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医天 二十八章 极限探索(上)

小说:医天  作者:idMHS_4287365151  回目录  举报

对六十四种暗物粒子的物理试验结束后,精英们按常规检查了身体:四位女性基本未受影响,与试验前的体检表对照,虽然有些指标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都还在参考值范围之内;四位男性在血流变和生化方面,个别项目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少数指标低于或高于参考值范围。石原秀蕙根据各人情况,分别为他们开了药物和保健品,并说问题不大,好好休息一个礼拜就能完全恢复。

在医天小组,“休息”这个概念不好解释。他们除了不到地下实验场直接操作各种仪器之外,一切都同往常一样:早晨按时起床、晨练、早餐,然后就是翻阅工作记录,查找分检、测试、试验、等有关资料,晚上虽然按时就寝,但不能按时入眠——无法控制的思维仍然围绕工作运行不止。

就在精英们休息期间,黄炎厚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莉莎的导师发来的邮件:

“世界屋脊下面的那个高科技器材研制单位铸造的三套‘阴阳磁聚盒’全部运到。每套320个‘磁聚盒’的体积大小不等,共有五种规格,它们之间相差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各种规格的数量也不相等,体积最小的那种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那种又最少,中间的三种也不相等。我们对照了一下飞盘内、外舱的设计图,大体上能看出名堂,但各别地方搞不清楚。为争取时间,尽快将气象飞盘的内、外舱合成,我们要求莉莎博士尽快回来指导操作。”

黄炎厚正准备去找莉莎和吉姆,他俩却来到了门口——真是不约而同。

次日,吉姆又驾驶QX-21气象飞机,和莉莎前住西欧。

吉姆和莉莎走后,剩下的六位精英按时做了体质复查:郑汉仁和约瑟夫的健康状况已经恢复正常,黄炎厚还有两项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石原秀蕙又给他开了药物和保健品,让他再休息几天。可黄炎厚坚决不干,并说如果再休息,医天计划就不能按时完成了。

石原秀蕙说:“计划推迟几天和身体受到损伤,这两者哪头重要你不清楚吗?何况下一步是极限探索呢!不把体质恢复正常是不能进行工作的,难道……”

其他几位同伴也都七嘴八舌地劝说黄炎厚,让他服从医学博士的安排,继续休息几天。“要进行极限探索,就要有相应的健康体质,否则……”

黄炎厚扫视着同伴们说:“你们应该知道,这次极限探索的结果与气象飞盘的组装、试飞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出现新的衍生物,或者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都直接关系到医天计划后期的实施问题,而计划后期的实施问题又直接牵涉到气象飞盘内、外舱的合成等事宜,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如果我再休息几天,就会耽误人家的工作进程;如果气象飞盘内、外舱不能按时合成,又必然要影响医天计划的进程,这是多大的损失啊!再说……”

石原秀蕙还能说什么呢?她只好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扫视其他几位同伴,见他们都轻轻地摇头——都知道组长黄炎厚的性格:事业第一,生命第二。他要说不休息,别人说什么也没用;所以,他们互相看了看,谁也没再说什么。

女佣安娜听说“亲人”们要去“极限探索”,不但心脏跳动立刻加速,而且还“嘭嘭”作响,好像要从胸膛里蹦出来。她虽然不清楚“极限”是个什么概念,危险性存在于何处,但她想这次探索一定是不安全的,不然的话为什么叫“极限”?为什么他们那样慎重而又严肃地研究了几天?为什么……

作为佣人,她虽然无权干涉主人们的工作,也没有能力去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但她有权力为他们担忧,有能力为他们操心。她把几个女佣叫到一起,严厉而又神秘地告诉她们:“这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为了探索什么新东西、掌握什么新技术又要去拼命,我们既不能去阻止他们,也没有本事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可以用拼命的精神去支持他们。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精细地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万无一失。我们要再想办法调剂饭菜花样,让每个人都能吃着顺口的饭菜,喝着对味的饮料,让他们吃好、喝好、睡好。”

晚饭过后,安娜还是不放心,便悄悄地上楼。她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看见黄炎厚两眼直楞楞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桌面上的一堆资料,对她进来毫无察觉。安娜知道他在思考问题,不想再打扰他。她刚要关门退出,却又见黄炎厚抬眼望着她,并向她招手,示意让她进屋。

“怎么?”黄炎厚笑盈盈地说,“你又为我们担心受怕了?”

