形微转,避开这一击,然后也知道自己拳脚功夫一般,索性直接全力朝着对方撞了过去。

剑客连忙回剑格挡,可惜太慢了,赵嘉好似就像一头蛮牛猛地撞在他的胸腹之间,整个人先是弯腰定在空中一两秒,而后划过四五米,才摔倒在地,右手一撑地,想要起身,结果一大口血水喷了出来,又倒在地上。

不顾剑客惊骇的目光,赵嘉也是一挑眉毛,轻声道,“原来你这么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秦时之大赵雄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