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秦时之大赵雄起 第二十八章:驱逐令

一柱香之后,雪衣堡的守卫、下人被清理一空,只有一个侍女留了下来,就是那个漫画里一出场就被血衣侯也不知道是喝血还是怎么样给弄得香消玉殒的清纯小姑娘。

如果赵嘉不来,她明天就会和其他进入这里的女孩儿一样死去。

这个女的是无双鬼让留下来的,这糙汉子那是相当的忠心,自从上次听见赵嘉说过有后人才算是融入世界之后,可了劲地给他寻找漂亮的女孩儿,只不过和雪姬等相媲美的绝色,实在可遇而不可求,这次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不错的,他自然是殷勤地送了过来。

想起这女孩儿应该就是个普通人,赵嘉也没有拒绝,他现在确实需要人帮忙。

随意找了一间干净的卧房,他盘坐在木榻之上,对着身边的小萤,也就是那个侍女轻声道,“帮我脱了衣物,从腰间的布囊里拿出伤药敷在伤口上,然后缠上纱布。”

“是。”

小姑娘拘谨地走到他身边,小手伸到他的腰间,解开玉带,然后轻轻拉开外面的绸衣。

“快一点儿。”因为动作太慢,细麻内衬擦着伤口很疼。

小萤手一抖,赶紧一下子全给拉开,又是一记酸爽,他无奈地看着对方,如果不是自己手上有伤,外面又都是些糙汉子,真不想受这种二次伤害。

伤口的地方都萦绕着血衣侯那特殊的力量,压制了赵嘉的愈合速度,他不可能一直紧绷着肌肉,只能包扎起来慢慢恢复。

为了给胸口缠纱布,小萤红着脸贴近他健壮的胸口,澎湃的男人气息冲击着少女懵懂的心,原本以为自己就要死在这里,没想到却被人救了,虽然没有那个恶魔帅气,不过身上的味道好闻多了。

等到双手也包好纱布,赵嘉也不想多留,吩咐鬼军将能带走的财物带走,其他习惯性地全部烧毁,后来才有些后悔。

这次攻击雪衣堡,他也算是用了个小计谋,毕竟这里的守卫都是精英,对方人多,又是倚城作战,通过这样让对方来回分兵,时刻保持自己的绝对优势,将伤亡的几率降到了最小。

最后一把大火传承了上百年甚至更加久远的雪衣堡烧了个干净,相当于在血衣侯那高高在上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血衣侯狼狈逃回军营,吸干了十几名普通士兵的血才勉强压制住伤势不再恶化。

雪衣堡被烧毁的消息在各地传开,惊倒一片,赵嘉的名字也再次被各方势力注意到,很明显他的实力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足足过了二十天,赵嘉和血衣侯才同时带着人回到了新郑,两人的伤势都痊愈了大半,他们从心底里都对自己的合作伙伴不信任。

这二十天的时间里,流沙和夜幕之间的冲突彻底引爆,朝堂,江湖,军队甚至是韩王后宫之间频频对抗,刀光剑影,唇枪舌战,借着赵嘉大胜的消息,流沙在这次争斗中占据了上风,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紫兰轩,双手还缠着纱布的赵嘉正在和流沙的四人会面,不可避免地先是一阵吹嘘,然后韩非总结了一下他们的进步,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并阐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时韩非仿佛元首附体,简直是舌灿莲花,所有的敌人全都是渣渣。

听得他都有几分意动,似乎真的能改造一个新生的强大王国,但是每次看到紫女,想到她背后的大秦,就泄了气,韩非最多只有两年好活了,还有个屁的未来。

“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姬无夜手下的潮女妖,要比胡美人受宠,如过枕边风一吹,他们就能得到王令,以大义逼迫我们让步。”卫庄素来是比较冷静果决的人,即时泼出了冷水。

可达鸭,呸,赵嘉眉头一皱,觉得确实难办,枕边风这玩意很厉害,不要看很多人说把国家灭亡怪罪到一个女人身上是儒家推卸责任。

事实上一个不懂大局又受宠的女人在后宫,真的对国家灭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别的不说,就说以胡服骑射为代表进行变法的赵武灵王,这位牛人硬生生将赵国从弱国变为当时的七国最强,疆域扩大了三倍不止,结果晚年爱上一美女,爱得死去活来,连朝都不上了,军队也不管了,还非要立她的孩子当太子,结果就是他有一个很果决狠心的儿子,把他活活饿死在了王宫之中。

嗯,有点儿扯远了,自从掌握了胡夫人之后,胡美人也被拉拢到了流沙一方,但是很显然还是落在了下风。

“看来这han国待不久了。”赵嘉心中暗想,“而且卫庄现在不在军营,是时候把我的人安插进去了。”

想到这里,他施施然开口道,“此事简单,将所有的罪责推到我身上,以驱我出境为代价,保护已经取得的优势。”

紫女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怎么看都不觉得他像是一个情愿牺牲自己的人。

倒是张良对赵嘉的感官好了一些,以为是他知恩图报,报答之前流沙帮他躲过姬无夜的围捕。

讨论了片刻,最后还是一致同意了他的建议,其实这也是废话,有人自愿扛雷是最好的结果了。

数日之后,韩非等人和姬无夜以及血衣侯达成了条件,由韩王安掌印发布了对于赵嘉的驱逐令,赵嘉那一把火不但是打血衣侯的脸,还是打整个han国士大夫阶层的脸,传承数百年的家族祖宅一朝被外人烧毁,是必须受到惩罚的。

就这样,赵嘉的第一次han国之旅仓促终结,但是他知道自己迟早还会回来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秦时之大赵雄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