安娜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开口。

黄炎厚见她有些尴尬,就让她坐下,并递给她一瓶饮料。

安娜接过瓶子说:“你们要搞的极限探索太危险吗?不能想个安全的办法试验?真要是出点事儿……”

“不会出事儿。”黄炎厚抢过话头说,“科学试验嘛!虽然有风险存在,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还是平安无事的。你们尽量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不要为试验操心,更不要为我们担心受怕,我们有许多应对措施,一定不会出事儿。”

黄炎厚又解释了一番,看安娜放松了紧张的表情之后,就让她下楼休息。

安娜在迈出房门之时,还是千叮咛万嘱咐。黄炎厚又说了几句“感谢你们关心”之类的安慰话语,就把她送到楼梯口,并看着她下楼去了。

送走安娜回到室内,他又在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瞅着那堆资料继续思考:

所谓“极限探索”,其实就是甘冒风险,打破已定的试验程序,按照理论推导的数据安排试验对象、制造试验环境、分别利用散化核能的设定威力,促使试验对象发生变化,并大胆地跟踪寻秘,探索意想不到的物质或能量,目的是要在各种隐物粒子的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用的东西,选择需要的成果。

这是一次有很大风险性的试验,如果是我自己单独行动,那是无所谓的事。可这样的探索试验并非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必须、至少要得我们六个人共同行动,齐心协力才能办到。所以,人身安全问题,我不得不慎之又慎。

试验虽然在地下1200米的深处,虽然是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物粒子和散化核能打交道,虽然有前几次在试验室里的操作经验,但是,这次极限试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是未知数。因为这次极限探索试验的方法和程序和以前不同——在所有隐物粒子的运行和变化过程中,都要施加一定的核能量。这样一来,谁能预测到这几十种曾在大气层中“自由自在”运行的隐物粒子,一旦与核能接触,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呢?特别是那些反物粒子,潜在的危险性可能更大些——我虽然认为通古斯和非洲西部的大爆炸是暗能量所为,但也不敢说与反物质无关,万一它与核能量相遇时,一旦发生爆炸,一旦产生剧毒,一旦……

黄炎厚把琳达、苏菲、郑汉仁、约瑟夫和石原秀蕙又招集到一起,再次讨论极限探索试验的实施方案。

看着黄炎厚沉思、忧虑的表情,苏菲说:“大博士,你不用过于担心,不就是一些睁眼看不见、伸手摸不着的小玩艺嘛!它们还能群起吃了我们不成?”

“是呀!”琳达接过话茬说,“担心是没有用的,高科技试验不可能没有风险。你不会忘记环球飞行的过程吧?在北极逃逸的时候,在南极探气柱的时候,在青藏高原飞盘被冻结在山顶上的时候,在南欧与雷电相伴的时候,那是何等危险,我们不都是一个一个地闯过来了吗?要我说,这次极限探索试验的风险和那时候相比,根本不算什么风险,所以,你没有必要这么担心害怕的。”

“对!我赞成琳达博士的观点。”郑汉仁也说,“搞科学创新工作的,几乎都是与风险打交道,不能有太多的顾虑,否则就会缩手缩脚,四平八稳,那还能发现新东西、创造出新成果吗?”

“不错,要探索科学新领域就不能怕风险。”约瑟夫接过话题说,“我认为散化核能参与极限探索试验,也不会出现想象不到的危险,因为地球上的无数次核试验,不论是空中的、地下的、海底的,都无法避开在大气层中游移的暗物质和反物质,虽然它们的丰度很小,但毕竟有它们存在。至于核能量源——浓缩铀的安全问题,我想只要精心操作,是有把握不出问题的。”

石原秀蕙扫视一下同伴们,然后说:“大博士的担心是来自于他的责任心。因为他是一组之长,考虑的是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我们几个无法感受到的。”她瞥黄炎厚一眼,又说:“不过,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风险虽然存在,但也不会是不可估量的,发生大爆炸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储存在阴阳磁聚壶内的所有隐物粒子,其能量的总和仍然是有限的,从它们的性能和特点分析,不会发生开放性的爆炸。”

石原秀蕙的话引起精英们又议论了一阵子,中心话题还是分析风险程度。他们一致认:“风险”和“危险”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含义和程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既不是相等,也不是必然;有风险说明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危险性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和谨慎处置化险为夷的。

“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见,我也就不再多讲了。”黄炎厚说,“大家做好一切准备,特别是散化核能装置,请约瑟夫博士再严格地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下午休息半天,明天上午按时到气象实验馆的地下试验室。”

极限探索试验开始之前,黄炎厚和同伴们带着几个员工,在地下试验室忙了整整1天。他们根据这次特殊试验的需要,调整了部分仪器、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增添了装有反物粒子的十二个双孔阴阳磁聚壶和一套散化核能装置。同时还带来了十个备用的双孔阴阳磁聚壶,留做储存衍生出的新粒子之用。对于试验场内所有的仪器、设备等,也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5月25日上午,医天小组再次来到1200米深的地下实验室。因为要进行极限试验,他们取消了所有员工,只有六位精英在场。因为缺少了吉姆和莉莎,他们重新调整了工作岗位和分工。在个人安全防护方面,不但改穿特殊型防护服,而且还在面部和手臂等重要部位涂上一层保险剂。

当黄炎厚第一次下达操作指令时,虽然一切都经过慎重而科学的安排,但是,在场的精英们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些难以言说的惊怵感。直到首轮操作结束后,他们才恢复了常态。

甘冒风险的六位精英,经过10天地苦心操作,完成了暗物质单体粒子、暗物粒子纠结体、同性粒子纠集群和异性粒子纠合团等极限探索试验,获取了一些他们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成果:

首先,阳性暗物粒子纠集群和阴性暗物粒子纠集群的升温、降温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只要把它们的丰度(空间密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再施以等量级的核能量,其功能立刻增大至数亿万倍以上;达到这个规模以后,不但可以干扰、改变大气状态,而且还能降低、甚至消除大气造成的气象灾害——这是医天小组所有成员比较满意的成果,也是医天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医天事业得以成功的重要一环。

其次,阴阳两性暗物粒子纠合团与特量级散化核能相遇时,正、负电荷发生巨变后,迅速形成大面积的导电场,能有效地融合或消散大气层中的强电流,从而减轻或消除雷电灾害。

再次,中性暗物粒子纠集群受到一定程度的核辐射后,调节大气流速的功能巨变,不但能有效地降低风速,而且还能很快改变风向。

还有,六种异性暗物粒子纠结体在这次极限试验过程中,表现得最神秘、也最让操作员们不理解。雷达显示:这些纠结体遇到不同级别的核能量时,都有着不同的活动状态,不论是运行规迹、运行方向、运行速度,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表现得千变万化、诡谲多端。

……

这些探索试验结果虽然使黄炎厚和同伴们欢天喜地,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为实现下一个梦想苦心研究;特别是苏菲,连日来处心积虑地寻找着她需要的暗物粒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还真从这浩如海洋的数据资料中发现了眉目,并欣喜若狂地去找黄炎厚。

“有希望了,有希望了!”苏菲喜悦地说,“我找到了可行的数据和对等、匹配的暗物粒子,只要给它们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说不定就能成为凝聚氮分子的理想物质;如果能成功的话,构建空间隧道就大有希望了。”

“哦!那就太好了!”黄炎厚胸有成竹地说,“你讲具体点儿,看看与我找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啊!你也找到了?”苏菲更为惊喜,她真希望自己的“成果”能与黄炎厚的“成果”不谋而合——这不只是成功的把握性更大,而且……

“你看。”苏菲把几张写、画得密密麻麻的纸摊在黄炎厚面前,然后说,“在七种具有胶黏性的暗物中性粒子中,泰子、蛊子、贲子、益子、渐子,这五种粒子除了具备较强的胶黏性之外,它们还具备耦合、匹配因素,如果对它们施加一定的条件,或许就能成为我们需要的‘固氮’物质。”

“为什么把旅子和节子除外呢?”黄炎厚问,“难道这两种同样具有胶黏性的粒子不具备耦合、匹配因素?”

“这两种粒子虽然也具备耦合、匹配因素,但它们的附加因素太复杂,我看不透复杂因素的属性和作用,怕降低合成效果,所以……”

“恰恰相反,复杂因素的基本属性和作用,概括起来说就是‘凝聚’,你说,有‘耦合’、‘匹配’再加上‘凝聚’,合成效果会怎样呢?从原理上讲,它们应该能融变成一种性能很强的‘固氮物质’。”

“那就太好了!”苏菲敬、爱交加地说,“大博士,你赶快招集他们来商量一下,明天我们就动手操作吧!”

次日上午,精英们准时到达工作岗位。一切准备就序,黄炎厚又强调一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宣布开始。同伴们听到组长下达指令,立即把眼睛紧贴在负光显微镜的护圈上。

当具有胶黏性的七种暗物中性粒子同时进入空间后交互混合,顺时针飞旋。

空间的粒子达到一定丰度时,黄炎厚指令约瑟夫释放设定的散化核能,冲击波过后不到10秒钟,试验空间内出现乳白色雾状物,而且越来越浓。20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雾状物变成无定形的“泡泡”,转向180度,逆时针飞旋。

“好!可能是衍生物出现了!”琳达突然叫了起来,“你们看,这些‘泡泡’在快速运行中形体不停的变化,说不定它们是液态新物质。”

“对对对!的确是液态新物质。”苏菲跟着嚷起来,“原本是固态的粒子,遇到核能冲击后怎么变成液态了呢?而且运行方向也和原来相反。”

“你们……你们怎么断定这种快速飞旋的‘泡泡’是液态?”约瑟夫说,“如果是液态的话,它们还不聚集在一起流下来。”

“液态不等于液体,液态物质要变成液体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石原秀蕙说,“你仔细地观察一下,‘泡泡’的形体在不停的变化:运行时总是前小后大,转弯时又总是里小外大……所以,我也认为这些泡泡状的液态滴子,是具有胶黏性的七种暗物中性粒子共同衍变的液态新物质。”

“是不是新物质不是随便说了算的。”黄炎厚说,“首先要仔细研究雷达和观录仪记录下来的衍变过程,然后要查看高精度分析仪对它的数据分析,还要经过必要的检测和试验才能定论。”

在黄炎厚的指挥下,精英们各施其职,按程序一项一项地认真操作,不仅仔细地回审了全过程的图像和数据记录,而且还做了回归试验和高精度分析。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得出了让人振奋的结果:

泡状液态滴的要素参数齐全,从物理属性、量子属性以及交互、带电、构成、体态、运行、引胀力等方面的数据看,它既不完全是暗物质,也不完全是反物质,更不是明物质,而是居三者之间、独立存在的液态物质。因为它的胶黏性远远高于母体粒子,所以从固态转化为液态。

“成功了!成功了!我们的梦想实现了!”苏菲惊喜若狂地嚷起来,“这些泡状物质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固氮物质——具有高度胶黏特性的液态滴。”

“我们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科技界的新奇迹,是对地球上高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约瑟夫高兴地说,“大博士,你赶快为这种新奇的液态衍变物命名吧!”

“对!这是我们在极限探索中获得的第一种怪物质,而且还是液态的。”郑汉仁说,大博士,“你要为它起个好名称。”

“啊!‘怪物质’?”黄炎厚看着郑汉仁,惊喜地说,“我正在琢磨,这种明、暗、正、反‘四不像’的东西到底算什么物质呢?好!就采用你的这个命名,今后凡是隐物粒子衍变出来的、‘四不像’的东西,统统归于‘怪物质’这一类。”

“你俩所说的‘怪物质’应该是个‘大家族’的总名称,相当于‘暗物质’、‘反物质’,明物质、正物质之类。”石原秀蕙说,“我们现在发现的‘泡形液滴’是‘怪物质’类中的第一种物质,也应该有个合适的名称吧!”

在同伴们的建议和催促下,黄炎厚说:“这种东西是由带胶黏特性的暗物中性粒子衍变出来的,虽然它不再是原来的隐物粒子,但仍具有较高的胶黏特性。莉莎博士说它是‘液态滴’,我想在此基础上,把它的特性内容加进去——用‘胶’代表特性,用‘滴’代表形态,还要考虑到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是不是可以用‘胶滴’这两个汉字来表示它的名称,你们看怎么样?”

“好!这个名称命得好。”郑汉仁说,“不但说明了它的特性和形态,而且还把液态的‘滴’与固态的‘粒’加以区别,太好了。

“苏菲博士,快把场内的‘胶滴’收进磁聚壶中备用。”黄炎厚说,“既然‘怪物质’是我们发现的另一个隐蔽物质种类,对这一种类中物质,名称中不要再带‘粒子’了,一律用两个汉字来表述。”

精英们受到怪物质“胶滴”的启发,信心十足地继续探索。在黄炎厚的指挥下,他们迅速戴上供氧罩,启动“抽输机”调换空气,清理操作现场。

探索试验重新开始,带有滞涩性的七种暗物中性粒子被同时释放出来,它们的交互混合过程可不像胶黏性粒子那样灵活敏捷,虽不能说是“痴呆”状,但运行速度确实很慢。

约瑟夫按指令释放散化核能冲击波的震荡以后,空间中的粒子集合体只是不停的颤抖,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经过散化核能光辐射之后,快速运行的粒不颤抖了,开始了缓慢地衍变。从负光显微镜中可以看到:试验空间中的粒子慢慢衍变成等同自身长度50倍到60倍的细线条。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细线条两端带有方向相反的回卷钩,叠加起来很像干丝瓜瓤中的丝丝。

“啊!这种东西更怪?”郑汉仁说,“本来是一些圆点似的粒子怎么变成前后都带钩的线条了?难道……难道这又是衍变出来的怪物质?”

不错,这的确又是一种怪物质,是具有滞涩特性的暗物中性粒子受到散化核能光辐射后衍变的。但是,精英们没有轻易相信,他们不但把雷达和观录仪记录的资料全部查看、分析了一遍,而且还做了回归试验。

回归试验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毕竟成功了。事实又一次证明:两端带回卷钩的“细线条”和“胶滴”一样,不再具备母体粒子的全部特征,也是区别于七十六种隐物粒子、独立在其范围之外的怪物质。

“好!我们又获得一种衍变的怪物质。”琳达高兴地说,“大博士,你赶快为‘两端带有回卷钩的细线条’命名吧!”

黄炎厚点点头,然后说:“这种物质的体态似线条,有别于我们发现的所有隐物粒子,而它们互相叠加起来好像丝瓜瓤一样的物体,根据这两项内容,再加上它仍具备的滞涩性,我们叫它‘涩线’好不好?”

“好!很好!,就叫‘涩线’吧!”

精英们理所当然地又兴奋了一阵。

“涩线”被收到磁聚壶之后,他们又把最后六种带负磁性的暗物中性粒子同时释放到试验空间。从负光显微镜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暗物粒子就像倾巢而出的蜜蜂遇到狂风一样,动荡不安的群体同向而拥。当丰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约瑟夫按指令释放“适量级”散化核能。粒子群被冲击波震荡后,只是颤抖了几下,并未发生变化。冲击波又没起作用,紧接着的光辐射和贯穿辐射也没起到作用。

面对这种现象,琳达、苏菲和石原秀蕙分别从粒子本身、操作程序和核能释放时机方面找原因,郑汉仁却皱着眉头思考,始终没有发言。

约瑟夫好像很有把握地说:“因为这种粒子带有负磁性,按照其它粒子配给的核能释放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提高释放量。”

“对!我也是这个想法。”郑汉仁说,“可能是因为散化核能的量级不够,达不到促使粒子变化的条件,我建议把‘试验释放量’提高一级再试试。”

“提高一级恐怕还不行吧!”琳达醒悟地说,“负磁不同于一般的磁,不但有强大的排斥力,而且还有相当的‘顽固’性;磁性虽然不是磁,但其原理应该是相同的。所以,我建议把核能量的‘试验释放量’提高三级。”

“啊!提高到‘特量’级?”石原秀蕙说,“那可真是到‘极限’了!”

“极限探索嘛!不到‘极限’还叫什么极限探索?”苏菲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们的防护服和防护措施都是超极限的吗?还怕不安全?”

“从新多雷达给出的资料分析,试验失败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核能量不足,不过……”黄炎厚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看这样:先把核能‘试验释放量’提高一级,在操作时把散化核能的前两种功能同时释放,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还不行的话再闯‘极限’。”

试验重新开始,带负磁性的六种暗物中性粒子同时释放到试验空间达并到一定丰度时,约瑟夫立按‘试验超高量级’同时释放散化核能的冲击波和光辐射。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炸,所有粒子都开始变化。从负光显微镜中可以看到:暗物中性粒子平面扩展,变成一个个轻薄、无色、不太规则的圆形“簿片片”,放大70万倍时,平均直径在0﹒3毫米0﹒5毫米之间,厚度只有0﹒0001毫米。更奇怪的是:这种“簿片片”在运行时不但不相互叠加拥挤,而且是灵活、有序地边对边衔接起来;当衔接面积占满试验室的面积时,其余的“簿片片”没有重合叠加现象,而且又顺着试验空间的“墙面”又往上衔接……

从雷达和“观录仪”记录的资料看,这种“簿片片”是带有负磁性的六种暗物中性粒子遇到核能冲击波和光辐射而衍变出来的;它和“胶滴’”、‘“涩线’”一样,都是独立于七十六种隐物粒子范围之外的怪物质。

“大博士,我们又获得了一项新成果。”苏菲说,“在我们知道的所有隐物粒子中,片状的还没有见过,特别是它们在运行中的衔接功能,真是太希奇了。”

“是!真是个非常希奇东西!”黄炎厚说,“干脆,我们就叫它‘灵片’吧!”

“好!‘胶滴’、‘涩线’、‘灵片’,这是三个‘新生儿’,是我们在极限探索中得到的宝贝。”琳达说,“由此推测,我们还可能探索到更新颖、更理想的怪物质。”

黄炎厚和同伴们太高兴了。他们连续获得三种由暗物中性粒子衍变的怪物质,虽然这三种怪物质的特性、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全部显现出来,但他们还是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怪物质的价值、意义、用途和发展前景。

石原秀蕙说:“现在,这三种怪物质只是作为演变出来的隐蔽物质而存在,等到在改造大气变化过程中起作用的时候,它们的贡献就更大了。”

“现在这样说还为时过早吧!”郑汉仁说,“这三种怪物质虽然被我们探索试验出来了,但如何储存、怎样使用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咳!这还用愁吗?”苏菲说,“我们既然能引出‘马’来,这鞍子和套还不容易吗?你们甭着急,琳达博士正在琢磨这个问题。”

琳达顿觉耳根一热,好像她有什么奇迹出现了似的。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着头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能把它们衍变出来,就可以像其它隐物粒子一样,储存在特设的阴阳磁聚盒中,再根据其功能和用途配制出相应的部件就可以了。”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黄炎厚很兴奋,他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然后高兴地说,“琳达博士,赶快把这个成果告诉吉姆和莉莎两位博士,让他们在飞盘中安排储存这三种怪物质的阴阳磁聚盒及其附件的位置。我们也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多衍变出一些怪物质来储备待用。”

吉姆关上手机立即去找莉莎。他把琳达传过来的邮件几乎一点不漏地告诉了对方,莉莎听清之后,好像有一种说不出话来的神态。

两个不同肤色的年轻男女对视了一会儿,莉莎情不自禁地突然抓起吉姆的一只手,心有疑虑地说:“他们冒这样的风险,万一……”

吉姆被莉莎突然握住的那只手,好像伸进了温润的奶油中,热流激起大脑神经的兴奋,然后迅速传遍全身,使这位三十多岁、体格健壮的黑皮肤青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当他听到莉莎说出“万一”时,又突然觉得自己情绪失当,不好意思地点了两下头,紧接着又连连摇头说:“不至于,你放心吧!不至于。”

大概是莉莎也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太冒失了,所以就不假思索地放开了吉姆的手,然后说:“我真想参加这样的极限探索试验,亲自看一看那些隐物粒子在各种环境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奇特变化,现在失去了这样的机会,真有点遗憾。”

恢复了常态的吉姆说:“虽然失去了直接参与极限探索的机会,但要目睹在试验过程中隐物粒子的奇妙变化还是能够如愿的,因为……”

“这个道理我清楚。”莉莎接过话茬说,“以后可以仔细地观察极限探索试验全过程的音像资料,它与试验现场是完全一致的。”

“对呀!”吉姆笑笑说,“隐物粒子在任何环境中的变幻,都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必须通过仪器上的负光显微镜,从这个角度讲,直接参与和不直接参与都能达到观察的目的,所以,‘遣憾’也就没有了。”

“虽然视觉是一样的,但感觉就不一样了。”莉莎说,“亲临现场的心情和观看资料的心情是绝对有区别的,你说是吗?”

“是,是。”吉姆连连点头。

“所以……”莉莎两眼盯着吉姆。

吉姆憨笑,然后说:“你说得对,‘遣憾’,还是有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医天书评: